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考

完结

主演:陈宝国,王千源,李庚希,胡先煦,荣梓杉,郭涛,梁静,颜丙燕,王骁,曹曦文,蓝盈莹,翟小兴,张瑞涵,荣飞,李添诺,王宥钧,柯宇,刘思辰,付风男,郑伟,徐一航,秦焰,王瑞欣,李倩,王晴,刘之冰,岳红,李野萍,王菁华,胡亚捷

类型:电视剧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22

 剧照

大考 剧照 NO.1大考 剧照 NO.2大考 剧照 NO.3大考 剧照 NO.4大考 剧照 NO.5大考 剧照 NO.6大考 剧照 NO.13大考 剧照 NO.14大考 剧照 NO.15大考 剧照 NO.16大考 剧照 NO.17大考 剧照 NO.18大考 剧照 NO.19大考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主题很大,故事太碎

自2020年开年闹新冠,至今已经快三年了。

期间,国内上了不少疫情相关的影视作品。

但实话实说,数量虽多,却鲜有真正叫好叫座的神作。

不过战疫既然还没结束,相关创作估计也不会停止。

那咱们就来看看最新的抗疫、高考、家庭群像剧:

《大考》

听名字就知道,所谓“大考”即是高考,也是抗击新冠的全民考验。

这个选题,算是一个全新的细分赛道,且格局足够大。

因为疫情发生时,距离高考仅剩下不到200天。

所以比起一般的校园剧,这波没有学区房、没有校霸、没有补习班。

疫情导致各自隔离,所以我判断大概也不会有太多恋爱CP戏。

主题这块,应该比较纯粹。

不过对于已经习惯了用元素堆砌整热搜的影视圈而言,这种少了关键“看点”,又足足有22集体量的剧。

要如何才能填满剧情,制造戏剧张力呢?

这题不难解答,搞群像就完了。

故事以金和一中、四中两所学校为中心,来自四中的三名学生为主角。

分别是学霸周博文,妈妈勤勤恳恳,老爸是个网瘾巨婴。

疫情当道,周爸爸为了夺回自己的游戏账号,跟小周疯狂博弈。

乖乖女田雯雯,父母和妹妹在武汉做小生意。

提到2020年初的武汉就知道,她家大概是“受灾”最严重的家庭。

梦想成为漫画王的吴家俊,他爸是个警察,他妈希望他正常高考上985。

毫无疑问,这波是梦想与现实的掰头。

往下走,还有父母双亡,跟爷爷在乡下相依为命的一中学生高铭宇

跟高铭宇同寝,父母离异的叛逆富二代潘小宣等学生配角。

学生之外,主角团又有女儿在03年抗疫前线牺牲的四中校长史爱华

史爱华的女婿,一中校长王本中,以及王本中的女儿护士王倩。

对了,还有本剧负责统筹这场“大考”的教育局局长秦建国,和他的女儿,同在四中就读高三的秦司瑶。

以上我列出了足足20人,个个有名有姓有剧情。

用最简短的话术概括,也需要将近400字。

就这,我还省略了不少暂时没看出作用的配角。

演完三集,角色们的矛盾点,已经缓缓展开。

恰逢疫情期间,全民隔离抗疫时期,大家都要闷在家里。

各种矛盾无法通过常规途径宣泄或者逃避,那就只好正面碰撞。

加上本身就非常“父慈子孝”的高考话题,单看命题血压就上来了。

既然能聊的东西这么多,那剧组处理的效果怎么样呢?

乍一看,场景还原还挺真实的。

有点老破小的民房、楼龄几十年的机关办公室、采光很差的沿街小饭馆。

在外务工人员,为了多挣点钱,总要不断压缩自己回家的时间。

重点中学的小朋友们,学着衡中模式,在校园背书。

进入疫情时代之后,大巴车上,听到乘客来自武汉,当场吓出一身冷汗。

求购口罩的居民,加了天价扫货,买回来发现全是劣质产品。

在网课没有普及的时候,没法上课的问题,让学校挠头不已。

以上种种,单拎出任何一段集中讲述,都非常不错。

以陈宝国、王千源为首的老戏骨演技非常在线。

整体来看,这些片段不说是顶级水准,但每个桥段,都能让我想起两年前的某一段经历。

但是,今日份的但是虽迟但到。

以上讲的一切,前提都是“乍一看”。

或者说,是只看单个片段时,做出的评价和判断。

把它们拼起来之后,本剧的问题就显现出来了。

来,请出咱们的吐槽高频词:“碎”

前面我就说过,已经登场的角色,足有二三十位。

不说别的,如果没有演员表和宣传海报做标注。

一个不留神,就容易搞错到底谁是主角。

此外,这些角色以家庭为单位分组,每一组都有一段矛盾碰撞。

每一段矛盾,又分别代表一个,乃至多个社会议题。

对了,还有最重要的高考和疫情两条主线。

《大考》首播的前三集,一共就120分钟正片。

被塞进这么大的信息量,并且所有信息都是同步展开,并在同一时空齐头并进。

更关键的,各条线还切的挺平均。

于是乎,剧情节奏就变得特别跳。

上一个场景,是周博文在劝老妈跟巨婴老爸离婚。

镜头一切,可能就变成了田雯雯一家四口,要在三个地方隔离过年。

再一切,老师们就在大屏幕上,开着钉钉探讨,怎么给孩子安排网课。

总之,一刀下去就是一段全新的故事。

我还在回味上一段演员的表现,啪,“老板,换碟”。

这种频繁的跳入跳出,配上这么多角色,让故事节奏变得特别碎。

节奏碎了,本剧前半段最大的看点,也就没了。

也就是紧张感和压迫感

疫情的紧张感自不必多说。

大家都经历过,也正在经历着。

同时,“高考”这个词,本身自带高血压属性。

结果高考遇到疫情,小朋友们没法上学了。

会不会耽误高考复习,乃至干脆耽误高考?

没法正常开学,金山银海砸下去换来的寒窗苦读,是否会功亏一篑?

事后我们知道,解决方案是延迟高考+网课辅导。

但在疫情爆发初期,这些问题都是未知数。

对于准备靠高考改变命运的人来说,这是双倍的紧迫感。

可放在剧情里,这种紧迫感,并没有很好的体现出来。

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家长里短,再带出各种点到为止的社会话题。

整整三集的剧集,我最深刻的印象汇成一句话:

“放假三天,周博文用盗号加重了他爸的精神内耗。”

当然,《大考》有22集,将近900分钟正片。

前面挖下的坑,后面有足够多的空间来填。

然而,疫情爆发的那个星期,是最容易制造视觉冲击和剧情冲突的时候。

作为一部电视剧,前三集也是打出名声,展开故事最佳的窗口期,

可是,剧组似乎刻意绕过了最混乱的一周。

暂时看下来有点无聊,还有点不合时宜的“活泼”。

可能,编剧像表达的是一种乐观主义。

但有一说一,疫情爆发那几天,实在不太贴“乐观主义”这四个字。

要我说,“大考”是高考、抗疫一语双关。

既然主旨要从微观角度看世界,不如大刀阔斧做减法。

主线人物只保留一组考生,搭配校长史爱华这两个家庭。

其他角色统统砍掉,或者降格为辅助主角的支线NPC。

整个剧情,就讲学生和校长,如何在疫情中求索进步。

最终,这对师徒冲破疫情阴霾,走向高考考场。

结构更清晰,节奏也可以更明快。

当然,如果剧组一定要追求人物视角多样性,也不是不行。

可以像纪录片《一级响应》一样,分成若干章节。

前期每个章节,只聊一个家庭、一个主题、一种矛盾。

后期各条线索逐渐融合碰撞,最终老师学生齐聚考场。

这么操作,其实也能拍出不错的质感。

抛开各种场外因素,《大考》优点很明确:

场景还原、老戏骨演技不差,各种元素和桥段都有生活原型。

听见上课铃,能吓我一激灵。

但缺点也很明显:

节奏!节奏!还是节奏!

一堆人物、一堆话题、一堆故事,全部塞进一集剧情里。

主题虽然明确,故事却是散的。

用句老话说,叫做“贪多嚼不烂”。

或许,作为一部常规高考类作品,《大考》不整邪门歪道,质感不错。

各种细节刻画,也能看出剧组在尽可能贴近生活。

但作为疫情背景下的备战高考,头三集放出的故事,味道还是不够2020。

至少对我这个参加过高考,也经历过疫情的人来说,品不出“大考”当前的紧迫,自然无法感同身受。

行吧,《大考》前三集,咱们先说这么多。

喜欢的小伙伴,别忘了点赞、关注走一波。

也可以把你的看法,或者是你的高考故事,分享在评论区。

我们明天继续,

拜了个拜。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阿翟

 2 ) 小考考试,大考考人。

“口罩”对于老百姓生活的影响确实很大,不仅是钱包瘪了,更多的是让大家更焦虑了。这种焦虑细微到甚至担心会饿肚子的程度。所以从社会背景出发《大考》这类影视剧的出现,把每个人都拉回了现实。比如,它让做生意的人看到因为口罩原因,很多人奋斗半生变成了田雯雯父母一般境地;让家境普通甚至贫寒的同学知道也有高铭宇这样的寒门贵子激励着他们;更有无数因为原生家庭影响的成年人因为看到周美仁而选择与自己的父亲和解……

如此等等,大家在看到这部片子并不冗长的故事后才会深有同感。当时我和家人一起看,母亲对于周博文妈妈这个角色颇多感触,她直言:“中国很多女人都像她,但没有她的好脾气,很多人磨到最后要么离婚要么把自己变成怨妇”。母亲坦言,婚姻中的女人没几个能做到像周博文妈妈一样以德报怨。姐姐更是直接:“做女人做成这样也是够可悲的”。可悲吗?是以德报怨吗?也许抱怨过,但是更多的是我以为的中国女人在婚姻中的智慧,你不能说她被婚姻束缚的早已麻木或者怎样。首先她是无比了解自己的丈夫周美仁的,所以她才知道“打蛇打七寸”的力度。年轻时生活压力并不是太大,她年纪尚轻,加之她确实觉得有愧于丈夫,所以也可以说她在修整在等待。高三的周博文只不过开了另一赛道的信号枪而已,换言之,高三的到来,让妈妈明白,是时候棋出一步了。这是智慧,并不是她多年来的隐忍,倘若她是有埋怨的,何苦再要二胎,这不合理。只能说明她了解周美仁,了解金和县的男人,再大一点来讲,她深知中国男人的脾性。所以他的儿子周博文三观一致,学习优秀,更重要的是他的孩子是乐观积极的,我们不能低估一个女人对于家庭的影响,恰恰体现在这里。

吴家俊的出现会让每个独生子女的孩子都疯狂点头表示认可吧,那种让人“窒息”的爱,那种贴着爱的标签的箭射向每一个吴家俊。董碧华的焦虑来自她要让自己的孩子完成阶级的跨越,她是私企员工,他得让儿子变成公务员,但是吴家俊喜欢动漫是阻碍他迈向公务员之路的绊脚石,她不允许,也不接受。她在家庭的绝对权威也造就儿子必须听她的,甚至儿子就是她的私人财产的错误意识,这也是中国绝大多数独生子女父母的应激反应,因为他们身上都有同一个烙印——计划生育。所以这些父母她们是有历史原因和后遗症的。她们不会也不可能允许自己的孩子有一丝差池发生。比如董碧华在面对新冠疫情的焦虑就比田雯雯,周博文他们的妈妈更反应大,但是我们发现董家的经济条件在金和县来讲算得上中产了,董碧华更是剧中唯一开车的女性,婆婆家请得起保姆,丈夫又是体面的公职人员。纵然这样,她的焦虑却比任何一位妈妈都严重,可见物质并不能解决一切我们以为的烦恼。那么如何缓解或者彻底解决父母在孩子身上体现出的这些焦虑呢?唯有孩子本身。所以吴家俊的离家出走给了董碧华重重一击,使她明白她在意的是孩子本身,如果孩子都没了,她的在意一无是处。所以他醒悟了,儿子吴家俊的有意为之(爸爸和保姆之间)让董碧华第一次省视自己,这么多年来她全然活在儿子的生活里,没有自我,甚至弱化婚姻中丈夫的存在,这是很危险的信号。所以说成年人有时候并不见得比小孩子清醒,任何时候任何人都需要别人来作为参照物,哪怕它是个孩童。

田雯雯,潘小宣是让我最心疼的两个小孩。因为情感的缺失而不得不学会坚强和看淡。他们不渴望亲情吗?不,他们是得不到,他们是在亲情中真空的那个,是努力了也没办法改变的那个。所以这类孩子要么沉默要么爆发,要么更坚强乐观,要么抑郁躁狂,抑郁症就是这样来的。这就是婚姻对于孩子的保护。周博文的父亲再无梦他也是坐在家里打游戏,田雯雯的爸爸再努力他也不懂“斩男色”口红只是一只口红,他才更不会无法界定妻子和女儿的角色,把女儿当“妻子”商量家里,把妻子当“女儿”怕她什么也承担不了,所以懂事的孩子讨厌别人评价懂事,懂事不是天性,它是人为的线,把小孩和童真区分开,把他们强行划到成人区,是残忍的,是可耻的。

潘小宣的悲哀是父母以为给他足够的钱,校长以为他足够了解他,是每一个疏于关怀的“富二代”都有的疤痕。因为无人问津所以制造事端,为了引起注意才会嘻哈不上进,但这样的孩子却无比善良,所以才有大家讲的“每一个抑郁症都是善良的人”。他们就是太想虔诚的活在这世上所以才会无比艰辛。他想体谅父母但是他们处处让他失望,他热心帮助同学却还是备受冷落,没有人在意他,因为父亲是土豪和他不学习这两件事就已经让他树敌了,她改变不了却要承担后果。对于潘小宣而言,最深的伤害依然是父母的分开又各自再婚,这样的抛弃比高铭宇父母双亡更让人绝望,离开了可以正大光明的思念,但是他确实被抛弃了,有父母没有家的孩子注定一生都在漂泊,直到自己组建家庭才能用后半生去治愈他的童年。这也让潘小宣更加亲近高铭宇。但高铭宇比他幸福,因为爷爷的健在给了他无穷的力量。

所以大考不仅仅是高考,更多的让我觉得是导演的别有用心,你可以当它是疫情之下的高考,也是几个小家庭的故事,更多的是在平凡的生活中如果体察人性,如何在琐碎的日子里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人终其一生要明白自己经历着什么。小到考试,大到投胎一次,一生不变。考的是什么,是千千万万个自己罢了。

 3 ) 教师就是蜡烛

比预料的更好看。

最喜欢周博文那一家人,太逗了,也很真实。故事结构很清晰,3个四中高三学生,田雯雯是中心,倒不是因为她是唯一女生;周博文比她家境差,吴家骏比她家境好;再往外层,富二代比吴家骏家境更富裕且更不爱学习,山村娃比周博文家境更差且成绩更好。老师层面,四中校长是C位,一边是比他自己更耿直的女婿(或者也是学生)一中校长,另一边是比他温和的教育局长。本来是很平稳的结构,但是王千源和胡先煦的表演太吸引人了,太棒了,两个角色非常出彩,也使得这个献礼剧妙趣横生。

教师就是蜡烛。面对可爱的、上进的孩子们,所有的辛苦所有的付出,甘之如饴。

家庭对成长的影响,是无可替代的。比如那个除了钱什么都没有的孩子,可能会再某一时刻自残。比如那个爷爷生病欠了钱的山里来的孩子,可能会再某一时刻偏激。

周博文一家人热热闹闹的,相守是重要的,但责任更重要,真实的到位而不是人在不在都不顶事。周妈妈像是养着2个儿子,辛苦操劳,放在戏里是喜剧,放在生活里是悲剧。生儿育女的天职,母亲在第一位,当无助的母亲和幼小的孩子需要帮助时,父亲缺位,是会影响孩子的健康和成长的,所以,在一代一代口耳相传的人生经验里,女性慕强。即便是身强力壮的女性、即便是经济独立的女性、即便是出身尊贵的女性,除非她只是利用生孩达成其他目的,或根本没有有孩子的责任心。

学校教育,是对家庭教育的有效的、及时的、无可替代的,补位。师徒如父子,言传身教。

 4 ) 别总站在上帝视角,谢谢

本来我没有写剧评的习惯和文采,但是看到有些剧评,我真的忍不住想说几句。

有人说,不过是高考,至于吗?

有人说故事太碎。

有人说,干巴巴的弘扬正能量,没意思

……

果然,世上没有真的感同身受。没有真正参加过这几年高考的,是不能真正的与这部剧共情。

高考之前的种种波折,疫情,家庭,情绪,洪水,种种事情冲击着一个个考生,一个个家庭,如果不是心理承受能力好的人,是真的很难做到平静,淡定。严重甚至高考都考不好。

不要说这么多困难了,就是一切如常的高考,一样会让人心态炸裂,当马上就大结局时。我看到那突如其来的洪水,真的让我心头一紧。看到那一个个奔波的老师,工作人员,伸出援手的普通人,真的让我喉头一酸…

高铭宇演讲的那一段,让我不由得想到了衡水的某一学生,他要高考了,却被拉到网上骂,别人的措辞不恰当,网友的行为就恰当了?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在小乡村的学生跟大城市的可比不了,大城市的孩子看不上好的大学,多的是出路,可小乡村的孩子,学习占据了整个生活,不高考,哪有未来?哪有活路?所以,网友真的对吗?

 5 ) 田雯雯的爸妈在她高三这年都做了些什么

(仅讨论剧中人物和剧情,不上升任何)

《大考》22集剧情,时间设定2020年疫情爆发时,围绕两个校长、教育局长和6个高三学生及其家庭展开。周博文、吴家俊、田雯雯、高铭宇、潘小宣、秦司遥,史、王二位校长算一家人,剧中一共7个家庭,加上教育局、两个学校,可想而知分摊每个家庭的戏份并不多。在为数不多的戏份里,数一下印象中田雯雯的父母都做了些什么。

背景:雯雯的爸妈带着妹妹霏霏在武汉生活,老家这边有老宅和新房子,雯雯跟着奶奶在老家的老宅生活,奶奶半年前去世后,雯雯就一直一个人住在老宅。

事件1、第一集中,雯雯回家的时候发现附近有小偷,她一个人住在老居民区,挺危险的。因为怕爸妈担心,并没有告诉他们,但是第二天早起发现家门口有奇怪标记后,机智的雯雯告诉了居委会的阿姨,后来小偷偷到她家,还好是被抓了。

而且这是里在雯雯夜里睡觉的时候被蹲点的居委会阿姨叔叔们抓的,如果雯雯没跟于阿姨说的话,好一点,家里被偷,坏一点,后果不堪设想。

事件2、爸妈说要回老家看雯雯,雯雯就去家打扫卫生准备迎接他们,然后接到爸妈电话说突然有单大生意,走不开回不去了。

(好像就是这通电话里,雯雯听到爸爸和霏霏在旁边玩闹的声音,心里估计不好受,懂事的小朋友很让人心疼。)

事件3、雯雯爸妈春节准备从武汉回老家,路上说到准备给雯雯买的礼物,是支豆沙色口红,互相都以为对方买了结果都没买,然后拌了会儿嘴,得出结论:雯雯懂事,不会说什么,以后再补,而且爸爸说,小孩子涂什么豆沙色口红。

(看到这里已经很气了,这对爸妈言而无信又不靠谱,给孩子希望又让孩子落空,觉得孩子懂事所以搁置了耶无所谓。)

事件4、回家路上车坏了,原因是爸爸贪便宜,加了低号油。而且那会是2020年1月下旬,赶在武汉疫情爆发,车不坏的话可能就是回老家居家隔离,车坏了后面全耽误了。

事件5、爸爸留在路上等修车(能修就不错了还差点跟修车师傅吵起来),妈妈带妹妹坐大巴先回家,到老家的时候,警察查车,问有没有路过武汉的,妈妈保持沉默,问了几遍,妹妹看妈妈不说,大声说了:“我们是从武汉来的”,警察盘问时,妈妈甚至还准备隐瞒长期居住的事情。

事件6、因为生意周转的问题,有人来催债,爸爸就先回了武汉,感染了新冠,由于知道妈妈不扛事儿,打电话告诉了大女儿并且让她保密。

(这是正在准备高考的大女儿啊,我:???!!!您有事儿吗,你们是来搞女儿心态的吧。雯雯——基于爸妈一年只见自己两三次,但把妹妹从小养在身边,看到他们更疼爱妹妹,言而无信出尔反尔的这些情况,就已经很辛酸了,加上后面各种奇葩操作,惊呆我)

事件7、爸爸肺炎好了出院的时候,被妈妈知道了。契机是,妈妈见雯雯和周博文经常视频,怀疑他俩早恋,偷偷查雯雯手机的时候,看到爸爸发来的微信。

(???!!!您有事儿吗,早干嘛去了,还偷偷查手机,还说雯雯:“虽然是亲生的,但你就是跟我隔着两层肚皮,小偷的事情要不是你于阿姨告诉我我们都不知道,这些事情你都不跟我们说,你爸感染了你也瞒着我。”

就一整个黑人问号……你还委屈上了?有小偷告诉你有用吗,能回来抓小偷吗,爸爸生病告诉你有用吗?自己不抗事情等会儿万一闹着要回武汉怎么办,大女儿还高考呢,小女儿又那么小。先是把她扔老家跟奶奶过,奶奶过世,还是把她一个人扔老家让她一个人过,这时候又怪她太独??!!你们有能力生二胎的时候,为什么不先考虑考虑大的,既然已经生下来,为什么不想想这个老大,因为太懂事就可以一直忽略?

虽然吐槽了这么多,但还没到最骚的操作。

这个事情,刚好作为契机,雯雯说:“当年你们没能力把我带在身边,我都理解,但是你们那么开心的告诉我有了妹妹,还一直把她带在身边,我作为姐姐,会忍不住嫉妒她。”这时候妹妹跳出来说:“我不是傻子”,被雯雯凶了一句哭了,妈妈就赶紧把妹妹哄进屋了,剩雯雯一个人在外面站着。

雯雯是,嫉妒妹妹,又因为自己忍不住嫉妒妹妹而自己,呜呜呜我好心疼她)

事件8、爸爸回来了,但是是想卖掉老房子去还钱(雯雯和奶奶住的,奶奶去世之后也一直一个人住那儿),而且没跟雯雯商量,是她放学早刚好碰见人家来看房子才知道。

要卖老房子的时候,妈妈:“雯雯对这个房子太有感情了,宁愿一个人住这儿也不去住新房”,然后她爸说那我也没办法啊要还债,然后就带人看房子了。我看到这里真的气的不行,你们不是不知道,是明明知道还这么做,这就是不重视不考虑,就这一下,这要是放在现实里,几乎就是个解不开的心结了。而且最后是,卖了新房和车,就是说,其实有行的通的其他方案,但是在刚开始,哪怕是对雯雯已经积累了那么多亏欠,还是首先选择牺牲承载着她的感情的地方。以雯雯的性格,哪怕是跟她好好沟通,她会很难过但是还是会体谅。可是这对父母是,爸爸稍微说一下,妈妈就同意了,就是感觉,除了奶奶就没有人和雯雯亲、没有人无条件站在她这边了。好像他们仨是一家,雯雯一个人是一家。

而且妈妈还跟雯雯说过:“你大学考去武汉,我们一家四口团聚,等你们长大了给你们在武汉买房,你大学毕业没几年了,爸妈可能攒不到那么多钱,但是霏霏长大,我们一定能给她买得起房。”

不患寡而患不均啊,小到玩具、衣服,大到房产、陪伴,至少你们也稍微往一碗水端平那方向努力一下吧。一家人互相理解互相帮助,让点步都没什么的,但是哪儿有一直让雯雯一个人委屈、理解、让步的?!

事件9、看房子的人是阳性,把雯雯给感染了,然后好不容易复课的整个高三,全部停课隔离。(当然这么巧被感染这是剧本安排,但是也是父母引入了风险。如果有感染、隔离,这事儿估计也会在家里发酵一段时间,当时已经是高三下了,你们这是生怕雯雯好好复习啊非得搞她心态。如果没让雯雯碰上,房子真背着她卖了,大概是一辈子的心结。)

事件10、高考前卖房子的事情因为雯雯感染、大家隔离而平息,最终卖掉了车和新房去还债。某天,妈妈跟爸爸唠了两句雯雯和周博文的事情,说可能在恋爱但不确定,声明让爸爸不要在这个节点去跟孩子谈早恋什么的。然后她爸一路就溜达去周博文家了,直接跟人家爸妈说:两个孩子早恋了,雯雯是女孩儿,会吃亏。

(这段因为博文爸妈和博文的反应而变得很搞笑,但是雯雯爸爸真的,完全不考虑女儿的处境和想法)

事件11、高考前,外婆重病住院,爸爸在武汉,妈妈赶去外地陪护外婆(这点可以理解),高考当天暴雨山洪,雯雯一个人在家里,那水都快淹到床了,手机淹坏了。这段儿雯雯甚至像个孤儿,还是周博文接到班主任电话,美仁君淌着齐腰的水去救雯雯的。

这块儿博文说“有些事情比高考重要”,美仁君拿着泡沫板和树棍淌着水去找雯雯,把雨衣给雯雯穿,背着雯雯出来的时候和她一起看鸭子,嘎嘎嘎,哎他俩好乐观好可爱!(结合前面雯雯在早餐店跟美仁打招呼,有点类似《1988》里德善和狗焕爸爸的感觉哈哈哈哈,都是逗比又乐观)

父母没一个正常人,怎么生出这么好的姑娘的啊!奶奶一定很会养孩子吧,但是奶奶会养孩子的话怎么把爸爸养成这样的。各种迷惑操作,虽然说剧本安排有巧合,但是他们的操作是引入风险的。爱孩子肯定是爱的,但是知道做不到没有用。

好家伙,真·二胎家庭反面教材,不患寡而患不均,不要说一碗水端平了,根本就偏心偏的离谱。

总结:作为社会人来说,两个人都不错,欠债还钱、不当老赖、善良好心、乐于助人等等,但是作为父母,就是一对奇葩,尤其是对雯雯来说,完全是不合格,简直是负分。

这里面让人心疼几个的小朋友,高铭宇、潘小宣、雯雯,正因为懂事,才体谅、理解父母不让他们操心,甚至为了不让父母愧疚,非常克制自己的委屈,但不哭不闹的孩子也会失望,会难过,也会想吃糖。

 6 ) 大考浅见

在做月子期间,抽出时间看了一下这个剧,不能说太好,但给我有鼓舞,自己没有经历过高考,没有什么特别的发言权,但对河南的学生来说,真的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因为考生太多了,从中学开始,就要5点多起来了,一天10多节课,高考是一道坎,过了,成龙,没过也有其他选择,但机会会小很多,这么多年的努力没有结果,父母的期待落空,每年都有因为压力大导致的悲剧,但还是要多看正能量的东西吧!一部剧,里面是真善美有何不可原谅的,现实生活都够难了,还要把痛苦继续蔓延下去吗?

 短评

有点杂,剧本大概是往40集去的,结果剪了一半,可不就散了嘛,秦局长女儿完全可以剪了

7分钟前
  • 侃侃而谈
  • 推荐

目前三星全给周博文一家三口的日常戏

12分钟前
  • bubudeer
  • 还行

周家线太好看了

14分钟前
  • 我不难过
  • 力荐

很正能量,想起了我读高三的时候了

15分钟前
  • 💧
  • 力荐

20届高考生的人生就像一场大考 生于非典考于疫情。作为命题作文演员们完成的都还不错 只是题目本身让我觉得有些乏味。本来其实可以有更多的发掘空间和表现方式的 不过目前看来还是选择的千篇一律照本宣科的那一种。头一次见儿子管爹 这么不学无术的爹和懦弱的母亲是怎么教育出这么懂事聪明有手段的儿子的。博文啊 放下助人情结吧。(胡先煦的气质竟然变得锐利了起来 千戏千面到让我都有些陌生了。浅浅夸一下剧抛脸吧。

16分钟前
  • 天才小猫崔然竣
  • 还行

立意不错,剧情紧凑,都是熟面孔,强烈推荐大家去看

19分钟前
  • 許.
  • 力荐

当学生按部就班,当父母返老还童,以轻松的影调展现别样高考,以现实的口吻再现疫情下的教育。起码在创作上,《大考》完成了理想性升华。另说一句,王晓从“斯内普”变身游戏怂爹,贡献了不少笑点。

24分钟前
  • 拜见冥王
  • 还行

魔兽世界玩家十八年来被黑的最惨的一次。

27分钟前
  • 夏日终年
  • 推荐

这是我们的大考!

32分钟前
  • 杨豆豆哟
  • 力荐

你们是真的有仔细观察过20年的高考吗?还是只是自己想象出来应该是这样的……

34分钟前
  • momo
  • 很差

作为一个高中老师吧,总是觉得许多细节太塑料感,希望后续能够好吧,前几集还蛮真诚的。

37分钟前
  • 幸運兒✔
  • 推荐

一开始以为周博文是书呆子形象,看过后发现是个白切黑,再仔细琢磨后发现太有压迫感了啊,简直黑切黑哈哈哈,胡先煦演技不错的。一开始宣誓那里鸡皮疙瘩都起来了,回忆起当年高考情景,感慨颇多~值得看的

38分钟前
  • 王仔QQ糖🍬
  • 推荐

目前看来还不错

42分钟前
  • momo
  • 力荐

目前还行,但是在看的时候总觉得怪怪的,它好像在说:我在努力展示你们的真实生活,是不是很像?

43分钟前
  • momo
  • 还行

悬浮,主旋律东西那套太好猜了。痛恨会猜题的敏感自己。

48分钟前
  • Hana-bi
  • 很差

没人吗,其实这部剧质感还行

49分钟前
  • 竹内忍
  • 推荐

《大考》既是生于非典考于新冠的高三生的高考,也是人民抗击疫情的考验,在命题作文下发展出丰富的家庭关系,以相对平视的视角呈现出多元的基层社会,在同行衬托下已经做得相当不错。有人吐槽色调陈旧,不像三年前,倒像三十年前…真是被悬浮都市剧浸淫久了,欣赏不了朴实无华的现实世界。夸下长开了的胡先煦,眼前一亮,表演的层次也上了一个台阶!

53分钟前
  • 缺觉
  • 推荐

为了让疫情故事不再勾起伤心事,《大考》用了一种很活泼的处理手法。目前看来,很得体。王骁简直是“我的冤种父亲”。

56分钟前
  • 马二
  • 推荐

很一般。很悬浮。。。武汉很快就封城了。哪里还能到处跑。。。荣梓杉那个妈妈演的根本不想正常妈妈像焦虑症患者。。。小县城的医护怎么会被拉去武汉援助。各种说不通

60分钟前
  • 木木晞
  • 还行

一开始觉得蛮好看的,实力派演员都是。但是故事过于美化教育现状了,很多极其不符合现实。哪个学校校长这么亲力亲为的,我们上学时,校长才见过几次,现实中有这么好的校长?不排除有好的老师,但是这种极致的还真没有!我只能说演员演技都挺好,脱离现实光煽情美化的只能给3星了。

1小时前
  • JoJo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