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秘的角落

完结

主演:秦昊,王景春,荣梓杉,史彭元,王圣迪,张颂文,刘琳,芦芳生,李梦,黄米依,李俊霆,穆丽燕,林鹏,陈朵怡,赵晖,刘妍,任洛敏,刘晨霞

类型:电视剧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20

 剧照

隐秘的角落 剧照 NO.1隐秘的角落 剧照 NO.2隐秘的角落 剧照 NO.3隐秘的角落 剧照 NO.4隐秘的角落 剧照 NO.5隐秘的角落 剧照 NO.6隐秘的角落 剧照 NO.13隐秘的角落 剧照 NO.14隐秘的角落 剧照 NO.15隐秘的角落 剧照 NO.16隐秘的角落 剧照 NO.17隐秘的角落 剧照 NO.18隐秘的角落 剧照 NO.19隐秘的角落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谁是坏小孩,谁造就了坏小孩(含结局与细节分析)

这部剧好到让我觉得超前点映的钱都花在刀刃上了,真值。

首先必须夸到飞起,本剧制作精良、剧情引人入胜、演员演技过硬,选角堪称完美,人物塑造极其鲜活,配乐和细节都值得拿出来反复分析玩味。如此水平,别说国内,美剧、韩剧、日剧近期也没有看到如此完整而风格鲜明的作品。

除了佩服制作团队,看到这么优秀的流媒体内容,简直开始相信爱奇艺能做东方Netflix了哈哈。

巧的是上一次为电视剧写剧评还是三年前的《无证之罪》,同为紫金陈的作品改编,主演都有秦昊,但《隐秘的角落》无疑更甚一筹。

于是我写了这篇长文,从结局分析到创作意图、题材解读,希望同样喜欢本剧的朋友能够一读。

先来说一说结局,已有不少人写了分析,也看到一些分歧,争论焦点主要有以下几个:

1、严良和普普是不是死了,是什么时候死的;

2、朱朝阳的“黑化“程度,朱晶晶究竟是意外踩空,还是朱朝阳将其推下楼的;

3、欣欣这个角色是否真实存在,普普是不是才是全剧“大恶人”。

那么我来回答一下这些问题,会尽量避免和目前已有的热门影评重复。

1、严良和普普死了是板上钉钉的,普普死于哮喘病发,而我认为严良死于船上打斗,而不是火场。

最明显表达“严良已死”的一幕,是朱朝阳选择隐瞒一切以求重新开始,在开学典礼上,严良穿着一件白衣服突然开门走进来的镜头。

逆光中,严良进门,满屋的学生却没有一个人侧目,都没有看到他,很显然他并非真实存在。而他的表情则是明显的愤怒,只有朱朝阳转过来和严良视,片刻就扭回了头,不再看严良,严良则是又盯了朱朝阳一会,表情严肃而失望地转身离开了。

这里的表达意图十分明确,若严良还活着,他以虚拟形象出现违背常理。严良最后一次对朱朝阳说的话是“不要成为张东升”,而朱朝阳的选择很明显,他没有跟警察说实话,而是隐瞒了真相,这里的严良象征了“朝阳最后一丝对坦白真相的纠结”,而最后,他选择了幻想一个“童话”,自欺欺人地“重新开始”。

后续严良和老陈其乐融融的画面也符合这个和现实背道而驰的“童话”设定。前面的剧情严良将三十万扔到了老张家里,就算破案,依逻辑来讲他还是要进少管所,再者以他和普普的感情,他没有去哈市陪伴普普配型,就从老陈嘴里听这么随意的一句欣欣配型成功的happy ending?本剧一直都很注重故事完整度,绝无可能如此草率。

这个镜头总能想起《告白》

另外就是船上严良在船边落水前的段落。不少分析也有讲到,朱朝阳的一系列做法都是在“借刀杀人”,他是故意引严良去找张东升。

这个观点我也是肯定的,首先朝阳明明没有复制影片,那就没有必要提到复制卡,还非选在环境逼仄张东升在场的麦当劳,其次在船上他也是故意引严良和张东升发生冲突,整个过程中他既没有过去帮严良对付张东升的意思,也没有流露出丝毫对严良安危的担心,甚至没有在多次和张东升同框时询问过一次普普的下落。

在最后一集中,朝阳也明确说了这么一句话:“我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给你们开了门”,在经历了一系列惨案之后,朝阳想要抹去一切重新开始的心早就大于了他对三人友情的珍视,而这个“重新开始”的前提就是抹去故事中除了自己之外的所有存在。

所以船上的严良和张东升打斗,张东升突然放开严良,严良又落水,这段的镜头的剪辑看起来并不连贯,并且很跳脱和别扭。严良落水前,朱朝阳也没有丝毫要拉他上来的意思,而是很平静木讷地听他说出了最后一句“不要成为张东升”,这个过程都不太符合常理,同时,这个镜头的色调也不真实感极强,前后变化很大。

当朝阳看着船边的严良时,天空是深邃而云彩密布的,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前几集表达三人友情的“幻想飞船”的童话色调,而在此之前和当警察赶到后,类似的角度,天空是发白而万里无云的。镜头的差异之大,你们自己感觉一下。

朝阳看着严良时的天空,和警察赶到后的天空色调对比

因此可以推断,严良在打斗中被张东升捅死了,后面的部分是朱朝阳为了“重新开始”自欺欺人的“幻想童话”。

另一些分析认为严良在火场就已经丧生了,我不赞同,一个是朱朝阳对火场父亲和继母丧生最后给出的说辞是还是继母为了朱晶晶的事把他绑过去的,如果警察还发现了严良的尸体,这个说法在逻辑上就很难蒙混过关,另外如果前面严良就死了,最后的一整段对峙就有点画蛇添足了,整个过程要表现的是朱朝阳步步“黑化“的递进。父亲和继母的死是意外,朱朝阳为了私欲选择隐瞒事实;严良和张东升的死则是朱朝阳设计为之。

(我知道原著中爸爸和继母的死也是他设计的,但剧我认为就是改编了的。)

普普已死就无须多言了,“普普没死”这件事只有一个论据支撑,就是张东升在打斗中放开严良然后说“我早就送普普去医院了”,前文已经说了此处开始已经是朝阳的“童话想象”了,因此并不是真实的。

而且按道理说严良和朝阳都并不知道普普哮喘病发没有及时用药的事,张东升不是应该说“普普很安全”或“普普在xxx”之类的么?

还有就是警察出发抓人前说“岳普找到了,抓捕张东升”,那找到的是尸体就比较合情理了。再者这么严谨的剧,普普之后就再也没出现过也已经说明了一切。

可见普普哮喘病发身亡被张东升弃尸才是真相,“童话”幻想是基于这个延伸的。

2、朱晶晶不是意外坠楼,就是朱朝阳杀了自己的妹妹。

大家都知道本剧是由《坏孩子》原著改编的,原著中的三个孩子的黑暗程度远远大于剧中,设计杀人和对生命的蔑视表现的比较明白,朱晶晶就是朱朝阳杀的。

当然二者的剧情还是有很大差别的,我就不展开讲了,但总体来说剧的改编非常出彩,一个是对许多动机做了合理化,感觉更有血有肉,对“人性之恶”部分的表达也铺垫更足,相对隐晦的表达也更具电影的所谓高级感(原著情节还挺露骨,用词还挺粗鄙的。。);另一个则肯定有为了GDZJ能够GS而改编的,如果剧中直接演朱朝阳杀了妹妹,首先肯定是要让很多观众不适的,其次结局朱朝阳是必须被绳之以法的,那么这个“真相还是童话“的选择和最后这种震撼内心的感觉就没了。

最后普普留的信已经很明白了,“少年宫的那件事我从来没有跟严良哥哥提起过,也不会告诉任何人,我会永远替你保守这个秘密,不过我还是希望有一天你能有勇气说出来,那才能真的重新开始。”

“她把朱晶晶引到楼上杂物间,他们对峙吵架,然后朱晶晶失足摔下去”这个故事他们已经给严良讲过了,那还有啥事是严良也不能告诉的呢?也只有朱朝阳在晶晶言语相讥时,激动之下将朱晶晶推下去的事实了。

有人说是“见死不救、间接杀死”,最后严良落水那段是一种暗示,我觉得有点牵强,那意思是朱晶晶踩空和掉下去之间她在窗台上挂了一下,朱朝阳有机会拉她上来?我觉得这样剧情合理性挺弱的。

普普写给朱朝阳的信

而朱朝阳的黑化递进过程和心理变化这个我会留在后面整体分析时候讲。

3、我不认为普普是“大恶人”,以及其实欣欣这个角色其实不重要。

有一些分析搞些“细思极恐“的标题党,说普普看到朱晶晶唱小白船时出现意象,父母和弟弟在一起的照片出现,说明欣欣早就去世了。我觉得这个有点过度解读。

先别说在这个设定下,得普普自己编出来弟弟是什么病,还要配型,手术费三十万等信息哄着俩大哥哥团团转,中间还演过普普得到弟弟的病恶化了,着急想去哈市等信息,最重要的是“欣欣不存在”或者“早就去世了”这个信息对剧情其实起不到什么加强作用。要说严良是被普普骗出福利院,那实在也谈不上,严良本来就也想找他爸,也不想待在福利院。

另有一些人分析普普是个BOSS一般的存在,欣欣也不存在,她就是一路坑害团队,我觉得有点过度解读了,普普和严良其实还是有些工具人属性的配角,“恶”主要还是展现在张东升和朱朝阳这两个角色身上,普普的行为更多地是在推进剧情、推波助澜。

“欣欣“就是我前文所说的,书改编为剧的时候,对动机作出的合理化解释,他们敲诈勒索是因为“给欣欣治病”这样一个有说服力的动机。欣欣没死、存在与否在这部剧里并不重要,也不太值得纠结,对本剧内核没影响。

要说普普有啥问题,大概就是她严重缺爱、是非观不健全和有些表演型人格吧,跟严良的“憨、直“确实有很直观的差别。但说坏孩子指的是普普,最坏的就是她,我觉得故事的内核就很奇怪了,为什么要搞这么个设定呢?就为了故弄玄虚?

其实我觉得“坏小孩”这个词的意思是:朱朝阳是一直是家长、老师眼里的“好孩子”,最后他做的所有事都是希望能重新开始,再次变回一个“好孩子”,但他的人格在这个过程中已经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坏小孩”。严良和普普两个人则本来就是表面“坏小孩”(福利院偷跑出来、说谎成性、父母是罪犯),这两个人物的剧情张力没有朱朝阳那么大。

第十集开头狐狸请三只小鸡来家里做客的动画,也将谁是“坏小孩”表达得很明确了。当其他人都死了,朱朝阳拥有了“重新开始”的权利,也成为了另一个张东升。

仔细看人物特征都是很明确的

此外我还想说的是,没必要把所有逻辑点都和原著对比,强行引申解释,虽然有因为审查而隐晦表达的部分,但书和剧还是不一样的,剧中“坏孩子”坏的程度、坏的动机和原著中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以上就是对结局的解读了,在看懂这些的基础上,我想聊一聊这部剧到底在讲什么。

首先是这两个人:朱朝阳和张东升,朝阳东升,本就是镜中人。

而在结局时刻,张东升死了,朱朝阳则成了另一个背负真相、活在谎言中的张东升。

张东升是个什么样的人:寒门贵子、痴迷数学、老实本分、万事隐忍,为了妻子定居在无亲无故的城市,做了上门女婿,却没混上个真正的教师编制,只是个少年宫老师,秃顶,清贫,开车向妻子借,妻子家的亲戚都瞧不起自己,生育能力有问题,妻子出轨且准备离婚,岳父岳母早就认为他配不上女儿。

朱朝阳是个什么样的人:全班第一、痴迷数学、性格内敛,班上的同学孤立他觉得他“假正经”,父母离异后跟随母亲过着拮据的生活,母亲自以为对他无微不至,实则只停留在“吃得好“、“考第一”两个简单的层面,父爱则是基本缺失,他努力去够的父爱在同父异母的妹妹那里则是得来全不费功夫的。

除了性格和背景的相似性,对“重新开始”的执念,让朱朝阳最终成了张东升。

张东升两次杀人前都问了一个问题:“我还有机会吗?”第一次在岳父岳母那里得到否定答案,他杀了他们,其实比起泄愤,更重要的是他希望他们的死能让已经漠视自己的妻子能和自己再次交心,结果也是如此,妻子伤心过度,先是捶打他,再是伏在他怀里哭泣时,他满足极了。

但这种满足并没持续多久,他又发现妻子早就有了外遇,打定主意离开自己,送妻子走的时候他又问,“我还有机会吗?“,再次得到否定答案之后,他送妻子上了黄泉路。

连对几个孩子也是这样的,他在麦当劳给普普挑玩具的时候流露的怜爱也并不是假的,因此当他发现孩子们的“背叛“时,愤怒是那么真实。但这些奇怪扭曲方式获得的片刻的感情,注定都会被推翻。这是一个孤独到极致的人,连“勒索自己的人”都算是少有的“和自己有联系“的存在了。

张东升“短暂地得到过妻子和孩子们的爱”,就像朝阳“短暂得到过的父亲爱”是一样的。

前期朝阳爸爸的父爱一直是奖励式的,朝阳考了第一名他就带朝阳吃饭、买鞋、边打麻将边对牌友炫耀,但朝阳真正需要什么,开不开心,他从来不曾关心。女儿死后,面对疯疯癫癫的妻子,他填补空虚将关注给了朝阳,则是出于愧疚和补偿。

但朱朝阳是如何得到的这种关注呢?他是发现父亲偷偷放了录音笔之后利用了父亲的愧疚,说了一番“我应该替妹妹去死”的话。这份爱本来就基于谎言,为了掩盖一个谎言,只能制造更多谎言。父亲给他量身高,带他游泳,和他用心地聊天,这用谎言换来的关心,能持续多久呢?(虽然他爸听到录音里的拉链声,但也会立刻就认为朝阳杀了妹妹吧,我觉得他应该会觉得朝阳看到他录音还没揭穿而更内疚。)

朱朝阳同样是“重新开始“了两次,第一次是朱朝阳期望妹妹死了,他就能重新得到父爱了。之后事情失控酿成一系列惨剧后,他执着于再次“重新开始”,而终极“重新开始”的办法只有,抹去普普、严良、张东升这些人的存在。以后他就可以继续扮演好学生,照顾妈妈,“正常”长大。

父亲在冷库中濒死时的遗言是“忘掉今天的事,重新开始”。其实我对他爸爸到底有没有说过这话也是质疑的,因为前面的剧情中朱朝阳根本没有来得及解释发生了什么,“朱晶晶死的时候我在五楼”这句话也是爸爸死了之后才喊出来的,在当时的情形下爸爸说快跑或者报警之类的都会比重新开始要合理。

不管他爸是不是这么说的,总而言之这里表达的也是朱朝阳对于“重新开始”的执念,和解释他后面的所有行为。

对于“重新开始“和“童话”这两个概念,本剧可以说是首尾呼应地反复点题了。朱朝阳和张东升都讲过笛卡尔的故事,张东升死之前也说了一句:你可以相信童话。

言下之意,你可以“重新开始“,方式就是掩埋真相,编造“童话”,自欺欺人地过完一生,而这一刻,朱朝阳成了张东升。

最后我想说的是这部剧最厉害的地方,是对现实题材的刻画。

近年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题材的影视作品真的不少,但有很多都是隔靴搔痒、生搬硬套,斗殴、早恋、堕胎、自杀、明目张胆的校园霸凌,大部分国人的青春未必有这么激烈而出格。(当然也有不错的,比如《狗十三》)

但和父母的隔阂、沟通断层,深刻的敏感和孤独,是绝大部分人真实经历过的青春。

剧中的朱朝阳就是90后的年纪,时代背景造就,这一代多为独生子女,且因为和父母的成长背景差异巨大,很难做到真正的沟通与理解。

前面说了朝阳父爱缺失,那母亲呢?

从第一集开始我们就看到,老师向她反应朱朝阳虽然成绩好,但不爱与人交际,本来是很善意的,但朝阳妈妈直接阴阳怪气、夹枪带棒地讽刺老师,强调“孩子就是最重要的就是学习“。

而她所坚持的“好母亲”的标准是,一心一意照顾好他的身体,感动自己式地牺牲幸福,她固执地坚持着“朝阳必须把奶喝了才能睡觉“,“我必须等朝阳成年了才能谈感情”这些“好母亲信条”。

但在这“无私奉献的母亲”的表象之下,则是另一种“自私”,她固执地相信“孩子只能是孩子”,不应该懂得大人的复杂感情,将离婚的缘由也粗暴地简化作“你爸爸抛弃我们母子”,她完全没想过幼年的儿子对这些也是有记忆、有自己的理解的。

如果你质问这样的母亲一句“你为何不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她势必回以“我已经辛辛苦苦拉扯他长大,你还想要我怎样。”

这是这个时代亲子关系的普遍矛盾,也不能简单地说谁错了,但往往就是悲剧感扑面而来。父母和孩子都小心翼翼地扮演自己应该扮演的角色,从来没有过平等的对话,也没有人是真正快乐的。

在这样家庭成长的孩子未来在亲密关系中也很容易“爱而不得“、“爱无能”,这一切也源于家庭关系里的孤独。

也许很多人的原生家庭是大体美满的,没有这么戏剧化的分崩离析。但是我想每个人的少年时光里,大概都有向父母长辈“隐瞒真相”,给他们粉饰出他们期待中孩子应该有的“童话”模样的时刻吧。有多少人能拍着胸脯说,父母是真真正正了解你的呢?

其实,理解这一切才能避免悲剧继续发生,接纳自己、面对现实、表达自我才是情感与关系稳定的基础。

我想比起展现一个环环相扣的“少年之恶”悲剧,这才是本剧最后的字幕“献给童年”的真正含义。

希望我们都不是下一个张东升。

 2 ) 是怎样的剧集,才能吸引到秦昊、王景春、张颂文?

恭喜《隐秘的角落》开分9.0,也算是我意料之中的结果。

前段时间,看到微博刷屏的“海边大片”系列照片,就对这部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为了能够更好的追剧,我特地在前两天把原著《坏小孩》给看了。因为情节性很强,反转也多,所以厚厚一本书拿起基本上就放不下,一气看完。

《隐秘的角落》一开场就是一桩高能的凶杀案,秦昊饰演的张东升将岳父岳母从景区山上推了下去,却伪装成意外坠崖……

这段情节和原著里一致,原著里也是先写这场“‘意外’的谋杀”。接着才开始回溯朱朝阳与严良、普普的相遇。三个小伙伴在得到了旧相机之后,商量去景区玩耍,谁知“一不小心”偶然用相机记录下了张东升的谋杀事件。

第一集结尾,两条故事线就这样并到了一起。

虽然看过原著,知道故事大概的走向,也很好奇影视化之后将会有怎样的改编。但是我没有想到,导演会这么“玩”。明明这些情节仅仅是这部剧的第一集,却拍得像一部完整的电影一样,开场是凶杀,中间是各个人物出场与相关信息的铺陈,结尾是相机中的凶杀重现,首尾呼应。

而到了第二集,剧情虽然延续了上一集,但从张东升在警局的口供开始,再到朱晶晶的坠楼结束,又完整得像是另一场电影(我尽量不做过多的剧透)……

说实话,看原著的时候,我无法想象这个小说如何能够合理地影视化?因为种种原因,有很多故事都不能够得以完全还原,有很多剧情节点都需要再次丰富,甚至有很多情节都需要重新进行设置。

看了前两集,忍不住想说,编剧确实在有限的空间里下了很大的功夫。可以不夸张地讲,这个剧给了很多推理小说一个改编的范例——在原著的故事性足够强的情况下,在改编的时候就更要侧重人物逻辑的梳理,还有人性深处的挖掘和展现。

剧集将故事设定在千禧年前后,配合着湛江小城的古朴、潮湿和闷热,整个画面的质感有一种轻微的怀旧感,整体风格偏文艺,但因为种种年代感细节的体现,又显得很生活化。

这些地域性的元素,都是在原著里不存在的,编剧和导演在剧版里加入了这些元素,读过原著的我们看起来却又觉得很合适,并不会觉得违和。

第一集,就通过一些情节,一段对话,或者一个镜头、一点细节,将几个主要人物的个性给很好地展现了出来。

秦昊饰演的张东升和妻子的婚姻走到了尽头,但依然努力想要维系。秦昊的眼神处理真的每一帧都是戏。

去妻子亲戚家吃酒席,被岳父说迟到要罚酒时候的眼神;被亲戚小看之后在洗手间洗脸后抬头的眼神;杀人之后洗完澡,戴上假发的眼神… …假发这个造型的设计也特别好,瞬间就把这个内心深处有着极大阴暗面的人物很巧妙地还原到了我们面前。

当然,最绝的应该是杀岳父岳母前和他们在半山腰那段对话时候的眼神。一旦get到了他眼神里看似漫不经心的细微变化,你就能读懂他心中的杀机一步步浮现的过程了。

饰演警察陈冠声的王景春目前戏份还不多,但是有些细节把握得特别好。比如在小卖部发现了少年严良,是拿冰汽水冰额头的时候无意中听到了严良的声音。这个动作真的太生活化了,尤其是在天气炎热的最近这段时间。

张颂文演的朱永平见儿子那段戏非常精彩,从赌博到炫耀儿子再到有意和儿子拉近距离然后接了妻子的电话就立刻变了脸色……一气呵成,一个离婚后无法一碗水端平的懦弱父亲角色就这样跃然荧屏。

当然,有些看过原著的同学可能会觉得,目前为止,朱永平这个角色和原著里的人物设定不太一样。虽然被现在的妻子管得很严,但在剧中,无论是从眼神、动作还是语气来看,朱永平对儿子朱朝阳的感受还是很在乎的。相比之下,在原著里呈现出来的父亲角色对待儿子会更淡漠、更绝情一些。

但作为看过原著的人,觉得剧里这种设定我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朱永平在剧中的性格特色其实更贴近真实生活中我们对“妻管严”“二婚中年男子”的印象。另外,我相信这样在朱晶晶坠亡之后,朱永平这个角色会有更加立体、多面的呈现。

李梦饰演的王瑶目前也只有一场戏,但是台词句句是刀子,语气也把控得特别好。她对待朱朝阳那种不屑一顾的态度,基本还原了原著里的角色,也是真的让人厌恶。

刘琳饰演的周春红,在学校那场戏我也觉得超级好。实力派的演员就是稳,和老师说台词时候的分寸感拿捏,你能够从简单的台词中看出这个妈妈个性中的偏颇,也能意识到她对孩子畸形的爱,以及对教育偏执的理解……

整整两集看下来,最大的感受是,没有一个废镜头,没有一句废台词。

我最初看到这样的演员阵容时还在想,到底是怎样的剧集能够吸引到秦昊、王景春、张颂文、李梦……这些电影咖?看了前两集,我算是明白了。演这样的人物,放在这样的故事里,确实过瘾啊!

从整个剧的剧情来说,紫金陈的原著,人物是跟着案件走的,所以很多时候事件发生了,你会有一种猝不及防感。我当时就想,如果要改编成剧集,除了丰富人物,情感铺陈的丰富向也要做好。《隐秘的角落》看来确实是做到了。

叙事的节奏特别好,丰富了很多情节,同时该悬疑的时候悬疑,该交待的地方又有交待,该戛然而止时就戛然而止,绝不拖沓。比如第二集最后,在原著中这里是顺叙的,但到了剧中,这里来了一个猛的暂停,设置了一个悬念,谁也不知道凶案怎么就突然发生了、又是如何发生的?这样一来,就能吸引观众继续看第三集。

不仅如此,在交待基本案件和剧情的同时,三个少年的情感铺陈也顾到了。在第一集最后,周春红和儿子朱朝阳说晚上不回来了,朱朝阳迫不及待挂上电话,就赶紧冲出门去寻找他的两个小伙伴严良和普普。在学校因为成绩太好而遭到霸凌的他,好不容易有了两个交心的好友,他当然希望他们能在一起多呆一段时间。

在这个地方,镜头的处理也很让人代入。镜头直接追着朱朝阳跑,再加上背景音乐的贴切加持,那种少年内心的渴切几乎溢出了屏幕,让人感动不已。

通过这样的镜头与背景音乐,使得三位少年的友谊得到了很好的铺垫。而只有这里让我们感动了,后面更多的戏剧冲突才能真正成立。

我看原著的时候最担心的,其实就是三个小演员的人选,尤其是三人之中性格最为复杂的朱朝阳。结果当我看到是由荣梓杉来演朱朝阳,我突然就放心了。因为他是《山河故人》里跟赵涛对戏都很棒的小戏精呀。

从前两集呈现的效果来看,荣梓杉果然演得很好,目前每场戏都很稳。当然,这个角色也被改编得更加丰富了,比如他灵机一动,把要带出去给严良、普普的东西装进黑色垃圾袋,然后跟妈妈说出去扔垃圾这个细节,作为观众就立刻明白了他是一个既聪明、又缜密的小孩。这样的细节,比拍他考了多少一百分都更有说服力。

另外两个小演员史彭元和王圣迪演得也很好。尤其是史彭元,原著中这个角色其实是有些单一的,但是史彭元带给了这个角色更多的复杂性。

而王圣迪的普普一开始和我想象中的有点不一样,但后来发现,其实是我因为原著而“脸谱化”了这个角色。当你看到第二集的时候,你会和我一样,慢慢发现这个普普原来并不是看上去那么简单。她的个性是剥洋葱般的,一层一层展现出来的。她有足够的机敏,但内心深处也有很脆弱的地方,她对待朱朝阳和严良有一种报恩似的温柔与善良。

而这些多面性,都是在原著中不存在,是被重新赋予在普普这个角色当中的。

看得出,《隐秘的角落》是要努力在人性和社会性上下功夫。

现实中一个凶案的发生,一定不是简单的“好人被坏人所害”,“坏人丧心病狂、好人无辜蒙冤”之类的情节,而是有着错综复杂的脉络走向,其中甚至掺杂着宿命与意外的双重影响,还有一些无法掌控的偏差,最终才使得事件走向了无可避免的悲剧。

而身处悲剧中的每一个人,不管是少年的朱朝阳、严良、普普,还是中年人张东升、朱永平、王瑶、周春红,每个人都是立体而丰富的,都有黑色、白色以及灰色地带,可怜与可恨并行,而这些也是一个人物、一部剧集吸引我继续往下追看的最大原因。

目前在豆瓣标记“看过”的人,已经接近7000了。观剧的群体大多是你我这样的成年人,所以看到《隐秘的角落》这样关注青少年群体、关注家庭教育的题材,对整个社会来说都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

希望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能延续自己对剧中三个小孩的怜悯之心。这个世界也许并不安全,而这些既脆弱又纯真的未成年人,更需要我们的家庭、我们的校园、我们的社会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

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复活》中这样描写人性:“人就好比河流,所有河里的水都一样,到处的水都一样,可是每一条河里的水都是有的地方狭窄,有的地方宽阔;有的地方湍急,有的地方平坦。每个人都具有各种各样的本性的胚芽,有的时候表现出这样一种本性,有的时候表现出那样一种本性,有时变得面目全非,其实还是原来那个人。

也许这个世界就是这样,有人身处阳光之下,有人身在隐秘角落,有人负重前行,有人轻装上阵……但不管生活待我们如何,我们终还要努力——即便变得面目全非,内心依然是原来的我。

 3 ) 童话?极黑结局?我选择相信合理的真相

最后更新一下,晚上刷到的导演辛爽的采访,看来我的理解方向是对的。【专访】《隐秘的角落》导演辛爽:这是一个关于爱的故事《隐秘的角落》导演辛爽:不希望拍成一个猎奇故事丨专访

我们内心创作的初衷,就是把人性的复杂一面展现出来。我们不展现纯粹的恶,也不喜欢基于猎奇的趣味。最终反回来的都会带给观众和我们各种思考,就是我们在生活里要避开这些恶,让自己学会爱,让自己学会正确的爱。如果有一些人说“这不就是我吗,这不就是我在生活里对爱的理解吗”,你就要琢磨一下,是不是自己的爱有问题,是不是要在生活里调整一些。我希望让观众看到、思考这些。
其实我想给观众呈现出更多的乐趣,比如我喜欢埋线索彩蛋,让大家看剧时有种交流互动的感觉,但我觉得一些过于夸张、过分的解读,也没有必要。比如我看到有观众解读朱朝阳在警车里搓手是因为他补刀了王瑶,我觉得不是我的初衷,纯粹的恶从来不是我想展现的,我不相信这世界上有无缘无故的恶,这不是我创作理念。

以下是原内容

关于故事的结局,我觉得大家讨论时可能陷入了极端,要么结局是童话那样,要么结局就像小说里那样。结局肯定没有童话HE那么美好,但还是要将电视剧BE和小说BE分开。

既然是讨论就尊重电视剧的设定,而不是为了猎奇,为了原小说,而脑部更多电视剧里没有的细节,背景,心理活动。如果真的要让极黑结局说得通,那需要补充的东西真的太多太多,才能支撑住那样的结局。

我这样说的依据是3点:

(1)从电视剧本身所呈现的内容(背景、动机和已经发生了的事实),来判断最后的真相,而不是因为有隐藏的黑暗,就无脑地一定是完全参照小说看结局,最后一惊一乍的;

(2)电视剧和小说的设定是不同的。小说本身是极端暗黑的,这其实本就不太正常,例如极度黑化的朱朝阳,例如普普的弟弟不存在,要30万的目的,例如张东升要毒杀三个小孩儿,例如朱朝阳明确地将妹妹推下去。按照原著的设定来看,小孩儿本身就是坏小孩儿,至少是已经不是普通的小孩儿,这是故事开始的背景和前提,如果这样设定,就必须在故事开始之前说明三个小孩儿在怎样的背景下变成了坏小孩儿,不然就会让人觉得突兀。而从剧中的设定来看,显然不是这样,三个小孩儿最开始是普通小孩儿,背景有离异家庭、父亲进监狱、孤儿,但这些背景并没有造成小孩儿变成坏小孩,这是剧中的背景和前提;

这里补充一点:就电视剧而言,你真的觉得朱朝阳这种生活条件的(母亲偏执的爱,父亲漠不关心的爱)很惨很恶劣吗?比起你我身边有着悲惨童年的孩子,离异家庭里被虐待的孩子,他真的足够惨吗?

(3)我个人倾向于更愿意接受的结局,以及不那么极端的结局,我更愿意相信贴近生活,贴近一个正常人的做法而不是极端的做法。

因此,我认为或者我愿意相信的结局是这样的:

(1)普普死了,这一点从张东升打电话叫救护中心的时候看,普普死的逻辑更说得通,而且之后的两集普普,没有再出现;

(2)普普的弟弟存在,患病了要做手术,这是剧里交代的背景,也是一个十分合理的要30万的理由,如果要动摇这个设定,需要给出明确的其它背景来说明,至少剧里是没有的,不能仅仅因为回忆场景里有父母和弟弟,就判断弟弟死了,普普在撒谎,这样的设定是没必要的。

(3)严良死了,老陈可能也死了。严良的死亡时间可能是与张东升搏斗的时候死亡,或者,最后落海死亡,我倾向于前者,因为严良再次出现在张东升,朱朝阳面前的时候,感觉很突兀。严良突然出现上前阻止张东升,然后规劝朱朝阳,然后主动放手落海死亡,朱朝阳也没有伸手,这场景不太合理,更像一个人的心理活动,而不是事实。如果要交代朱朝阳故意见死不救,至少应该表现出更多的细节,如心理上、表情上的变化,才算合理,而且严良主动落海,而不是挣扎的先爬上去,杀死张东升,或者,帮助朱朝阳,这样不太合理。

(4)朱朝阳没有推妹妹,只是见死不救,体现出朱朝阳的阴暗面,也是合理的阴暗面,而不是极端的阴暗面。就像之前所说,如果朱朝阳主动杀死妹妹,这前提就是二者之间有足够的冲突矛盾,朱朝阳在最开始就是一个半坏孩子,这些都是没有交代的,而那句“她要摔下去了”,更多的是暗示挂住,而朱朝阳此时正常的反映也是愣住,内心在做决定救不救,这时候主动再去推妹妹,并不太合理,如果真的推了,应该交代普普的反映,交代推的动作,交代推的声音,这些都没有。

(5)朱朝阳没有设计弑父,杀后母,这种设定只存在于小说中,套入到剧中就有些走火入魔了。朱朝阳渴求父爱,没有理由弑父,而在父亲临死前的那段话,很真实,父亲说的希望重新开始也是后面朱朝阳做事的一个目的,这些设定都合情合理,而且水产场的地点时间是张东升选的,朱朝阳是如何设计弑父,弑父的动机等等这些都是没有依据的。在水产场的王瑶,不是朱朝阳搬动的,认为是朱朝阳做的就有些无理取闹了,王瑶的尸体应该是张东升移动的,把人打晕/打死之后,把人挪到一边这是合理的处理方式,而张朝阳一直在父亲死去的小屋那边,是没有时间和地点再跑到外面专门来杀死王瑶,这是没必要也不合理的,至于朱朝阳搓手,为什么红色的一定是红漆,红漆有什么好搓的,解释为父亲的血更为合理。

(6)朱朝阳并不是故意给严良空卡来陷害他。这是很早之前发生的事情,后面的事情很难预料,朱朝阳当时应该只是为了后面严良报警时不牵扯进去,做一个自我保护。至于后面故意在厕所里和严良说卡,借张东升之手杀严良,用空卡激怒张东升杀普普,这样的说法也不合理,朱朝阳是如何判断张东升会跟进来偷听,如何判断后面可能发生的事情,以及他为什么要普普死,空卡就一定会害死普普吗?这些想法都是由果推因,也是剧中没有细节交代的,因此不能作数。

(7)最后船上的搏斗,朱朝阳和严良为什么会约张东升去船上,朱朝阳此时是怎么想的,也许朱朝阳为了自保,确实有黑化,会希望严良死去,但远远达不到故意设计让张东升和严良自相残杀,剧里也交代的很清楚,严良本意就是和张东升同归于尽,没有证据,就自己惩治恶人,朱朝阳如果黑化,也顶多是顺水推舟。

(8)第11集彩蛋,父亲听录音笔那段,为了表现出的是父亲知道了儿子发现了录音,觉得儿子会很受打击,父亲感到更加内疚,觉得自己这么对儿子有些无耻,所以自责地打脸。有人说是发现了朱朝阳与妹妹的死有关,这说不通,仅仅通过拉链声根本无法证明或者说明什么。

(9)朱朝阳是高智商,但远没有小说里那样故意高智商犯罪,杀掉其它人。从王瑶第一次找朱朝阳,朱朝阳的表情,说明朱朝阳远没有城府那么深,那么镇定。

ps: 给空卡这一点,我觉得可以有几种解释,但不能因为朱朝阳有私心就走极端认为他想杀人。朱朝阳要扔掉复制卡对自己是有好处的,一是彻底了解了和张东升的牵连,张东升杀父母,杀王立,他是看到了的,放过张东升对他有好处,而且张东升目前对他们三个人还不错,二是,即使将来严良到警局才发现是空卡,仍然有可能把部分事实交代给警察,即使没有卡内容,警察也会追问的,张东升肯定会被牵连,王立的事情肯定会被发现,父亲后妈那里无法解释,甚至其他事情(对妹妹见死不救,和张东升交易)也可能被发现。

在厕所提扔掉空卡,可能的几种解释:

(a)朱朝阳说漏嘴,只是因为张东升后来的举动,包括救了他,以及没有加害他们几个只是想甩掉包袱,想放过张东升一马,同时避免自己给空卡的事情暴露,所以让严良扔掉,但不是刻意让张东升听到;

(b)朱朝阳刻意让张东升听到,是想让张东升帮助自己处理掉空卡,但只是为了避免自己受牵连,没有杀人的想法,这种解释也可以接受;

(c)朱朝阳刻意让张东升听到,是想让张东升帮忙处理掉卡以及严良、普普,这种解释真的接受不能,张东升是个杀人犯,知道了空卡之后会怎么做,谁能预料得到。相反,如果因为担心妹妹的事儿,张东升的事儿就杀人,这种极端暗黑的变态人格,真的太不合理了,要支持这种说法,需要补的细节、铺垫太多太多了。就现有的情节,我相信前者解决顾虑,而不是极端地有顾虑就杀人,不能非白即黑。

pss: 我对这部电视剧的看法是,这部剧表现出了一个正常人受环境的影响,事件的刺激,阴暗面的逐步放大,剧里的事情可能发生在我们身边,甚至我们自己身上,这样才有共鸣,才有社会意义,相反如果只是追求一个猎奇的故事,一个高智商犯罪的变态坏小孩,寻求观感上的刺激,只有足够猎奇、足够刺激,才符合心理预期,但我觉得这样意义真不大,因为你根本不认为这种事情会发生。我觉得大部分观众们看剧的时候会有这两种不同的心态,也许也是电视剧编剧和小说作者不同的想法。

 4 ) 叶驰敏的隐秘的暑假

这剧火了之后,网上流传一个段子:如果整个暑假天天做题的叶驰敏知道了朱朝阳整个暑假没干正事还考第一,得是什么心情。

但是

叶军和叶驰敏两次撞见朱朝阳和张东升的碰面,是纯属偶然吗?

叶驰敏是段子手口中的暑假只知道做题的好孩子吗?

最后一集,船上的对决的部分是真实发生的吗?

最后一集,哪些是童话,哪些是现实?

上面所有的问题,都是通过一个不到半秒的镜头给出了答案,而这个答案,就藏在最后一集,也是本剧真正的隐秘的角落的所在——少年宫张东升办公室的抽屉里。

最后一集,叶军去少年宫向张东升了解朝阳最近的情况,顺带要走了少年宫暑假奥数班的考勤表,这时候他发现了害死徐静的药物——藏在张东升抽屉里的格列美脲,顺藤摸瓜发现了张东升连环杀人的线索,让人赞叹这个电视剧每一个镜头都不是白给的。

但是,藏在张东升抽屉里的最大的秘密不是格列美脲,而是一闪而过的那张考勤表,我一开始暂停截图是为了核对下朱朝阳的行动时间,没想到看到了更让人震惊的信息:

(这张表有个小问题,每个周五的日期都写错了,吐槽下道具组,周三数到周五为什么要加3...)

叶驰敏同学从8月1号开始,就 开 始 在 少 年 宫 奥 数 班 上 课 了!!!

可能有些人马上没意识到这意味着什么,叶驰敏不是一直催她爸报奥数班么,她上课怎么了?

下面我把所有出现有关叶驰敏和叶军关于暑假班的情节从头捋一下。

第一回合 【第四集 交易】 剧中发生时间 7月10号-7月12号

剧中第一次出现有关叶驰敏要报奥数班的情节是在第四集,发生背景是朱晶晶事件后,叶军和同事在叶军家中讨论案情,同时发生的情节是朝阳生日(有关朝阳剧中给出了明确的时间是7月12号,与朝阳自己填写的报名表7月27日差距较大,只能暂按bug或者阴历生日处理)。

关键对话如下:

总结:叶驰敏在7月10号-7月12号督促叶军给她报名。

第二回合 【第七集 日记】剧中发生时间 8月8号(或8月11号,可能性较小)

先说下时间定位,本剧最大的时间跨度在第6-7集,这两集的时间跨度从7月12朱朝阳生日开始到8月中旬交易前夕,时间跨度将近一个月,因为剧中时间只有两集,所以给人一种错觉,叶军是7月份在叶迟敏敦促后马上就去找的少年宫,实际上,上一回合叶驰敏那句“说话不算话”算是对她爸的准确预言,叶军因为工作忙碌,确实没实现自己“过几天”就去报名的承诺。

为什么说这次碰面发生在8月8号,看截图:

叶驰敏和叶军撞破朱朝阳和张东升会面的那次,张东升说了一句“这几天我会把钱准备好”,随后朱朝阳在三人小组分享了这个信息,并且三人小组商议“我们这几天先把卡里的钱取出来”,随后导演给出了大大的两个取钱信息的特写,8月13日和8月14日,三人组取钱。

也就是说,朱朝阳和张东升以及叶氏父女的那次碰面发生在8月13号的前几天。

然后,那天朱朝阳先去少年宫找的张东升,也就是说,那天少年宫奥数班开课,通过那场出勤表得知,少年宫奥数班的开课时间是每周的周一、周三、周五,离13号最近的两个上课日是8月8号(表中错写成了9号)和8月11号,而8月11号这天,考勤表显示叶驰敏是去上了课的,所以最有可能的日期就是8月8号。

然后我们看下这次会面的关键细节:

叶军:我女儿特想上暑期奥数班,但是大课没报名。(呵呵,你女儿这时候已经瞒着你上了奥数班8天了)

这时候叶驰敏在干嘛,她的注意力根本不在她要找的张老师身上,从门一开始就往里瞅,像找什么东西,果然,找到并大喊一声“朱朝阳”。

这几句话没有一句是过场的片汤话,后面那句“听说你最近不带课了”,向我们解释了为什么叶驰敏已经上课8天了,他爸还带着她找张东升但是张东升一点不惊讶的原因——他杀死妻子后有一阵没代课了,所以不认识叶驰敏。

叶军为什么这么主动要找张老师呢? 当然是女儿引导了:

接着就到了喜闻乐见的叶驰敏连环套话朱朝阳环节:

朱朝阳一个背着书包坐在沙发上的状态,正常不应该问你也是刚进门么?结果这一串连珠炮下来,你们还觉得她是为了学习问题问朱朝阳么,这些话到底是在问朱朝阳,还是给她警察爸爸听得呢?

你们品,仔细品。

为什么我说她是来找人的,你们再往上看那张出勤表,8月8号,爱学习如命的叶驰敏,上课签到,下课却显示缺勤,同时,朱朝阳上课看见讲课老师不是张东升后,马上逃课了。

有没有毛骨悚然的感觉?更精彩的还在后面。

第三回合 【第七集 日记】剧中发生时间 8月8号(或8月11号,可能性较小) 叶氏父女从张老师家中返回当晚。

看看叶驰敏面对他爸再次承诺的表情,像不像关爱智障O(∩_∩)O~

第四回合 【第八集 局外人】剧中发生时间 8月17号 新华书店储存卡交易当天

这里还需要先定位下时间,第七集中,8月14日,三人组第二次取钱当天,严良给了朱朝阳一张卡,提出复制要求,当晚,老陈提出第二天带严良去见他爸,15号严良从戒毒所单独返还时,接到张东升电话,约在后天下午交易,所以交易时间为8月17号。

这里顺带引导出了朱朝阳那点暗搓搓的小心思,严良明明是8月14给他的卡,他在写8月15日的日记时,突然换了一个新本,重新写了一篇日记,并且专门将严良要复制卡并且告发的事情写到了15号。

然后是第八集8月17日当天交易的细节,回到叶驰敏:

这个镜头看似是从普普的角度发现了叶驰敏,仔细看叶驰敏是不是也在往普普这边望?

后面还有个二次斜视普普角度的镜头,我没截上图,你们可以把这段仔细看下,观察叶驰敏走过普普前面的微表情。

走到普普旁边的书架后没几秒,立马和他爸说:去二楼看看。

这点时间都不够她扫完眼前架子的书名吧,既然不关心一楼的书录,为什么不一进门直接去二楼呢?

然后是普普为了吸引注意力偷书的过程:

普普拿书——跑出门外——收银员大喊:“有人偷书”——叶氏父女去收银台询问——得知信息“有个女孩偷书”(注意这句)——叶军出门追赶,叶驰敏在后

叶军拾到书后,叶驰敏问了一句:

注意,叶氏父女是在听到收银员大喊有人偷书才往门口看的,这时候普普已经站在门外了,他俩从收银员处得知的信息仅仅是“有个女孩偷书”,并不知道年龄,出门后也是叶军在前,叶驰敏在后,叶驰敏是看不见普普的。

但是她问的不是“那个女孩呢”,而是“那个小孩呢”?

一字之差,信息量巨大,叶军不愧是水平过硬的刑警,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他有些突兀的转过头问他女儿:那个小女孩你见过吗?

这个反应是很奇怪的,你们想想,你们在书店随便碰见一个偷书的小女孩,和你女儿压根不是一个年龄段的人,怎么会第一时间不是报警而是问自己的女儿见没见过这个小偷?

因为叶军意识到叶驰敏的问题里不该出现的信息量了。

然后看叶驰敏的表情特色,略有些紧张,回答后低头。

两人回到书店后:

叶军在和收银员谈话的时候,叶驰敏在干嘛,看似她拿了一本书,但是她的视线不在书上,而是盯着二楼的楼梯,并且第一时间发现了张东升,并且喊了一声张老师。

这才引起叶军的注意,走过去和张老师谈话,并且编了个借口,说明下没有后续去找张老师的原因。

后面张东升的话很有意思,他第一次见叶驰敏的时候,给她一套题,所以这次见面第一句是“都做完了吗”,验证了之后叶军没有带叶驰敏去找张东升回访的事情(从张家出来后叶军已经觉得不太对劲了,所以主张给叶驰敏换个老师),但是后一句耐人寻味,张东升在没看到叶驰敏做的卷子的情况下,仅凭借两次见面时如何得知“叶驰敏底子好”的信息的呢?

不要说朱朝阳透露的,朱朝阳连普普和严良的信息都不会和他多讲半句。

后面还有句更好玩的,我没截上,张东升在叶军表示没找他补课的歉意之后,说了一句“我也不赞成孩子 补课”,多字这里他还特意拉了一下音。

表面上看这句是回应叶军父女没找他补课的客套话,但是一个多字,就延伸出另外一种意味了,张东升仅仅见了叶驰敏两面,底子好,补课多的印象是哪来的?

这些疑问,在没发现少年宫考勤表之前,都是些捕风捉影的想法,但是当你知道叶驰敏瞒着叶军在已经参加了奥数班的情况下,还带她爸去了张东升的家,并且“碰巧的”带她爸出现在了交易现场,你还觉得这些对话都是表面含义的过场台词么?

然后再回到最开始的考勤表,叶驰敏为数不多的另一次上课签到、下课缺勤的时间是8月13号,这一天,朱朝阳和普普、严良一起去取了三万块钱。

我整理下这个暑假叶驰敏的时间线:

1、7月10-12,督促叶军给她报奥数班;

2、最迟8月1日开始,在奥数班开始上课(叶军不知情);

3、8月6日,上课签到,下课缺勤(喜欢拔细节的朋友可以考究下这天三人组有没有行动);

4、8月8日,上课签到,下课缺勤,同时,朱朝阳发现张东升未代课,立即逃课,在朱朝阳张东升碰面时,和叶军一起出现在张东升门口;

5、8月13日,上课签到,下课缺勤,当天下午,朱朝阳和普普、严良一起去取了三万块钱;

6、8月17日,和叶军一起出现在新华书店,同时,三人组与张东升交易。

最后,又到了现实与童话的选择环节:

好学生叶驰敏多次缺课,在隐瞒自己已经上课的情况下携警察爸爸两次出现在朱朝阳与张东升会面地点。

是纯粹的巧合?

还是喜欢朱朝阳,完成网友组cp的心愿?

还是身为警察的女儿,在多次听到朱晶晶案件信息,并且爸爸直接向自己询问朱朝阳个人信息的情况下,猜测到她嫉妒已久的第一名朱朝阳可能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希望自己的警察爸爸去发现呢?

你可以选择相信童话。

再补一个我对最后一集童话与现实的看法,通过叶军找张东升要考勤表的信息,我认为最后一集船上的剧情到第二次出现1号日期之前的事情都是童话版的,不是实际发生的事情,最有力的证据就是那张考勤表。

根据一三五上课的规律可以得知那张考勤表最后一列打勾的日期是8月25号,也就是说叶军找张东升最早是在25号这天,这一天,张东升刚下课,上课的时候发放了奥数班结课成绩表,且张朝阳不在场,叶军回去后,还安排了查看监控和重新翻阅徐静父母死亡的案卷的工作,有明显最少一天的工作时长,不太可能是25号去找人,当天发生船上事件击毙张东升。

但是,剧中严良和朱朝阳与张东升约定第二天去“幽灵”号见面的时间是24号,25号张东升已经伏法了,24号当晚,朱朝阳向他妈汇报了“再次考第一”的信息:

注意,之前发成绩的时候朱朝阳是不在场的,而且是8月25日之后的时间,所以我觉得这里开始已经是童话时间了,导演和观众玩了个时间错开的游戏。

两个1号的日历,分别代表了童话版和现实版的1号,童话版的水厂大火之后的故事就是剧里演出来的故事。

而现实版的故事,我们仅知的部分就是叶军在8月25号至9月1号之间的某个时间去少年宫调取了少年宫考勤表,9月1日朱朝阳存活并阅读了普普的信。

其他的信息,止步于编剧的稿纸中了。

 5 ) 真相比你能想象的到的更残忍

到底是选择相信童话,还是选择相信真相?认为结局“洗白”的观众们,其实已经选择了相信“童话”。他们眼中的故事,到此为止了。 而真相,需要揭开一层层纯白的纱布,挖出腐烂的肉和脓汁来。

豆瓣开分高达9.0,《隐秘的角落》无疑是今夏国产悬疑剧最大的惊喜。但随着大结局的播出,这部剧陷入了“洗白”的批评,评分也随之降低。

其实,这是一个关于“童话”与“真相”的故事,童话大张旗鼓、展于字面,真相则隐匿在难以发现的角落。正如剧中反复提及的笛卡尔与公主的故事,《隐秘的角落》以看似直白的方式,为观众呈现了一个过于美满的结局,和一个隐晦的真相。

那么,到底是选择相信童话,还是选择相信真相?认为结局“洗白”的观众们,其实已经选择了相信“童话”:普普的弟弟得到了救治,严良将努力成为警察,朱朝阳向警察坦白了一切并开始了新生活,一切都是光明而美好的。他们眼中的故事,到此为止了。

而真相,需要揭开一层层纯白的纱布,挖出腐烂的肉和脓汁来。

1.谁还活着?谁已经死了?

朱朝阳活着。普普死了,严良死了,老陈也死了。

海报人口仅剩3/11

普普死于哮喘发作,和张东升的见死不救。

张东升喜欢普普吗?我想是的。当普普小心翼翼地给张东升贴上卡通创可贴时,他或许真的有那么一瞬间,被面前的这个小女孩打动了。在麦当劳,服务员把张东升和普普误认为一对普通的父女。这一刻,他们心照不宣地的都没有否认。张东升为普普挑选了一个粉色的小熊布偶,过了一会儿,张东升对普普说,下次我还带你来吃。

这对“敌人”默许了对方满足了自己对“父亲”和“女儿”的幻想。这是张东升身上难得柔软时刻,但,也就仅此而已了。

普普哮喘发作晕倒在自己面前时,面对120对自己地址的追问,张东升长久地沉默了。在这之后,普普就再也没有出现在镜头里。结婚八年,张东升一直没有孩子。一个“女儿”短暂地来到过张东升的人生里,并被他亲手杀死。

普普死后,在被删减的片段里,张东升再一次来到麦当劳,他点了三份儿童套餐,集齐了剩下三个颜色的小熊布偶,默默吞咽,无声流泪。张东升和深夜馄饨摊里的朱永平的身影,在这一刻悲哀地重合。

“女儿”死后,独自吃饭的父亲们

既然普普已经死去,那么结尾谈论着普普近况的老陈和严良,自然也并不存在了。当这一点被想通,那么导演在最后一集所构建的一切美好幻想也随之崩塌,结尾所谓不合理之处也有了更残忍、却更合理的解释。

新学期的开学典礼,体育馆的大门突然打开,严良在光亮中径直走向朱朝阳。万千静立的学生中,只有朱朝阳看到了严良,并沉默地与他对视。随后,严良低下头转身离开了,他的背影逐渐融化在纯白的光亮中。而朱朝阳也转过头,立在光照不进的隐秘的角落,仿佛一切如常,迎接新学期。

光与暗

广场舞的队伍里,老陈的存在格外突兀,他好像也忘记了自己打死不跳广场舞的宣言。严良的哨声响起,老陈惊喜地四处查看,似乎也只有他听见了。随后,他们俩开心地谈论起了普普和弟弟的成功配型、严良未来的理想。

每排站七个人,老陈是多出来的那一个

是的,在他们现在所处这个世界,这些美好的期望也的确是可以实现的。

他们绝口未提朱朝阳。

2.谁杀了他们?

朱晶晶踩空后抓住了窗沿或树枝,而朱朝阳对挣扎的朱晶晶见死不救,使她坠楼摔死,随后又设计害死了普普和严良。老陈为救严良而牺牲。

朱晶晶死亡的真相,其实已经几乎是在明示。最后一集的蒙太奇,才是朱朝阳真实的回忆。与一开始对观众讲述的不同,在回忆中,普普喊到:“她【要】摔下去了!”她摔下去了,她要摔下去了。一字之差,过程全然不同。当结局画面全黑,我们终于听到了女孩艰难挣扎后才砰然坠地的声音。这一刻,真相大白。窗外树枝上的破碎的衣角,是朱晶晶最后努力活过的证明。

而另一个细节或许更加恐怖:普普梦到朱晶晶在六峰山,这是否暗示着朱晶晶的死与老夫妻一样,甚至并非失足

她摔下去了。她要摔下去了。

朱晶晶的坠楼,也许大概,并不是朝阳的主观故意。但潘多拉的魔盒已经打开了一角。与小伙伴们的嫌隙又是怎么产生的呢?或许是为了完完全全地掩盖真相,或许是朱朝阳想重新开始而严良坚持报警,或许是这两个麻烦的家伙打扰了自己与父亲的相处。总之,朱朝阳也希望严良和普普赶快“消失”了。

王立的死亡是一场意外,也是一个转折。沉默注视着张东升行凶的朝阳,仿佛注视着老师的学生,在这间腥红色的教室里,这个好学生迅速掌握了杀人的秘术。一个计划开始执行。

红色教室中的授课

储存卡到底有几张?答案是至少2张。很明显,朱朝阳的的确确在网吧拷贝了储存卡。可这只是为了自保,他交给严良的,自始至终是一张空卡。

朱朝阳拷贝了储存卡后,交给严良一张空卡

吃饭时,朱朝阳叫住了本想离开的张东升。在洗手间里,朱朝阳大声劝说着严良销毁储存卡。既然本就知道那是一张空卡,又何必偏要劝严良销毁?果然,正直的严良拒绝了,而门外的张东升也听到了。

之后的一切都在朝阳的计划之中。本就多疑的张东升再也不肯相信严良和普普,而朝阳冷眼旁观,放任随时可能被迁怒的严良和普普与张东升独处。当严良攀着甲板快要坠入深海之际,朱朝阳一动不动地站着,镜头里,只露出他白鞋的一角。

面对即将坠海的同伴,一动不动的朱朝阳

然后,在朝阳沉默的注视中,严良坠落了下去,像朱晶晶一样。

三次注视

3.王瑶的死因?

在本剧的11位死者当中,王瑶或许是除王立之外,死亡过程最清晰明了的一个。从一开始的惊恐、奔逃、挣扎,到呼救声逐渐衰弱。而“凶手”张东升此时也近乎崩溃——“别喊了,别喊了……”他几乎是在哀求,生活就快要恢复正常了,他本不想杀她的。

王瑶倒下后,张东升把她扔在过道里转身离去。而当严良发现王瑶的尸体时,尸体的位置明显移动了——从过道被移到了油桶后的角落里,旁边还多了一根不明红色棍状物

王瑶倒地的位置,在过道里

严良看到王瑶尸体的位置,在大圆桶后

是穿帮吗?

不。接下来的镜头为我们隐晦地解释了这一切。从厂里逃出后坐在警车里的朝阳,一直不停地摩擦自己的双手,被烟熏黑的指间,隐约透露出一点红色。面对母亲“你手怎么了”的追问,朝阳注视着将一切证据和尸体燃烧殆尽的火场,沉默不语。

父亲的血在身上,王瑶的血在手里。

4.朱永平知道真相吗?

在正片中,朱永平听到录音里朝阳的话,扇了自己一个耳光,并删掉了录音,这或许是父亲对怀疑自己儿子的愧疚。第11集结尾的彩蛋却用多出来的一段声音、一个镜头,告诉我们这位偏心的父亲的,告诉我们这位偏心的父亲的另一番心意。

回放录音时,朱永平听到了明显的拉链拉动的声音——这个精明的商人已经明白儿子所说的话是在撒谎,他必定跟女儿的死有所关联。他抬头看着女儿的遗像。

随后,给了自己一个耳光,并按下了删除键——在为女儿讨回公道和袒护儿子之间,他选择了后者。这一耳光是对女儿的愧疚——他已经不能再失去一个孩子了。

正如导演在采访中所说,第2集片尾曲《犹豫》,已经揭示了朱永平的结局:“红色的蓝色的,必须选择一个,选红色明天死,选蓝色马上死……”

父亲的抉择

5.两本日记本,一个坏小孩

在《隐秘的角落》预告片中,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一滴血滴在了日记本上,随后马上被涂改液涂掉了。

在正片中,朱朝阳的日记本也曾多次出现。鼻血滴在日记本上被撕掉、中间更换了日记本的片段,也暗示了观众前期看到的并不一定是真实的,而是朱朝阳在另一本日记里美化过的故事。的确,本剧剧情走向也与《坏小孩》原著相同:朱朝阳为了给自己脱罪,编造了另一本假的日记,交给警察。他才是那个坏小孩,the bad kid.

一个坏小孩,交了好朋友;

去爬六峰山,看到了凶手。

他们要勒索,可我想报仇;

继妹欺负我,让她掉下楼。

坚称不是我,爸爸很愧疚;

产生了嫌隙,朋友不能留。

拷一张空卡,引你们相斗;

造两本日记,骗警察足够。

一个坏小孩,独自到最后。

新学期,开始了。

至此,谜团已经解开,表面上的童话和角落里的真相皆已呈现在眼前。选择相信哪个版本,其实也是观众内心的映射。

6.剧名的含义

“隐秘的角落”其实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是童话与真相之争。童话大咧咧的敞在纸上,真相却隐匿在隐秘的角落,阴暗而冰冷。

而另一层含义则在片头动画中叙明:经过了这个暑假,朱朝阳的内心也成了一个隐秘的角落,再也无法照进光明。

另,说到片头动画,其实本剧的片头动画基本上在一开始就暗示了这个故事的走向,三个白色小人最后只剩一个蜷缩在光照不进的角落。

光照不进的,隐秘的角落

而片头动画的第一幕,也是一切的起源。拥挤的白色团状物,形似子宫中的胚胎。第9集的片尾彩蛋,从张东升和妻子的对话中我们知道,他们也曾幸福地期望过一个孩子。剧中并没有明确交代后期张东升与妻子感情破裂的原因,但结合张东升时不时扶腰、脱发、结婚多年没有孩子的情况,起因并不难猜。

7.温情时刻

故事的真相虽然阴郁残忍,但导演和编剧却也在这之外为选择相信“真相”的观众留下了另一个希望。叶警官的女儿叶驰敏,经过这个暑假与父亲的相处,变得不一样了。新学期开始,她制止了同桌说朱朝阳的坏话,并主动点头与朱朝阳打了招呼。或许,现实也不是那么坏吧。

至于把原著的“浩子”改叫严良,成为与《无证之罪》中的哈市刑警同名的角色,就是制作组的另一番温柔了。

8.意象:苹果,桔子,牛奶和鱼

本句中值得分析的意象实在太多,在此选择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食物类意象进行分析。

苹果代表着杀欲与压迫。张东升成功杀死岳父岳母后,惬意地躺在晚风习习的阳台上,大口吃起了苹果。朝阳等人到家中与张东升对峙,张东升拿刀削起了苹果,杀意在他的心中酝酿。被绑架的朝阳醒来,父亲却要求他包庇妻弟,当警察要求父亲回避时,父亲走前再三要他一定吃掉苹果——话中的意味不言而喻。在本剧中,苹果仿佛伊甸园中恶的隐喻。

春风得意的晚上,吃个苹果压压惊。害,美滋滋~

桔子则承托着周春红的情感。马主任第一次递来的一兜青桔,是隐秘的恋情的微酸。第二次,当春红的表白被拒绝时,马主任递来一个青桔,春红扒开青桔咀嚼着,酸涩在她的口中爆发。

顺便,春红破洞的丝袜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意象。艳红色的脚趾甲从丝线中露出,颇有红杏之意,是中年人囿于生活、压抑难泄的情欲。

男人的手,为春红脱下破洞的丝袜

牛奶和鱼则是朝阳母子间感情冲突的一个支点。经常给儿子做鱼、以近乎自虐的方式强迫儿子喝滚烫的牛奶,一个把全部希望和控制欲压迫在儿子身上的母亲形象借此勾勒出来。而在结尾,当刚刚经历了父亲死亡的朝阳,一边吃鱼一边微笑着告诉妈妈自己又考了暑假班第一名,周春红夹鱼的手微微颤抖了。

此外,与“离”谐音的梨也是严良父子感情的一个意象。这一点比较明显,不再赘述。

9.值得深思的几个对比片段

本剧的每一位演员都为本剧贡献了非常精彩的表演,在此仅挑选个别片段进行对比分析。其他太多精彩的片段,已经有很多大牛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就不献丑了。

两次低头:

第一集,和父亲买完鞋之后,朝阳与继母一起等待去拿车的父亲。王瑶对朝阳句句冷嘲热讽,朝阳的头则越来越低,背几乎弯成了直角。

第六集,父亲带朝阳吃甜品。发现了父亲包中录音笔的朝阳,句句扎心,父亲的头越来越低、越来越沉重,终于迫不及待地结束了对话。

这一组对比,妙极。除此之外,朱晶晶死前死后,朝阳坐在父亲的车后排和车前排的对比,也值得细品。导演非常善于使用重复和对比的表现手法,这些细节需要观众细细体会。

10.悲剧般的命运从开始就早已注定

当意犹未尽的观众重新打开第一集,他们会发现:严良和普普从福利院出逃偷乘的车,就是朱永平厂里的车。冥冥之中,命运已经注定。

车上是“永平水产”

总之,隐秘的角落,将太多微妙的细节放在了不易发现的角落里,需要细细琢磨、反复回味。大胆至极,也精妙至极。对细节的挖掘和对真相的探寻,让本剧的观剧体验如抽丝剥茧,欲罢不能。可以说,这是国产悬疑剧一次非常成功的探索,但愿在未来,有更多更加优秀的国产剧集出现。

 6 ) 我都不敢说秦昊演得不好

最近,由秦昊、王景春、刘琳主演的网剧《隐秘的角落》口碑大爆,豆瓣评分一度逼上9.2,尽管现在回落至8.9,但它仍然是内地年度最高分国产剧,并且是32万人观看后评分的结果。

这里我稍微多说一句,豆瓣评分的确是评判一个作品质量的有效工具,因为它有比较出色的算法和防水军机制。

但是,这并不是在说明一个作品在豆瓣的评分越高,它就一定越优质。

豆瓣评分正确的看待方法是:基于打分人数、分析高分段与低分段所体现出来的差异化口碑,结合得分综合看待。

因此,《隐秘的角落》在32万人打分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呈现出56.3%的观众打出五分满分、综合评分8.9分的成绩,这充分说明了它是一个在口碑与热度上都非常出众的作品。

这一点毋庸置疑。

我结合弹幕还有各种网友评分仔细看了一下,关于这部剧的剧情、节奏、音乐、摄影、表演各个层面,观众总体上都非常认可,不一而足。

但我看剧的时候,弹幕刷得最多的还真的就是演技: 「XXX演得太好了」「全员演技在线」「没有一个不会演的」。 那么,到底该如何评价《隐秘的角落》这部剧演员们的表演呢? 最近两篇更新,我将以张东升朱朝阳这两个全片最大Boss入手,稍微地分享一下我个人对于两个角色和两个演员的诠释的看法,抛砖引玉。

为什么要拿这两个人放一起来讲?很简单,因为这两个人本质上是一样的——

一样地作为悲剧,把这世界上另外一些人正常的人生,烘托成为喜剧。

东升,朝阳,从名字中就可以看出,他们不在东,也不在阳,他们只活在隐秘的角落里——

终身舔舐着自己无法见光的伤痕。

因此,这两个角色身上实际上具有非常深刻的互文性。他们是绝对意义上的同类,有着绝对相似的心理机制。

必须了解了这一点,我们才能更好地分析人物。

这一篇,我们先讲张东升。

张东升

(秦昊 饰)

张东升原本是一个数学优等生,八年前,他跟妻子徐静(黄米依 饰)结婚,只身来到宁州(实际上这也侧面暗示了他与原生家庭关联不紧密,关系不和谐),做了少年宫一名没有编制、偶尔代课的校工。

可以说,张东升在事业上没有任何建树,也看不到任何希望。

但也就是在结婚八年后,妻子徐静强烈要求跟张东升离婚。因为张东升是上门女婿,这也就意味着如果他跟徐静离婚,将会一无所得,人财两空。

这对于张东升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他情感上和理智上都无法接受。

用他自己的话说:

徐静,这个世界上不会再有人像我对你这么好了,我把我的一切都给你了,毫无保留。我现在除了你,什么都没有了。

但是徐静根本听不进去:

东升,我不爱你了。

所以,在很多观众眼里,击垮张东升的,就是徐静执意离婚的决定。

但是大家不妨暂时去掉这片子的高分滤镜,冷静下来想想,正常情况下,妻子要求离婚,身为丈夫,即便再不情愿,至于去对两位老人痛下杀手吗? 而且关键是,像张东升逻辑这么严密的人,他难道会认为,杀掉妻子的父母,就能阻止妻子跟自己离婚吗?尤其是在对方还有外遇的情况下。(徐静收拾行李时他戳破徐静谎言,暗示徐静有外遇) 很显然:不可能。 合理的逻辑是: 如果张东升不想承受跟徐静离婚的结局(人财两空),那么对他来说,合理的思维逻辑是:要么杀了徐静,要么威胁徐静。 总而言之,徐静,才是他的婚姻困境中,最具有决定性的人物(徐静方方面面都表现得很有主见,不是受父母左右的人)。

那么,问题来了,那为什么张东升要求杀掉徐静的父母呢?

我个人认为,从影视剧的呈现出发讨论,张东升这样做,最主要的是原因是: 泄愤。

大家可以看到,在家庭聚会上,就连徐静家的亲戚,都能在餐桌上随意地嘲笑张东升这个一事无成的倒插门女婿,由此可见,徐静的父母平时也没有少公开奚落他。

虽然剧中没明确地呈现,但这一点是肯定的。因为「亲戚」,是最会看眼色的。

张东升本就背井离乡,几乎没有亲人朋友,唯一的家人就是徐静的家人,结果他们还丝毫不顾虑他的自尊,乱开嘲讽,挑战着张东升的忍耐底线。

如剧中所示,张东升的杀机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的,而是从杀人前一晚的酒席上他临时起意,随后主动要求带父母爬山开始,最后在山上谈崩,变成魔鬼的。

能够临时起杀心,一方面说明这个人本身做事方式极端,心理阴暗,另一方面也说明,他是受到了某种刺激。

那么是什么刺激了他呢?

我认为,是两句话。

第一句,姑父说的:东升,事业对男人来说很重要啊,男人没有野心,就不算男人。

第二句,岳父说的:我看现在你们两个在一起不幸福。

一个说张东升「不算男人」,一个说「女儿不幸福」,再考虑到张东升中年秃顶(肾虚),以及跟徐静结婚八年,都没有孩子,张东升想要一个普普这样的女儿却苦苦无法实现,并且面对徐静出轨,表现得非常平静……

所有的迹象都在说明,之所以张东升会痛下杀手,很有可能是因为岳父岳母们的话,深深地伤害了他的自尊——他作为男人的自尊——

对,他有隐疾。

再直白一点说,张东升大概率是阳痿的。

就连开头徐静父母去小两口家里,父亲都说:

有些话你不好说,我去跟他说。

这台词,有深意啊。

OK,不管怎么说,岳父岳母都成功刺激到了张东升,并且成功下线。

我们呢,也顺藤摸瓜,在某种程度上,成功地破解了张东升这个人物身上最重要的密码:

这个人物,他最主要的危机,其实不光是表面上我们所看到的婚姻危机、家庭危机,而是更根源性的生理危机,以及这种生理危机所造成的巨大的精神压力。

得是这个压力压得张东升实在喘不过气来了,得是他用常规的方法实在解决不了了,他才会选择饮鸩止渴,用谋杀的方式,去试图释放自己内心中无法平息的焦虑。

所以,可以明确,张东升困境的最根源,就是他阳痿。并且他为此极为焦虑。

(这里也存在着另外一种可能,那就是张东升就是个纯粹的变态,他杀人就是纯粹因为心里扭曲而杀人。但是很可惜,这个说法在剧中,是不成立的。

因为如果他纯粹是变态杀人,他不会反复问「我还有机会吗」,他也不可能在跟三个孩子周旋时,用那么柔和的方式去解决问题。既然是变态,一定在某些层面上的感知与常人有所区别,但是去看张东升之后的行为逻辑,并没有什么特别不正常的地方,因此该说法不成立。)

明确了这一点之后,我们来看张东升杀掉徐静父母之后的反应。

失去了父母的徐静,心情非常悲伤,在这种悲伤之下,张东升一直在积极打理父母的后事,这让脆弱的徐静多少产生了一些依赖感:

她靠在张东升身上哭了起来。

徐静的亲近,当然让张东升看到了一丝挽救婚姻的希望。

但是,朋友们!

微茫的希望,往往使人更加焦虑。因为没有希望,人们可以放弃,微茫的希望,却指引着人们付出更巨大的努力。

看到了一丝丝希望的东升哥,心里一定是高兴的,但是也会加倍焦虑。

因为他虽然杀了人,出了气,但是他依然没有解决自己跟徐静之间的最主要问题,那就是自己的生理问题。

谋杀又不能让他们夫妻生活和谐的嘛。

因此,急于挽回徐静的东升哥,此时是不可能放松下来的。因为他心里的大石头,还悬在他的头顶上,随时可能砸下来。

那么秦昊,这里是怎么演的呢?

他在安抚好妻子之后,欢快地吃着苹果走向阳台:

然后做了两个俯卧撑:

吹吹风,看看花:

甚至再来一个弹跳:

末了,还得坐下看个书:

生怕观众看不出来他心情有多好。

Emmm……

当然,演员他想怎么演,只要导演同意,他怎么演都行。

但是,话说回来,秦昊这么演,正确不正确呢?

答:并不正确。

负责任地说,在面向大众的影视剧中的表演上,是存在着「正确与错误」的。

这种正确与错误的判断依据是:是否有助于人物的塑造、是否遵循人物的行为逻辑、是否在完成人物的最高任务。

秦昊这里试图用轻松的行动,表达自己抱得了美人的愉快,如果只单纯看这一场戏,这样演当然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当我们站在更宏观和完整的人物逻辑上,去看待张东升这个人物,我们会发现,秦昊这里的表现,是与张东升这个人物此时的心里状态背道而驰的。

最违和的地方,前面已经说了,那就是杀掉徐静的父母,并不能解决他与徐静之间婚姻的矛盾,不仅如此,事实上还给他张东升制造了更多问题。

不论他到底是不是阳痿,他跟徐静之间的裂痕,都非常明显不是徐静父母造成的。而他谋害他们,是绝对意义上的违法犯罪,不论他对于自己的设计有多自信,他此时此刻都不可能真正轻松下来。

另外更深层的一点是,秦昊此时表现出来的松弛,是不属于这个人物的。

我们中国有句老话,叫三岁看老。

说的是,一个人老年时期的性格,在他幼年时期,就会展现端倪。

其实它侧面说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人的性格,不论怎么发展变化,其实都是在一个基本内核上发展变化的。

这个基本内核,其实就是人的本性。

那么张东升的本性是什么呢?

还记得我们文章开头说到的他与朱朝阳的内在相似性吗?

没错,张东升的本性,跟朱朝阳是一样的,那就是:

深度的内向、高度的理性、极度的压抑。

这样的一个人,天生就是警觉的,他与轻松无缘。他的内心之中,必然无限紧绷。

因为他始终在用数学的方式去高速地运转。朱朝阳也是如此。

所以,隐秘的角落才会存在,那是他们心中隐藏真相却不会见人的的秘密角落。是因为他们两个,是这样的人,所以才会有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故事——他们喜怒不形于色,这种性格张东升在朱朝阳这个年龄时,就已然形成。

那么试问,这样的一个人,又怎么可能在人尸骨未寒的时候,像上面秦昊表现得那样松弛呢?

这是不可能的。

不信你们就去观察观察看看:紧绷的人,就是连最放松的时候,都会保留一丝紧绷;松弛的人,就是最紧张的时候,他也依然会体现出无法伪装的松弛。

最经典的例子,就是《色戒》里的易默成易先生。

你们可以去看看梁朝伟是怎么演一根紧绷的弦的。

梁朝伟用易默成这个角色非常生动有力地说明了,一根紧绷的弦的基本修养是:

只有在有可能解决他的根本困境时,他才有可能松弛,也就是愉快。

同样的道理。

另一幕,张东升在换掉徐静的药之后,最后一次跟徐静在地库说话。

他问她「我还有机会吗」,问完哭了。

哭得非常无法自制:

而徐静冷漠地看着他。

秦昊这里的表演,我一样是不太认可的。因为秦昊的眼泪,单纯在夫妻永别的这个语境里,成立,但是在张东升的世界观里,在张东升的性格内核下,却显得很虚假,很不成立。

张东升可以有情、可以不舍,你甚至可以说他是因为有情、因为留恋,所以才做出了一系列疯狂的举动。

但是请记住:

他是一个深度内向、高度理性、极度压抑的人。

他是非常非常不善于排解自己的情绪的。

他只会积压,不断不断地积压,直到他的灵魂变形——

他都不知道该如何表达。他不会求救。 否则,他不至于划向深渊,万劫不复。

所以,秦昊饰演的张东升乍看非常不同寻常,但是实际上这很大程度还是人设帮忙。

人物逻辑上的bug,或者说模糊掉人物色彩的地方,其实很多。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简单地总结一下,就是说:

我认为,秦昊饰演的张东升并不成功,这种不成功,在于他并没有深刻地演绎出张东升这个角色的悲剧性。(现在角色的悲剧性多数时候还是来源于人设)

事实上,张东升走上杀人犯罪的道路,应该是一个普普通通、想要好好度过一生的人,从出生开始就不断地面临命运的褫夺,不断地失去,最后到了他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时候,才自我放弃,走上了不归之路。

这个议题本身,是特别深刻的。

因为它讲的是人生中那些沉重的「不可选择」。

它讲的是张东升的「认命」

只可惜,秦昊本人的痕迹,不论是个人痕迹还是表演痕迹,都在这个角色里太重了。

以至于在最后的呈现中,张东升心灵上的破败与无助、呐喊与彷徨,却在一定程度上被轻视了。

这是很可惜的。

不过咱们话说回来,演员也不是神,有很多时候,演员也会在表演中流露出很多的「不自觉」。

这种不自觉并不是问题。

问题在于,一个逻辑尚且不能自洽的角色,竟然满堂喝彩,一片叫好。

这满堂彩喝得我甚至不敢说秦昊演得不好。

但我偏要「顶风作案」。

因为我认为这届观众,需要有态度。有理有据的态度。

因为我认为他是秦昊,他应有这个肚量,他也可以更好。

同时,我也一直说,表演不只是表演,它是视角,是人生。 对于观众来说,如果有可能的话,我觉得我们也不妨去尝试用更加宏观和整体的眼光,去看待故事、人物和角色。 有很多时候,把局部的零件、单场的表演,拆开来看,它们都没有问题。 但是一旦它们组合到一起,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时,它们却有可能高度互斥,完全无法兼容—— 人间事总是这样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非得学会组合起来看事情,才能看得明白一些,顺畅一些。 不然,就会陷入张东升的无奈与痛苦之中,被自己的「无法解开的人生之题」深深折磨。 这是艺术的难, 也是人生的妙。 零件与零件之间偶尔存在的矛盾,其实没什么大不了,只需要用最原始最简洁的方式,去做出每一个决定, 只需要去尊重自己内心里真实的感受与欲望, 就可以了。 这就是每一个成功的童星,能够成功塑造出经典角色的根本原因。人生而复杂,我们不需要演那么复杂。 这也是朱朝阳,能够「战胜」张东升作为大BOSS笑到最后的原因: 他,足够邪恶,足够简单。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严正声明:本文绝对无意冒犯脱发人群,也不是根据秃顶这一简单事实得出张东升阳痿的结论,而是结合八年不育、相关台词以及全方位信息,作出了大胆的猜测。如果有任何冒犯,还请多多包涵。鞠躬~

————————————————

公众号:宋雯婷(ID:swtstory)

有提问欢迎来微博找我,搜:宋雯婷sweety

公号后台发送电影关键字如《我不是药神》获得相关电影评论、发送演员名字关键字如「章子怡」「姚晨」获得演技或相关评论。

微信扫码或搜索公众号名字即可关注。

 短评

秦昊早该演变态的反派啊,这下要成多少孩子的童年阴影……(6.19刷完记,没烂尾,还成了“剧版《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稳。

8分钟前
  • 小艮
  • 推荐

秦昊演坏男人永远让人恨不起来!加上影帝王景春张颂文这阵容妥妥的文艺电影冲奖标配啊。。。(很想连麦一下娄烨导演,问问他看到秃头的秦昊心生怜爱和疼惜了吗?还是会给一个三分薄凉三分讥笑四分漫不经心的眼神哈哈哈哈)

10分钟前
  • 钮钴禄哥斯拉
  • 力荐

集齐刷口碑利器:年代、方言、涉案、小城、孩子和不红的中年演员。但还是忍不住产生十万个为什么,朱朝阳把小伙伴带到妈妈工作的景区就这么不怕被妈妈撞见吗?两个山头离得那么远,这是用了多小的光圈才能让三个孩子看出那是把人推下山而且推人的就是停车场见过的人,秦昊为什么一点也不挣扎就认了,以三个小孩面对他时所展露的智商,他说自己是去拉人没拉住我觉得也是可以糊弄过去的……还有民警同志啊,发现小女孩坠楼不上去查看还立刻把现场所有人都赶走,这是保护现场还是保护可能存在的疑犯呐(扶额

13分钟前
  • 小安
  • 还行

其实从我的角度,最后一集是显而易见的烂尾了。哪怕是学李安《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表层故事也要做到合情合理,深层故事才有发掘的价值。而这剧最后一集的表层故事里,张东升、朱朝阳和严良的行为逻辑是混乱的。但从一个创作者的身份,我愿意给这个剧打五星。我完全能够想象这个剧在改编过程中的艰辛。很多时候我自己面对苛刻审查与IP资本的双重压力,最后就是选择破罐子破摔。而这个剧真的做到了在尽最大可能去呈现出创作者的追求和情怀,对每一个角色都倾注了自己的理解和感情,然后还有这么一群非流量的真正表演者,去用心诠释自己的角色,仔细打磨每一场戏的表达,而最后这样的作品真让那么多观众看到了,并且喜欢上,这是让我非常感动并且深受鼓励的。我本来以为中国影视就这样了,就是混口饭吃了,反正大家都不在乎了。但事实证明还是有人在乎的

14分钟前
  • 刘康康
  • 力荐

秦昊+张颂文,两位文艺片男神坐镇,广西六峰山和广东都有取景,时不时还有粤语乱入,一瞬间突然似乎就穿越到了《风中有朵雨做的云》了有木有!这个导演之前在《幻乐之城》似乎就有拍过短片?印象很深,他的镜头运用一直都非常有质感。(希望我没记错)当然,这部剧更让我喜欢的是这三个小朋友,尤其是朱朝阳这个角色。小小年纪就能hold得住这么有层次的角色,未来可期啊!

17分钟前
  • 银河水手XD
  • 力荐

你知道我有多久没看到这样的国产剧了吗

22分钟前
  • Nobody
  • 推荐

说那么多,就没一个人看出来,这剧很娄烨吗?

26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推荐

让张东升杀掉朱永平简直大败笔(可以理解是考虑审查),杀父之仇是太强烈的情感推动力,改变了整个故事的逻辑,如果没有这段,故事是完全可以朝着更黑暗的方向讲述的:三个孩子和一个大人合力毁尸灭迹,张东升收养普普,严良跟随老陈,朱朝阳一家三口团聚,每个人都得到了幸福,大家藏着秘密再也没有见面。人生是很沉重的,我们从小就知道。

28分钟前
  • 基闹
  • 推荐

维持在9.0就OK了,第一次看国剧有了那种刷美剧日剧的优越感,发自肺腑的开心和骄傲。既然都把标准线定这么高了,咱就别再掉回去了吧。别的制作方来看看,别天天拿过不过审当借口,但凡动动脑子就成,是好东西,大家都会花钱的

32分钟前
  • 一毛钱
  • 力荐

音乐真的绝了,朱朝阳这个小孩演的好好呀!细节处理的太好了,一开始的极度谨慎,用梳子上的头发丝放到衣柜门口,检验门柜是否被打开。后面三个小孩抱团取暖的感觉温馨到我了~草刚刚看剧透,他妈温馨个鬼哦,看的我后脊背发凉,坏起来真的不敢想象,人性哦~

36分钟前
  • 肖宗镜
  • 力荐

以为不连戏的地方其实都是暧昧的暗示,值得细品。看看大部分黄金热播国产剧的脑残现状,还是宽容点吧,不能那些都考全国卷,单给这个考江苏卷啊……

37分钟前
  • 竹官碧
  • 力荐

牛逼,小演员的表演太惊艳,秦昊演这类角色毫无压力,湛江取景选的真好,某一刻都以为在看《风雨云》了......这种国产剧我愿追。

41分钟前
  • 阿德
  • 力荐

还真的是挺棒的,审查把创作逼成了少年派。我觉得最可深究的角色是普普。这个女孩儿是朝阳和东升之外的另一层映射,普普不停地说,我是不会告诉严良的,然后要钱去救一个不存在的弟弟,细想才是毛骨悚然。

42分钟前
  • 顿河
  • 力荐

多好的一个张颂文啊!

44分钟前
  • 尝碗粥
  • 力荐

秦昊的是影帝级别的演技担当,看他演技真的太爽了。我单方面给他搬一个痞帅影帝吧。虽然没得过影帝,但他的确是非常非常有实力、有魅力的男演员了,近年来我最最喜欢的男演员!

47分钟前
  • 平淡是真
  • 力荐

我,笛卡尔,一个感情失败的秃子,追不回我的公主,拿不到我的相机。

48分钟前
  • 浪漫下颌
  • 力荐

弹幕有人吐槽节奏慢,没看过原著,看前两集根本不敢眨眼,张东升人前人后的反差、朱朝阳被校园软暴力、朝阳妈妈的教育理念、严良的身世、普普的内心世界,细节真的太多了,每个角色的人性丰满让人惊讶

50分钟前
  • 有趣的人
  • 力荐

一群电影咖来拍电视剧简直就是降维打击。秦昊演的张东升在电梯里被小孩滋水,嘴角微微一撇,怒而不发的样子让我想起了安嘉和这个恶魔。一个细节:从朱朝阳选择相信的笛卡尔故事结局,就已经揭示了朱朝阳是怎样的人了。

55分钟前
  • 天马星
  • 推荐

选景很到位,破旧的海滨城市搭配上火辣辣的阳光,整个画面看起来很有夏天的感觉,非常有代入感。除此之外,我感触很深的是几个小演员们的造型,朱朝阳让我回忆起了小时候班里那些整天埋头看书、不怎么爱说话的学霸们,还有严良的服装、发型和小演员的气质非常搭。总体来说,这种角色设定非常考验小演员的演技,但很幸运,这三个小孩的表现都非常不错,特别是演普普的小女孩,我真的太喜欢了,即使不说台词,眼神里满满的都是戏。

56分钟前
  • 七月在野歪
  • 力荐

非常好,我挑不出缺点的好。既商业又情怀。

57分钟前
  • 紫金陈本人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