都挺好

46集全

主演:姚晨,倪大红,郭京飞,杨祐宁,李念,高鑫,高露,陈瑾,张晨光,王东,彭昱畅,康群智,侯长荣,田丽,王正权,红花,赵彦民,涂凌,石雨鑫,薇薇,李俊霆,王成,孙微木,岳旸,刘钧,赵千紫,李盟,范哲琛

类型:电视剧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9

 剧照

都挺好 剧照 NO.1都挺好 剧照 NO.2都挺好 剧照 NO.3都挺好 剧照 NO.4都挺好 剧照 NO.5都挺好 剧照 NO.6都挺好 剧照 NO.13都挺好 剧照 NO.14都挺好 剧照 NO.15都挺好 剧照 NO.16都挺好 剧照 NO.17都挺好 剧照 NO.18都挺好 剧照 NO.19都挺好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都挺好电视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表面上无限风光的苏家,随着苏母的突然离世,瞬间分崩离析。意想不到的隐患层层显露,对毫无主见却又自私、小气的苏父的安置和后续生活问题,打破了远在国外的大哥与本城的二哥 、小妹三家的平静生活。父亲苏大强终于摆脱了妻子的铁腕,对几个孩子变本加厉,不断提出过分要求。在美国工作的老大苏明哲回到国内,一心要挑起家庭重担,却力不能及不堪重负,致使妻子孩子与其不断疏远。一直啃老的老二苏明成毫无悔改之心,贪慕虚荣一心发财,从而导致事业和家庭的双重惨败。最不受父母待见,十八岁起就和家里断绝经济往来的老小苏明玉,曾发誓与这个家庭划清界限,却因亲情牵绊,再次搅进了苏家的泥潭之中,在苏家的一次次危机中出手相助。最终,苏家人明白到,虽然有血脉相连,但是一家人彼此间的沟通也不能忽视,终于实现了亲情的回归。逃离黑水4段不可思议故事~超常悬疑剧SP~白莲花度假村第一季危情瘾难耐迷失第六季少年可期青春期独行杀手日落家园第二季雪山猎人爱无7限一枝光棍走天涯(粤语)紫罗兰永恒花园外传:永远与自动手记人偶小红娘解救未婚警察娱乐百分百万圣节特别企划莱卡秋灯夜雨东北老丈人美人鱼粤语四平青年之街溜子银幕背后漳水情潘多拉4:AI战争鲜炸香酥脆古惑往事之龙虎斗家,N次方十月初五的月光(粤语版)火星异种 复仇倮·恋魅力中国冈拉梅朵2008阿兰胡埃斯的美好日子梦游小人国权力的游戏:最后的守夜人馆长·请亮宝寻找倾城时光激战(普通话版)妖街皇后丘吉尔的秘密预言魔咒守护者联盟月德拉穆希 2

 长篇影评

 1 ) 那些在家最不得宠的孩子现在都怎样了?

(一)大的疼,小的娇,中间夹个受气包。

《都挺好》开播了,最引人注目的角色应该就是姚晨扮演的苏家老三苏明玉了,在苏明玉的原生家庭里,妈妈强势偏心,爸爸窝囊懦弱,父母重男轻女的观念根深蒂固,她在这个家就像个小透明,妈妈把最好的都给了两个哥哥,自己的梦想,自己的人生全都被忽视和牺牲掉了,她对父母、对这个家庭充满了失望,但因为血缘亲情的关系,这些遗憾和牵绊将会伴随她这一生。

所以,原生家庭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很大,这让人想起一句俗话,叫:大的疼,小的娇,中间夹个受气包。就是说家里如果有三个孩子,一般排行老二的,就是最不被父母关爱的,第一个孩子因为是第一次做父母,给孩子的总是最多最好的,也没兄弟姐妹抢;第二个孩子的吃穿玩都是哥哥姐姐剩下的,想要穿新衣服,只能天天在心里默念:个子一定超过他,或者横着长、长胖点,就再也不用穿他的旧衣服了。第三个孩子出生时可能经济条件也好了,跟前面两个也有点差距,他们的玩具衣服也过世的过时,扔的扔,父母依然会给孩子最好的。

这样的情况也被很多家中排行老二的网友认同,正因为从小有着父母差别爱的待遇,他们也都不约而同地做了一个决定:就是要为自己争口气,要比老大和老三更有出息。

于是,他们从小知道很多东西需要自己去争取,他们要主动抢资源,要自己独立,甚至很快逃离了原生家庭,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组建自己认为完美的家庭,不让自己子女再受父母偏爱之苦。

这些也像极了剧中的苏明玉,她成了人人羡慕的女强人,她觉得自己的成功是对这个家庭的“报复”,她希望父母后悔当年的决定,希望兄弟眼红嫉妒,希望他们永远活在悔恨之中,一家人活成了冤家仇人,这是苏明玉想要的结果吗?

绝对不是,如果能重来,相信她会选一个幸福的家庭,疼爱自己的父母。

(二)糟心的父母有千万种

可能有人要问,同样是子女,为什么父母会差别对待呢?

先来看一个小故事,《继续活下去的五个故事》中有个短片叫《小饰和洋子》,根据日本作家乙一短篇改编,至今印象很深。

小饰和洋子是一对双胞胎姐妹,虽说是双胞胎,母亲对她们的爱却是天壤之别:

妹妹小饰每天被母亲打扮地像个公主一样,她有着最漂亮的衣服和玩具;

姐姐洋子却像个乞丐一般,吃着妹妹剩饭,妈妈不爽的时候还老打她出气,她像一只狗一样,睡在屋子阴暗的一角。

洋子甚至想,如果妈妈有一天把自己杀了,那她一定会高明地把一切伪装成自杀的模样。 于是故事的最后,她骗了妹妹,跟妹妹互换了身份,妈妈真得恨得将“洋子”推下楼摔死了。洋子报复了妈妈,自己重获了自由。

同样是女儿,而且还是一模一样的双胞胎,为什么会有差距这么大的待遇呢?

这一切都与洋子的母亲有关,洋子的母亲孕期被渣男抛弃,剩下双胞胎后独自将她们抚养长大,也许随着压力的增加,母亲的心理开始扭曲变态,她看着渐渐长大的孩子跟那个负心汉很像的时候,心里的报复欲开始翻滚。作为妻子,她狠狠地虐待洋子,发泄着这么多年心中的苦闷;作为母亲,她加倍地对小饰好,极力伴着着好母亲这个角色。而洋子只是不幸被选中的那一个而已,她没有错。

糟心的父母有千万种,他们的心理状态,他们的情感生活,他们固有的观念,甚至他们自己小时候的家庭教育、悲惨经历等等,这些都成了一个个定时炸弹,不时在子女的身边爆炸,给他们的心灵造成了极大的震荡。

糟心的父母有千万种,他们偏心的理由也有千万种。

比如,《都挺好》剧中母亲给苏明玉的理由是:苏明玉,你是个女孩,你怎么能跟你两个哥哥比呢?我们只负责养你到十八岁。你以后还要嫁人,到老了我们也不需要你养……

苏明玉母亲言行和态度,相信屏幕另一端的观众早已经狠得牙痒痒,这种重男轻女的思想早已在苏母心里扎根,她认为女儿都是“赔钱货”,不指望她养老送终,完成父母该完成的义务就行。

但是苏母也是女人,她的想法也许在小时候自己是孩子的时候已然被她的父母灌输着,她作为女儿也许遭受了同样的待遇,她不自觉地接受并认同这样的观念,也谨记了父母的教诲:养儿防老。

当然,除了养儿防老防老的理由,糟心父母们偏心的理由还有:

大儿子没有小儿子聪明,以后得靠小儿子;

传孙接代很重要,外面领养的儿子比家里的亲生闺女强;

重组家庭里,带过来的女儿是新生弟弟的保姆;

老大得了白血病,生老二只是为了救老大的命;

后妈偏心继子继女,只是为了不让外人说闲话,却伤了亲生儿子的心;

现在儿子不靠谱,女儿才是依靠,老了才能照顾

……

所以偏心父母的理由与其思维观念和心理情感状态密切相关,像是长在肉上的皮肤一样,紧紧地粘接在一起,如果要撕开着层皮,自己也遍体鳞伤。

虽然不相信命,但是子女们托生到任何一个家庭就是命,这种血缘关系会跟随一辈子,你怎么也摆脱不了,无论这个家庭是幸福的,还是不幸,你是被偏爱的那一个,还是被嫌弃的那一个,都只是一个概率事件。

如果你是被嫌弃的孩子,最正确的或者唯一能选择的,似乎只有变强变好,父母的固执和观念,你企图想要说服或者反抗,都是一种徒劳,他们几十年的人生态度和经历已经成了一块厚厚的盾,阻挡着他们认知里无法接受的事物。

(三)看淡血缘羁绊才可能解脱

其实关于父母与子女的羁绊,60多年前,在小津安二郎的《东京物语》中早有了答案。

对老夫妻最孝顺的反倒不是亲生子女,而是死去儿子的遗孀。

血缘关系在中国是不是被我们看得太过于重要了?

即使性格不合、冲突不断、也要打断骨头连着筋,凑合着过?

而关于这个问题,日本的另一位导演是枝裕和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在电影《如父如子》中他已经开始探讨血缘和亲情的关系,儿子在出生时被调换,两个家庭把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的养到6岁才发现,于是想着调换过来,故事的最后,当没有血缘关系的父子再次和好时,我们其实已经知道了导演给出的答案:长情相伴有时候比血缘亲情更重要。

而这个母题,在电影《小偷家族》中得到了进一步的诠释,没有血缘关系的几个人却成了一家人,和睦温馨,这些都是原生家庭从来没有带给他们的。导演把关于“血缘和家庭”的关系探讨更推进了一步:原生家庭下,性格完全不合的父母子只会互相伤害,性格合拍有时候比血缘亲情更重要。

当然,也并不是在这里提倡有血缘亲情的父母子女之间,如果过不到一块就要断绝关系,跟合拍的人组建家庭。只希望不要看得太重,也不要把把断绝亲情关系当作一件丑事,坦然面最好,如果你摊上一个赌徒爸爸、家暴妈妈、或者有很大性格缺陷的父母和子女,如果把“TA毕竟是我亲生的……”这个想法当作一次次妥协的底线,那么这份血缘亲情将会把你卷到了巨大的漩涡中,让你失去自我,甚至失去更多。

看淡、看清,该负的责任关系负了,该关心的时候关心,保持一定的距离,保证不伤害到彼此,再吸取自己的家庭教训,重新建立一个完美的家庭,过好自己的生活,才是最好的选择。

如果猜得没错,《都挺好》后面的故事应该是苏明玉被裹挟在血缘亲情之中无法释怀,最终她可能会找到真爱,给自己一个完整的家,并且原谅了当年伤害过她的妈妈、爸爸和哥哥们。

当然,故事只是故事,性格这个东西谁都改不了,除非一方妥协。而在现实中,和解了的父母子女又有几个呢?

故事的最后,那些不被宠爱的子女们都怎么样了呢?可能有一蹶不振的,也有走上歧途的,当然还是希望更多人像苏明玉一样,暂且将这些恩怨和委屈放一放,为自己争口气。

 2 ) 你嫌弃我是个女儿,你为什么要生我?(更至46集)

1~3集

导演挺会调动观众的情绪,先将三妹自私、冷漠、无情的一面展现给观众,等三妹给观众留下一个不好的第一印象,之后再交代以前发生了什么,又瞬间让人觉得三妹这么做很合理,甚至很解气。

虽然套路,但是管用。

三妹先是说出三条理由解释苏母去世时自己不在身边的原因,就已经足够让人觉得她性格太直了,没有一点人情味。

那句“这种东西都是办给活人看的,花太多钱确实没意义”更是让人好感全无,觉得她就是个不孝子,眼里只有金钱,没有亲情。

我们只看到了她的冷漠,但这一切都是有原因的。

原来,苏母一向重男轻女,为大哥、二哥掏心掏肺,却对三妹太薄情寡义。

对于大哥,她砸锅卖铁也要供他去美国读书,甚至卖了原本属于三妹的那间房;

对于二哥,她又卖了第二间房,只为给他筹办婚礼、买婚房;

但对三妹呢,她反倒把属于三妹的东西给两个哥哥。

三妹高考在即还要给二哥洗衣服,还不能抱怨;

哥哥有独立房间,三妹只能和父母一起住,或者睡过道;

二哥可以要2000块去旅游,三妹却不能要1000块去报个补习班;

二哥可以花钱走后门读大学,三妹却不能凭自己努力考清华;

哥哥的早餐是火腿加鸡蛋,三妹就是一碗泡饭,哥哥喝果汁和牛奶,三妹只有喝白开水,还要洗碗、擦桌子、扫地……

因为“你一个女孩子,上这么好的学校有什么用”“你只是个女孩,你怎么能和两个哥哥比呢”?

三妹成绩好没错,爱学习没错,勤快没错,她什么都没错,错就错在她是个女的。

二哥是男的,他游手好闲,啃老吸血也是合理的;

三妹是女的,她连呼吸都是错的。

不是说不允许苏母对两个哥哥好,但你对他们好就是了,怎么能把三妹的拿走给两个哥哥呢?怎么能损失三妹的利益去充实哥哥呢?

就像三妹说的:我让你生我了吗?我让你养我了吗?你把我生下来你就要负责。你嫌弃我是个女儿,你为什么要生我?

于是,三妹在大二的时候就宣布和苏母断绝母子关系,从此再也没回过家。

对于三妹的做法,一方面是同情和理解,另一方面也很解气,引起极度舒适。

她原本有机会冲刺清华,可是母亲剥夺了她的机会。她至少可以参加高考试一试,看能不能考上,但母亲连让她试一试的机会都不给她,私自帮她决定了人生。原因不是读师范有多么好,只是因为是免费的。

母亲耽误了她,葬送了她的大好前途,浪费了她的青春,辜负了她为高考付出的十二年……

她能有离家出走、自力更生、再也不花家里一分钱的气魄,是好事。

既然你从来都不待见我,我又何必呆在家里受气?

不是只有三妹一个人遭到亲妈的不待见,也不是只有她一个人扬言要离家出走,但最后只有她一个人真正付诸行动,说到做到,而且还成为了家里最成功的那一个。

她做了很多人想做却不敢做的事,单是这一点就酷到没边了。

当年苏母说过:到老了,我们也不需要你养。

看她的表情,她是认真的,不是客套话。

三妹不欠她什么。

可是三妹仍然选择了打理苏母的后事,墓地是她买的,葬礼的钱是她出的,反倒是最受到偏袒的二哥一分钱没出,反而还搜刮父母的血汗钱。

结果呢,二哥说“你出点臭钱能怎么着,妈白养你了吗”,大哥说“你变了”,苏父也说“家里是亏待你了,可那也不赖我呀,我这辈子不也是受气吗”。

而二哥呢,苏母却告诉大哥:二哥和二嫂对她挺好的,挺孝顺的,还经常给她买东西。

他们对二哥太宽容,却对三妹太苛刻。

他们只会叫三妹洗衣服,却不叫二哥自己动手;

他们只会说补习班太贵,却不叫二哥别乱花钱;

他们只会说三妹应该出钱,却不说二哥:你没出钱,你就没资格去说出了钱的人。

没有什么是应该的,苏母生前对她那么刻薄,她出钱是情分,不出是本分。在享受孩子的孝敬前,她应该先尽生为人母的义务,况且是她自己说的老了也不需要三妹养。

大哥也不是什么好人,他明知道苏母重男轻女,对三妹那么不好,却还总是站在道德制高点看问题,好像都是别人的错,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表面上他是和事老,其实他才是最懦弱的,谁也不愿得罪。

“你变了”“三妹这脾气变得确实不太好,有的时候说话呀,挺伤人”“爸,你一定要跟我说说清楚,三妹和妈到底怎么了”……

三妹和妈到底怎么了,你心里没数吗?

当然,最恶毒的还是苏母。

苏母说:把你生下来养这么大,我们容易吗?

你确实生了她,但你没养她。她如今这么优秀不是你的功劳,全是靠她一个人的努力。

三妹应该感谢母亲、二哥当年对她这么无情,所以现在她才是过得最好的。不不不,她应该感谢自己的强大,所以才没有被母亲和二哥打倒。

不是“那些杀不死你的,只会让你变得更强大”,而是正是三妹让自己变得强大,所以才没有被杀死。

4~22集

苏父

先从苏父说起吧,他一直以来都是个妻管严,三妹小时候受到不平等待遇他从来不吭声,他没有履行身为人父的义务,自然也没有资格要求三妹长大后要对他好。

他太自私,自己贪吃鸭脖进医院,导致二哥被骂一顿。

他去理财,二哥劝他他不听,被骗了又说要去跳楼。不听劝的是他,吃亏上当了耍无赖的也是他。

二哥打了三妹,他竟然说:“他俩从小打到大,兄妹打闹怎么还动用警察了?”

“不就俩孩子打个架吗,有那么严重?”

一个孩子被关进去了,一个孩子住院了,他还只想着自己,叫大嫂赶紧帮他看新房。

即便是到了医院,他也假惺惺地说二哥太过分了,真实目的还是想让三妹放过二哥,实在是不配做父亲。

三妹从小到大受了那么多委屈他都没帮她说过一句话,如今三妹被打了,他却帮二哥求情。

大哥

而大哥呢,他每天最爱说的话就是“作为苏家的长子”“XX真是太让我失望了”,他有责任感没错,但总是错误地估计自己的能力。

他老是说这个让他失望,那个让他失望,其实他自己也没好到哪儿去,他自己也没履行到苏家长子的义务。

他失业了还强行要带苏父来美国,幸亏大嫂偶然接到苏父的电话,及时阻止了丈夫,否则丈夫就真的把苏父接过来了。

说起暂时不接苏父来美国的原因,大哥还要维持他那一文不值的面子,对三妹谎称是想换个大房子,再把苏父接过来。

幸亏是同事无意拆穿了他,否则不知道他还要瞒多久。

也幸亏是同事无意拆穿了他,三妹才知道实情,也才好帮助他找工作。

后来买新房的事,大哥又是打肿脸充胖子,擅作主张一个人出钱。又要买房,又要请保姆,又不叫二哥出钱,又不叫苏父卖掉老宅……

就为了面子,牺牲自己就算了,还要让妻子、女儿一起牺牲,太自私了。

甚至第17集他还对大嫂说:我和三妹说苏家的事,你插什么嘴?

这种话都说得出口,过分了。

大嫂说得很对,大哥就是那种有钱了就立马膨胀的人,况且他还不是有钱了,只是刚刚找到新工作而已,而且工作还是三妹帮他找的。

第17集,大哥对三妹说“钱不用你出,你不用管了”,事后他又说“三妹真是太让我失望了”,叫三妹不用管这件事的是他,说三妹令他失望的也是他,什么话都让他说完了。

要我说三妹就不该帮他找工作,只有这样他才会更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就是个普通人。

你还是多花点心思在妻子和女儿身上吧,不该操心的就别瞎操心。

大嫂

最懂事的还是大嫂,当然最受气的也是大嫂。

她嫁过来不但没有享福,反而跟着丈夫一起受苦,最让人郁闷的是这些苦原本是不用受的,完全是丈夫在自讨苦吃,自己吃了还要让家人一起吃。

先是大哥失业,她一个人撑起整个家庭;又是大哥想把苏父接过来,让她一个人养三代人;再到她帮忙卖老宅、选新房、处理二哥打三妹的事……她是最不该管这些事的,却是最忙的那个人。

苏父自想着自己,大哥忙工作,二哥被关进去了,三妹住院了,家庭的重担就落在了大嫂和二嫂身上。

他们苏家的事自己不处理,却去麻烦两个儿媳,实在让人心寒。

就像大嫂说的,她都还没来得及给她的父母买房,凭什么先给苏父买房;她都还没好好孝敬她的父母,就已经为苏家的事操碎了心。

大嫂和二嫂嫁过来实在是太受委屈了。

二哥

二哥是公认的整个苏家最渣的一个人,啃老、脾气差、不孝顺、打亲生妹妹……什么坏事都让他占尽了。

第14集,他又说三妹不是苏家的人,又要三妹帮忙想办法把苏父被骗的钱要回来。

第18集,他又不肯为买新房出钱,又不肯卖老宅,两头都要占齐,甚至还想用卖老宅的钱投资,到最后还觉得其它人都是错的,自己是对的。

“我就不明白了,我作为子女,花点父母的钱怎么了?妈在的时候对我的好,现在全都变成我的错了?”

“大哥在美国念书,三妹根本就不拿自己当苏家人,妈说就我一个儿子,她就想天天看着我。我就一直陪着妈,妈走了,我成废物了。你们要求也太高了吧。”

他从头到尾都没意识到自己的错,不过这也很容易想通,毕竟啃老的人当然不会觉得有什么问题,他要是觉得有问题的话就不会啃老了。

同时这也成为他的一个痛处,每当有人这么说他,他就会暴走。

第2集三妹说他啃老,他就想打她,幸亏被其它人拦住了。

三妹还放出狠话:大哥,你把他松开,我看他敢怎么样。

第18集大哥又说他啃老,再一次让他到了愤怒的边缘。

其实他知道啃老的事是苏父告诉大哥的,而不是三妹告诉的大哥,但是二嫂失业这件事成了导火索,才有了他打三妹这件事。

苏父说他啃老,大哥不愿让他投资,妻子因为三妹丢了工作……他的一切郁闷,都撒在了三妹身上,通过打三妹来宣泄心中的苦闷。

他啃老,诬陷好心给苏父送饭的石天冬,不愿为买房出钱……他的一切错误,也将因此受到应有的惩罚。

苏父说要好好教育他,二嫂也说要好好教育他,可为什么一定要出事了才想起教育他?就应该让他受到法律制裁,他才会真正意识到自己错了。

每个观众自然都希望他被关个三五年,好好反省一下,但我猜导演还是会安排三妹原谅他,不追究他的刑事责任。

或者说,不是原谅他了,而是算了。

至于他想投资的事,虽然没有明说这是骗局还是真的好项目,我猜测应该是后者。

正因为是真的好项目,而大哥、二嫂都不同意他去投资,才更让人揪心。

当然,大家都不相信他了也是有原因的,谁让他这些年来做了那么多错事呢。如果错过了这个投资的机会,那他也要怪自己。

二嫂

二嫂和大嫂是同病相怜,大嫂是各种帮苏家的忙,做那些本来苏家人该做的事;二嫂则是为二哥的错误买单,又要帮二哥还钱,还要去向三妹求情。

丈夫被骂啃老,她却要一起还钱;

丢工作的是自己,去求情的也是自己。

太憋屈了。

她要是不嫁进苏家,就不会因为和三妹有亲戚关系而被停职,反而还会加薪升职;她要是不嫁进苏家,就不会背一屁股债……

这种情况下正常人可能都会离婚,但她还是选择了留下来,还想办法把丈夫从警察局救出来。只希望她为苏家、为二哥做了这么多,二哥能不辜负她的努力吧。

三妹

三妹是最值得同情的,但她也有着明显的优点和缺点。

她的优点自然是对待工作,对老蒙是死心塌地,任何情况都绝不背叛他,甚至可以为了查清真相爬四楼的外墙。

但对待家庭上,她又是另一个极端。

她不把自己当苏家人我们都能理解,毕竟当年父母对她也一点都不好,但她在有些事情的处理上却是不太妥当。

比如苏父被骗了6万,她不分青红皂白就把二哥骂了一顿,其实这件事不能怪二哥,二哥每天都问苏父钱有没有存银行、怎么用的,可苏父拒绝回答他。

又比如她当众戳穿二嫂和她的关系,导致二嫂被停职。虽然她也向老蒙求助了,但并不代表她就没错了。

由于缺乏父爱和母爱,她把老蒙当成了她的父亲,把公司当成了她的家。

又因为家里对她不好,二哥对她不好,她对家人产生了偏见,有些不是家人的错她也认为是家人的错。

当然,她也有好的一面,也为家里帮过很多忙,但她就是不说出来。

比如帮大哥找工作却不说出来,请石天冬帮苏父送饭也不说出来,帮苏父垫付了被骗的6万块还是不说出来……

我倒是希望不要和好,不要委曲求全,不要大圆满,但既然导演安排三妹帮了苏父垫付被骗的6万块,帮了大哥找工作,后面可能还会帮二哥、帮二嫂,把全家都帮一遍。

三妹总是对家人有偏见不是办法,总是暗地帮助家人也不是办法,做好事不留姓名也不是办法,最好的办法还是各过各的,没有必要非要搞个大团圆的结局,这样对谁都好。

23~41集

苏大强

明成打了明玉,苏大强只在乎自己什么时候能搬进新房,还叫吴非买房子不要考虑钱的问题,价格高就价格高。

说得那么轻巧,买贵了难道明哲和明成不会怪她吗?

吴非走后,苏大强又不顾明哲需要上班,强迫明哲回来给他买房。

明哲回不来他就离家出走,石天冬告诉明玉,和她商量怎么办,这明明是关心他,他还说石天冬打小报告。

石天冬给他定酒店他不去,非要去洗浴中心。

他还对明哲撒谎说他去明玉家住了,明哲要给明玉打电话确认一下,他还不同意。

结果他晕倒了,住院了,大家都去把明玉说一顿。

其实谁有错呢?谁都没错,都是苏大强的错。

吴非没给房子交定金,他又把吴非骂一顿。明哲叫他不要怪吴非,他还不高兴。

后来明成打了朱丽,他不去,反而让明哲去道歉。

如果不是明哲劝他他,他根本不会去。

上次明成打明玉,他说:兄妹间打个架而已,有那么严重吗?

这次明成打朱丽,他又说:其实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明成和朱丽离婚了,他说的唯一一句话竟然是:房子也不商量商量就给人家了。

的确,这套房子他和他老婆都出了钱,他该关心,但他不关心儿子离婚了,只关心房子,太让人心寒了。

买了新房,他又要全部换新家具,旧家具不用了。

明玉和他讲道理,他还生气了,还和明玉对着干,前后换了好几个保姆,不是因为保姆不好,只是为了气明玉。

明成的舅舅来要债了,他又叫舅舅去找明玉,甚至叫石天冬叫明玉来还这个钱……

他需要明玉的时候,他就说我是你爸,你得听我的;他不需要明玉的时候,他就说明玉不是苏家人。

不仅是明玉,他对明哲、吴非、明成、朱丽等等所有人都这样。

很少看他给孩子做饭,他却给保姆做饭。

孩子给你请个保姆,就是让她来给你做饭的,你给她做饭是什么意思?

大家把保姆赶走,他非觉得大家是在害他。

他觉得所有人都有错,就他自己全是对的。

他对明哲说:你们都讨厌我,就别理我行吧。

真希望明哲说: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

他对明哲说:我自己活着挺好,别瞎操心了。

真希望明哲说:好嘞!再也不管你了!

大家都太惯着他了,这种人就不该管他,没人管他他就不会那么作了。

明玉说得很好啊:一味迁就他,只会把他惯坏。

虽然苏母也不是什么好人,但我希望她能复活,像以前那样有她管着苏大强,苏大强就不会作妖了。

明哲

明哲其实就是另一个苏大强。

他叫吴非帮忙卖老宅、买新房,吴非说了苏大强的缺点,他竟然对吴非说:你别再添乱了。

你叫你老婆帮忙做你苏家的事,你还嫌她添乱?况且她还要照顾小咪。

买房要多交20万首付,他又强迫吴非给他打2万美金。

“别那么小气。”

“不就是两万块钱吗?”

“不给我我就去借高利贷。”

简直跟明成一模一样。

后来明玉知道了这件事,出了这20万,明成又去把吴非说一顿:你怎么能去找明玉要钱?

不给他钱也不对,给他钱也不对,就该让他自己去借高利贷,自己还。

吴非说:没钱就别装大款。你不充大款会死吗?

简直说出了我的心声。

明成打了朱丽,明成却去怪苏大强,而明哲也是去怪吴非:你把事情搞成这样,你还嫌事不够大啊?

恕我直言,我不知道明成打了朱丽,为什么要让吴非背锅。

当明成和朱丽真的离婚了,明哲又去怪吴非,说是她借钱导致的明成离婚。

瞎话能被你说成这样,佩服。

后来才知道,他不和吴非商量就在房产证写苏大强的名字。

买这套房子吴非也出了钱,你凭什么自己做决定?

得知苏大强要和保姆结婚,吴非连忙给明成打电话,明哲还不允许她跟明成说。

真特么淡定 啊。

他不仅是对吴非这样,对明玉也是这样。

当初苏大强在洗浴中心晕倒了,他不分青红皂白把明玉骂一顿,然后不听明玉解释就直接挂电话。

后来,舅舅来讨债,他想多出一万息事宁人,还说他作为大哥赔礼道歉合情合理。

明玉说应该报警,他还把明玉说一顿,又是说她态度不好,又是说舅舅毕竟是长辈,没有必要做得这么绝。

简直就是一个猪队友,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什么忙都帮不上,只会拖后腿,不仅拖后腿还要说风凉话。

吴非

她帮苏家卖旧宅、看新房,发生各种问题都出谋划策,然而明哲只在乎苏家,不在乎吴非和小咪。

明哲永远向着苏家这边,什么事都觉得是吴非不对。

苏大强太作了,他怪吴非,明成和朱丽离婚,他怪吴非,吴非打电话告诉明成苏大强要结婚了,他又怪吴非……

希望她和明哲离婚,因为明哲配不上她。

明成

新房贵了20万,明成拿不出钱,朱丽只好找明玉借钱。

结果明成不但不感谢他,还说朱丽瞒着他藏私房钱,他要追加投资。

朱丽说钱是借的,他又怀疑她出轨了。

朱丽说这是明玉借给她的,他又说这钱一分都不会还,是明玉该出的……

真的是人至贱则无敌啊。

有人说,加入舅舅这个角色就是为了洗白明成。

其实洗不白的,无非是现在有一个坏蛋和一个更坏的坏蛋,用更坏的坏蛋来衬托出另一个坏蛋还不是特别坏。

他不坏吗?不是,他只是没有舅舅那么坏罢了。

舅舅肯定有错,而且是坏透顶了,但舅舅闹事是两个人共同的问题。

舅舅来讨债,正是因为他继续骗舅舅而不说实话,才把事情搞得更大。

虽然后来他帮明玉打人,但这剧情明显是有问题的,小蒙吃饭,他怎么恰好在场?

明玉帮他找了工作,后来苏大强被骗,他还去把明玉骂一顿,怪她非要给苏大强找保姆。

第一,小蔡是明哲找的,不是明玉找的;

第二,那不是苏大强非要找保姆吗?这是苏大强的错啊 ,为什么要怪明玉?

明玉刚刚帮了他,他转身就忘了。

明成啊,洗不白了。

他偶遇朱丽,还给朱丽送了生日礼物,最后都想开口提出和好了,结果朱丽接的一个电话让他误以为朱丽已经有男朋友了。

阴差阳错之下,他把“和好”两个字又咽了下去,决定去非洲工作。

其实我觉得不和好也挺好的,朱丽值得更好的男人。

明成说,他相信朱丽还爱着他,等他混出个人样,说不定还能在一起。

假如后面的剧情真的是明成去非洲工作了,两年后回来朱丽还等着他,这样就太坑爹了。

希望剧情不要这样发展,好聚好散,挺好的。

朱丽

明成打了她,明成怪苏大强,明哲怪吴非,而朱丽反而去反思自己:“我反思过了,我也有很大责任。”

“根源在我这儿,如果我不着急还钱……”

打人的人怪这怪那,被打的却反思自己。

我只能说,这婚离得好,该离。

当初是明成自己说要净身出户的,房子全归朱丽,结果朱丽卖了房子后还给了一半给明成,哪里去找这么好的女人?

她不仅给了明成75万,还把20万还给了明玉。按理说这20万应该她和明成一起承担,结果她一个人还了。

她有钱,有颜,有能力,有好工作,希望接下来她找个好男人嫁了,没必要在明成这一棵树上吊死。

明玉

苏母为什么这么讨厌的原因终于揭晓了,当年她遇到一个老相好,在上海当医生。

苏母想抛弃苏家跟着医生走,然而已经怀了明玉四个月了,医生得知后就消失了。

苏母生下了明玉,没有去成上海,还被降职了。于是,从此她就把一切愤怒都撒在明玉上。

是啊,你断了人家财路,她能对你好吗?

苏大强说:因为明玉,家里变穷了,你妈能不怨明玉吗?

这就很搞笑了,苏母当初没考虑过这些问题吗?没考虑过超生会被降职吗?

既然考虑过,为什么还要怀孕,怀孕了为什么不赶紧打掉,还要让孩子来到这个世界受苦?

家里变穷了,能怪明玉吗?她有权利选择要不要来到这个世界吗?

苏母不喜欢她,嫌弃她。

可是你嫌弃她,为什么要把她生出来?

是啊,打胎容易出生命危险。

所以你就只在乎自己,不在乎自己的孩子了?

又想打胎,又怕有生命危险;又要生出来,生出来又不负责。什么事都让她占尽了。

小蒙说得很对,明玉是刀子嘴豆腐心。

对待公司,她当坏人,让蒙总当好人,帮蒙总解决问题,黑锅她来背。

对待家庭,她还是喜欢做好事不留姓名,以前是给明哲找工作不说出来,叫石天冬给苏大强送饭不说出来,给苏大强垫付被骗的6万块不说出来,后来又是借给朱丽20万叫她不要说出来……

她是全家最有能力的,面对蒙太的威胁,她巧妙化解危机,联合蒙总摆了蒙太一道;

面对恶毒的舅舅,她分分钟就把她打发走了;

面对保姆想骗房子,她欲拒还迎,三言两句直接让保姆露出了真面目,然后灰溜溜地走了。

高,实在是高。

总结

苏大强、苏明哲、苏明成、苏明玉各有各的缺点,其中苏大强最严重,苏明哲、苏明成次之,苏明玉只是脾气不好,其它没有太大问题。

明成渐渐要洗白了,我觉得有点突兀。

他从小啃老,怎么就突然想通了要还钱了?还把75万全部拿出来,自己一分钱都不留。

他从小欺负明玉,怎么就突然开始维护明玉了,还帮明玉打人?他又怎么恰好出现在小蒙吃饭的地方?这就是强行洗白啊。

明哲也要洗白,我还是希望吴非不要原谅他,希望吴非和他离婚。

苏大强要跳河了,肯定会被拉住,但我还是希望他跳,死了最好。

聂叔对明成、明玉说,苏大强之所以受骗,还是因为缺乏子女的陪伴。

看来最后几集应该是苏大强、明玉、明成要住在一起了,然后互相照顾,互相包容。从此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何必呢?

还是那句话,各过各的,挺好的。

《都挺好》的剧情太虐了,应该改改,这才是我想看到的剧情:

第42-46集

啥都不说了,我感觉这才是《都挺好》的结局↓

 3 ) 不是每个人,都像苏明玉这么幸运

写于2019年3月21日:

第一次写剧评,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关注,谢谢大家,谢谢这么多瓣友的安慰,评论我都认真地看了,心理很温暖,谢谢。

还有部分瓣友的话我不太认同,但是我尊重大家的言论自由,毕竟不同的生活经历,会带来不同的价值认知。

为什么写这篇文呢?

2018年11月初,我偶然间看了《都挺好》这部小说,相似的生活情境引发了我的共鸣,花了一周的时间看完了小说,情绪很复杂。当知道正午拍了这部电视剧的时候,特别开心,也特别放心。

开播以来,我一直在追剧,每看一集感慨就增加一分,于是提笔写下了这篇文章,不是为了博取同情,更不是为了谴责谁,只是想写下这些年的心路历程而已。写完之后,我的确觉得放下了很多东西。

《都挺好》第36集,明玉一家智斗舅舅的情节看得我好过瘾,舅舅慌忙逃走之后,一家人大笑的场景突然让我泪湿眼底,多么难得的和睦场景啊,多么难得的“一家人”。那些如明玉一般嘴硬说“我不是苏家人”、“苏家的事与我无关”的,只是把自己包裹起来,害怕再受伤而已。她们比谁都渴望家庭温暖,这些是再多钱都买不来的。

之前的文章删除了,之后,愿所有的“苏明玉”都能与自己和解,与生活安然相处。

 4 ) 苏家微信群聊天记录

苏明成大声提醒:以下内容全属杜撰

今天,苏家人让苏明哲失望了吗?答,失望了。

今天,苏家长子为了苏家不散努力了吗?答,努力了,他建了个微信群。一家人就要有一家人的样子。

苏家的微信群,就连群名称都是他作为苏家长子的责任——苏家不能散。

明玉只有大哥和苏大强的微信,点开所有人的头像看了一眼。

苏大强签名:我大儿子斯坦福高材生,在美国定居,二儿子守着我伺候我,闺女是大公司的大老板非常有钱。

苏明成签名:我爱老婆,老婆爱我。

苏明哲签名:Responsibility。

朱丽签名:永远年轻,永远小公主。

大嫂:little mi‘s mother 。

她自己也设置了签名:闲人勿扰,以及,关闭苏家微信群提醒。


微信群聊之苏明成让大哥失望了!大哥究竟应该相信谁?

微信群聊之苏家长子苏明哲主动发起群聊,做大哥的只能帮你到这了。


微信群聊之非非也让苏明哲失望了!不给苏大强买房又是谁的错?


微信群聊之苏家长子苏明哲主动发起群聊,做大哥的只能帮你到这了。


微信群聊之论苏家长子长女的责任。

苏大强:苏明成只是要离婚了,苏小咪只是要饿肚子,可是不买高端家具,我苏大强丢掉的可是面子啊!


以下为319更新

微信群聊之苏大强彩虹屁制造机小蔡保姆加入群聊

微信群聊之小蔡朗诵诗歌——苏老师的诗是我读过最好的诗。

微信群聊之诗人的孙女应该读谁的诗?苏家长孙女苏小咪何去何从?

微信群聊之诗人苏大强人气直逼小鲜肉。

一个番外

小蒙总加入众诚集团总部大群,火速被打脸。

一个彩蛋

众诚集团员工微信签名大曝光

老蒙:你,猜不透我。

柳青:男人有钱就很棒了,我竟还有颜值。

小新:加油!努力!不辜负!

老毛: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小蒙:向往自由

扫码加入苏家微信群聊,看苏大强在线撒泼打滚

 5 ) 苏大强父子的作天作地,不肯面对现实的逃避

苏大强家的那点事,本来只要说开了,就很容易解决。

然而一堆屁大点的事,父子三人都拐弯抹角,逃避迁延。

谁都不肯面对真实,才带出了《都挺好》这一大堆事。


苏明哲前期,看似总在试图负责,其实在逃避,不肯接受以下事实:

他学业有成,表面光鲜,自觉该担负一切;然而先离家,又失业,两边顾不到。

一个人越缺什么,越念叨什么。

所以远隔重洋嘴上尽孝,“我是苏家的大哥”、“这个家离了我不行”、“这个家不能散”、“我对你们很失望!”

说这些的同时,他其实早知道了,这个家跟他的关系其实挺淡薄的。他最该失望的,是他自己。

他要出钱买房,“谁让我比你们挣得多呢?”他要独挑大梁,“咱爸我管了。”

他不是不知道,这些举措是过度补偿,但他逃避这个事实。

每逢妻子向他指出事实,他就迁延逃避,“这不是一回事嘛!”

每逢自己遥控出了问题,就赶紧推给他人:“太失望了!”

苏明成不是不知道自己啃老,不是不知道论事业,自己远不如明玉。但他没法接受,所以一直在逃避。

苏明成最爱念叨的,两句话。其一,“苏明玉就是有几个臭钱!”其二,“这钱是妈给我的!”

“苏明玉有几个臭钱”,就可以抹杀苏明玉的优势;“这钱是妈给我的”,就可以掩盖自己啃老的事实。但他这么说的时候,色厉内荏,自知理亏。

所以朱丽去跟明玉借钱时,他觉得这是在伤害他的自尊。父亲掏出账本时,他暴跳如雷。

叫得越响,心里越虚。

骨子里,这是他的软肋。

为了逃避现实,他可以暴跳如雷。听到朱丽说他精神没断奶,一巴掌甩了过去。听到朱丽劝他别投资,拒绝接受现实,“你不要跟我说投资回报率什么的,我就是相信自己这次能赚钱!”

他甚至不肯接受母亲亏待明玉的过去,一听到苏大强说自己母亲不好,可以喝醉堵门骂:因为一旦承认了这点,就承认了自己确实是不当得利的家庭第一废物了。

他是真不敢面对现实。一旦被迫面对了,哭腔都出来了:

观众都念叨,苏家二位媳妇前期是正常人,特别好;后期则显得,现实。

其实她俩并没好得上天入地,只是相比于二位小苏,能接受现实而已。

吴非做的一切,就是一个理性人的逻辑:先顾小家,再顾大家,别充大尾巴狼;有事先(找明玉)解决问题,而非嘴上拿大。当然,许多时候显得过于现实:那是她自己作为一个妻子的立场。

朱丽做的一切,也是一个理性人的选择:直面现实选择还钱,工作丢了告状,工作回来了感激,远离显然不肯接受现实的苏明成——当然她工作丢了告状,导致老公去打小姑子时不大对,但大体是个正常人的思维。

她俩只是相对务实,偶尔显出点利己,但对比两位不顾事实的丈夫,已经显出好来了。

当然,本剧一切的矛盾源头,都是赵美兰与苏大强。

而他俩也一直在……逃避。

依照剧情,赵美兰跟苏大强本是图利,得利后想另攀高枝,却因为明玉没法离婚,于是将一生不得意,迁怒于明玉与苏大强。

迁怒也是心理防御自我保护的方式之一。赵美兰一生为弟弟奔忙,又自觉不得志,必然得找个理由。“女人就是给男人做陪衬的”,强化这个思维,她就能自我开解,自己为弟弟忙是对的。“都怪明玉和苏大强”,强化这个思维,就能让她接受自己一辈子嫁在苏家的不得意了。


而本剧矛盾的万恶之源苏大强,则是逃避之王。

赵美兰在时,他一直在逃避:躲洗手间,逃出去散步,好逃避赵美兰亏待明玉的事实。

赵美兰死后,他一直在逃避面对明玉:因为自觉理亏,也知道自己会习惯性面对强硬者退缩。

怕强的,当然就擅长捡软的。

苏大强先缠着苏明哲要去美国,还特意摆酒吹牛:被压抑久了,得对同僚,尤其是高主任,抖抖威风。也是因为知道,苏明哲好欺负。

寄住在明成家时,发现朱丽肯负责,于是凡事不叫明成,只叫朱丽,提各种无理要求;一边催苏明哲,“快给我买房子!”

不敢碰苏明玉,之后逐渐不敢碰苏明成,之后逐渐不敢找吴非。凡事找苏明哲、朱丽和石天冬。很简单:柿子捡软的捏罢了。

他对儿女们颇多恶意,各色细节不提。很容易理解:他觉得自己一辈子窝囊,都是被赵美兰压迫的;他总幻想远离老宅远离赵美兰,压榨儿女,就能作天作地,获得幸福。

“这事不怪我!”

“我那不是,我哪有能力管哪!”

“我血压高了!”

他一直在逃避一个父亲的义务,只想享受权利罢了。

这也可以解释,苏大强急吼吼要跟蔡保姆结婚,老房子着火没法救的迫切。

“以后没人能管我了!”

明玉与明成反复劝他:人家保姆是图你的钱。他内心深处,又何尝不知道?

但他被赵美兰压抑了一辈子,所以总在自我催眠:蔡保姆对自己是真心的,是欣赏自己的魅力。

所以被蔡保姆赶出来了,他才怒吼着歪曲事实。非说是儿女阻止自己结婚,才让自己爱情受挫——因为一旦承认了自己瞎了眼看错了人,还被人如此屈辱地赶出来,自己就真的是,彻彻底底窝囊了一辈子。

骨子里,苏大强的思想是:

只要逃避在“父亲”、“亲情”、“老人家还有做错的吗”这几个壳里,不去面对自己当父亲很糟糕、当丈夫很失败的事实,就想一直苟过去了。


真实情况其实很简单:

苏明哲根本无力管父亲;苏明成就是啃老;苏明玉是他们之中最成功的,却又是被家里亏负最多的。

苏家三个男人如果直面现实认输服软,在赵美兰的葬礼上坐下来,承认自己或无能或混蛋,这个剧第一集就解决了——当然,也就拍不了这么多集咯。

随着剧集进度,苏明哲的变化是:多少知道了自己没能力管全家。回美国时还特意对明玉承认了自己无能。

苏明成的变化是:多少承认了明玉的强大,慢慢发现了自己的幼稚,开始负责了,还啃老的钱,踏踏实实做事了。

所谓巨婴的成长,不过就是开始接受事实上的自己,不再逃避了。

可见世界对亲人的要求,是真的挺低的:

只要不躲在亲情里撒泼打滚,能好好地有事说事,各自负责,就已经算好了。

这剧真实也不真实。真实在,世上的确有这么多琐屑的家庭纠葛,躲在面子、自尊和逃避的壳里,不肯就事论事。

不真实在,三苏各自的逃避撒泼,都夸张到了极点,所以才出这么堆破事。

以及,苏明玉过于神通广大,过于挥金如土,才能解决这一大堆问题。

当主角必须靠过于强大的主角光环,外加忍气吞声,才能求得半个圆满,那反过来说明:这只是1%过于理想的案例。

现实生活中99%的苏明玉,因为没有这么神通广大,兄长们也未必能通情达理地反省,所以,大概只能守着类似的创伤,憋一辈子?

这个疑似要大团圆结尾的故事背后,世上万千没团圆的委屈,想起来,才让人觉得揪心吧?


《都挺好》这故事在苏州。

苏州隔壁的无锡,有个江南家庭。一个女人年轻丧夫,带一子一女改嫁另一个男人。子女被后爸从小欺负到大,甚至女儿找的男朋友上门吃饭,都被后爸拿竹竿打伤过——当然,那位男朋友当时徒手折了竹竿,吓住了后爸;又跟派出所那边说没事,没把后爸捉进去,镇了场子;后来女儿顺利结婚,自立了;后爸老来,反而得靠女儿养老,对女儿女婿外孙子格外亲近。

八十岁上,后爸承这位后女儿养老送终时,流着泪说自己以前错了,就是一直没脸说。“我也晓得你心里一直有口气,我么是对你不好”。

这位后女儿——嗯,就是我亲妈——后来跟我说:

“到老了才说这种话,有什么用呢?吃的苦头,过也过去了。笑笑吧,除了笑笑还有什么办法呢?”

我妈算是个超低配版苏明玉,在她看来,她得的结果已经算好了,但终究不无遗憾,也只能自我宽慰“笑笑吧”。

所谓放下,不是疮疤平复了,只是不再去自揭疮疤而已。

世上又有多少苏明玉,面对逃避问题、不肯面对事实的亲人们,连笑都笑不出来呢?

 6 ) 编剧千万不要给我大团圆

千万不要最后来个和解谅解原谅大家都是一家人我们还是血浓于水相亲相爱过去的就让他过去吧我们重新一起来帮助不争气的二哥关键时候亲情爆发最后抱在一起哭!

千万不要!千万不要!千万不要!

撕他!撕你哥撕你爸撕你舅!苏明玉你要争气!不能心软!不能心软!不能心软!

然后各种恋爱谈起来! (๑⁼̴̀д⁼̴́๑)台湾男小少爷马屁下属都谈起来!做你自己的女王!

 短评

姚晨挑电视剧眼光不错啊 一开始就冲突不断 刺激

7分钟前
  • 哔哔赖赖
  • 推荐

虽然最后硬拧了回来,但是整体制作还是非常出色了。几个演员的表演也特别好。尤其是倪大红老师的苏大强,真是苏大强,咙咚呛。

12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这俩哥哥像极了我家亲戚。投胎也是很要运气的。一地鸡毛。(不接受大团圆靴靴以及看这“危害安全”的热评,时光要倒退50年吗?帽子这么容易扣的??希望这句话不会成为二次革命中我被批斗的把柄

14分钟前
  • Vesper
  • 力荐

大姚 五分顶上 有些人 简直就叫恶毒!

19分钟前
  • care 92
  • 力荐

天涯生活板块十年精华提纯。

21分钟前
  • 姨妈的鸭
  • 还行

题材方面题还是比较新颖的,剧情直击老年人养老问题,立意是不错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传统家庭养老模式面临多方面的挑战。剧中随着母亲的去世,父亲的赡养问题成了整个家庭的矛盾,这也是很多人都会面临的问题。

22分钟前
  • 红骷髅
  • 推荐

行吧,女儿被打进医院都不要去看的爹,老了以后会给女儿切俩苹果下碗面就算好爹了。十几年前连本练习册都不给买的爹,十几年后还念着这一茬就算好爹了。极度重男轻女任女儿自生自灭的妈,因为好歹也抱过一两次女儿,所以也算是好妈了。虽然是意料之中的和解,但如此简单粗暴的手法实在令人作呕,行吧,谁感动祝谁拥有苏大强这样的爹吧……

26分钟前
  • 王大根
  • 较差

不!可以理解,可以接受,但不会原谅!!!不会!

28分钟前
  • 哪吒男
  • 还行

2.5,本质上依旧是亲情绑架、家和万事兴的陈腐套路,前面的花式撕逼越是扭曲,才愈发凸显大团圆结局的虚伪。想传达的无非是“血浓于水,一切皆可原谅”,但为什么不可以不原谅、不和解、不放下呢?

33分钟前
  • 成知默
  • 还行

重男轻女的妈第一集就会死

34分钟前
  • 钮钴禄哥斯拉
  • 还行

生活剧却看不到生活。

35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这种剧看多了会焦虑,后面矛盾和撕x估计会很多,这种剧看了让人上火啊

39分钟前
  • mverger
  • 还行

提前剧透一下,这个剧有一个非常有别于其他国产家庭剧的优点,就是女主苏明玉恩怨分明不圣母,两个嫂子都是心智正常且通情达理的女性,比起传统的展现女性互害抢夺资源的套路,可以说是难得一见的奇迹。

40分钟前
  • 末药煎肉塔
  • 推荐

这个电视剧反应了挺多社会问题的,重男轻女,啃老,剧情冲突也很大,演员都是演技派,会继续追下去

41分钟前
  • 已注销
  • 推荐

和小说很贴合了,明玉前期刚因为葬礼回到这个家,和谁都很冷,一个是十年没见的大哥,一个从小关系很差的二哥,还有讨厌她的妈。节奏略慢,后期会好

43分钟前
  • wet
  • 力荐

倪大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哥特爹,眼袋有文学气质。陈瑾:山东强势母权含鲁量逼近峰值,动气时子宫都在发力。

46分钟前
  • shininglove
  • 推荐

三妹应该感谢母亲、二哥当年对她这么无情,所以现在她才是过得最好的。不不不,她应该感谢自己的强大,所以才没有被母亲和二哥打倒。

47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除了说声感谢计划生育,竟然没有什么别的想要表达…

49分钟前
  • Sherling
  • 力荐

不满强行大团圆

51分钟前
  • Messi
  • 力荐

不好意思 依然期待姚晨 再怎么样演技还是在线 好久没有追过国产电视剧了 剧情 演员都很吸引人 希望别烂尾

52分钟前
  • 范特西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