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开真实轨迹,依托事实和理论基础,很难不5星。
首先,并没有像从前那样一味的贬低抨击Soviet(当然,调侃和嘲讽是有的)
当Soviet宇航员要汉堡和Jack Daniels的时候(这只能叫调侃)我只能说我笑出声了……
其次,也完美的诠释了美式价值观。个人认为。
女性权益,有色人种权益,当然还有LGBT,你可以说这是ZZ正确,但这些人不也是all mankind的一部分嘛。不要一有女性或LGBT群体或color就是ZZ正确,这么说很蠢的。
再次,你要非说跟我们CPC的价值观冲突,那我只能说你也太不带脑子了,你也太容易对立了。
至少在Gordo夫妇裸着在月表奔跑是为了全人类,ED导弹炸掉Sea Dragon是为了全人类,丹尼违反命令与Soviet宇航员对接是为了全人类。不管你同意与否,在剧中,在当时的环境中,是双方都想看到的结果。
况且,看个剧都要带着意识形态,都要担心自己或看此剧的人被剧中表达的意识形态带走,你也太不自信了。我们要反思,要通过别人的文化或意识形态输出看到我们的优势。
有人会问,咱们PRC就拍不出来这种剧。其实我觉得不是因为技术不到,而是咱们没有什么对手。
最后,如果踏在火星的那一脚,是我们PRC的人,那CCCP和CPC也太牛逼了!
RIP,Gordo and Tracy
只要有对手方出场的情节(通常是苏俄,暂时c家大概还不配),美式的不要脸的给对手的基于自家想象的stereotype的涂抹,真是tmd恶心。艹他大爷的。
苏联人被监控,话都不敢说。
苏联人向往美式汉堡。
苏联人只会讲为全人类这种大话,不在乎身边人。
苏联人只要面子,做个对接机构还要争公母。
看谁都像自己了属于。
第二季开篇来到了1983年,经过约15年的发展,美国的空间实验室业已建成,月球基地已初具规模,常驻宇航员更达到20人左右。
片中的主要角色,已经完全成为了女性,符合片头里的女性背景的寓意。本季差不多彻底沦为家庭关系肥皂剧了,科技发展的背景、重大历史事件对情节的推动,已经可有可无了。特别是最后一集的剧情,让我大呼狗血,下一季,不会再追了。
再说下片头,开篇第一声钢琴,就有《西部世界》的感觉了,再加上同样的科幻画面,很是精美。
个人觉得该剧的logo很好看,到某宝搜了一下,没找到手办或模型。
Apple TV+为第二季和第三季分别制作了介绍架空历史细节并将其与真实历史对比的短片,作为每季片头新闻剪辑的补充内容。本文整理自短片中给出的信息。
无人火星载具赫尔墨斯号(Hermes)搭载着旅居者号(Sojourner)火星探测车登陆火星。赫尔墨斯号的着陆地点阿瑞斯谷(Ares Vallis)存在可能的液态水侵蚀地貌,NASA选择了这一地点以进一步勘探火星上存在水源、珍稀矿物,乃至生命形态的可能性。时任总统爱德华·肯尼迪在国情咨文演说中强调美国绝不会在太空竞赛中甘拜下风。此前美国的“维京”系列任务和苏联的“火星”系列任务均宣告失败,但底特律的机动车工业所研发的安全气囊技术为NASA提供了全新的可能性,让赫尔墨斯号在缓冲保护下成功登陆火星。
真实历史中,NASA直到1997年才通过探路者任务成功将探测器降落在火星表面。登陆74分钟后,探路者号释放出了人类第一只抵达火星的探测器旅居者号。
1976年总统大选的对决在加利福尼亚州共和党籍州长罗纳德·里根和时任民主党籍总统爱德华·肯尼迪之间展开。最高法院在计票的关键时刻以5-4的表决结果承认俄亥俄州的争议性临时选票合乎宪法,确认了里根在该州普选中获得的仅七百余票优势,以及该州选举人票的去向。肯尼迪总统承认败选,里根则在旧金山向支持者发表胜选演说。
真实历史中,保守派罗纳德·里根在1976年共和党总统初选中挑战温和派时任总统杰拉尔德·福特,但未能获得本党提名。前佐治亚州州长吉米·卡特代表民主党击败福特赢得大选。
而史上最著名的计票争议发生在2000年大选中。最高法院裁决了佛罗里达州的计票争议,宣布小布什在本州以537票的微弱普选优势赢下全部25张选举人票。这使得布什在全国范围内获得了271张选举人票,刚好超出胜选所要求的270票。但民主党候选人、克林顿政府的副总统艾尔·戈尔在全国范围的普选中实际上胜出了小布什50余万张选票,这使得2000年大选成为了有关选举人团制度的最大争议案例之一。
高达150米、有效载荷近500吨的海龙号运载火箭在太平洋海域从水中成功发射升空,进一步促进了詹姆斯敦月面基地和月面采矿点的建设进程。里根总统就海龙号的发射表现出极大兴趣,并期待其在未来太空探索中发展更大潜力。
真实历史中,NASA工程师罗伯特·楚埃克斯(Robert Truax)于1963年设计了可回收重复使用的巨型两级火箭海龙号,但在越战局势恶化等事态的影响下NASA获得的预算拨款日益萎缩,这一宏伟的设想最终只停留在了图纸上。
第50届奥斯卡金像奖在洛杉矶拉开帷幕。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的《第三类接触》拿下了包括最佳影片在内的12项奖项。饰演男主角罗伊·尼尔(Roy Neary)的理查德·德莱福斯获得最佳男主角奖,深受影迷喜爱的《星球大战》则包揽了两项技术类成就。《安妮·霍尔》仅凭借黛安·基顿拿下了一项最佳女主角奖。太空竞赛在文化领域的影响也在持续扩张。
真实历史中,科学幻想并没有击败地球人的爱恋物语。《安妮·霍尔》击败《星球大战》拿下了最佳影片奖,德莱福斯是因为出演《再见女郎》才获得最佳男主角的桂冠。《星球大战》横扫六大技术类奖项,但乔治·卢卡斯身为导演的小金人之梦也破碎了。《第三类接触》除了和星战并列获得最佳成就奖以外,唯一获得的奖项只有最佳摄影。
由亲苏势力掌控的巴拿马新政权向美方明确提出了接管巴拿马运河控制权的要求。巴拿马全国各地爆发了反美游行,里根总统则抛弃了肯尼迪政府的安抚政策,态度强硬地表明将捍卫运河的主权。由于巴拿马运河是海龙号火箭从佛罗里达州到关岛附近发射海域运输航线的必经之路,这一争端对美方利益产生了严重威胁。
真实历史中,1903年签署的《美巴条约》(Hay-Bunau-Varilla Treaty)保证巴拿马在美国庇护下从哥伦比亚独立,但也确立了美国对巴拿马运河的所有权。1964年1月爆发的反美示威中,22名巴拿马公民与4名美军士兵丧命,340余人受伤。1月9日由此成为了巴拿马的国家纪念日烈士节(Martyrs’ Day)。1977年,卡特总统和奥马尔·托里霍斯(Omar Torrijos)签署了《巴拿马运河条约》(Panama Canal Treaty)和《中立条约》(Neutrality Treaty),保证在2000年之前移交巴拿马运河的控制权。
约翰·列侬在纽约曼哈顿遇刺,25岁的嫌疑人马克·查普曼(Mark David Chapman)使用手枪两次击中列侬。列侬被紧急送往医院接受手术并最终脱离生命危险。
真实历史中,约翰·列侬于1980年12月8日在自己公寓的楼下遇刺身亡。
美国在南加州的范登堡空军基地(Vandenberg Air Force Base)成功发射了首架仅用于军事用途的航天飞机。这一新型号的空间载具能够对地表的任意目标发动精确打击,使得太空竞赛的紧张局势进一步升级。
真实历史中,五角大楼对航天飞机项目的潜在军事用途同样充满兴趣,并向NASA提供了50亿美元的援助。国防部门希望将航天飞机用于建设地球轨道监视与防御网络。1986年发生的挑战者号灾难让美国于80年代末暂时冻结了航天飞机项目,此时军事用途的预算已经使用了超过40亿美元。
一对东柏林情侣翻越柏林墙逃往西柏林,东德边防军警和苏联驻军追进西柏林境内并射杀了两人。西德国防军和美军与之发生交火,里根总统宣布提升战略防备等级,英国时任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则谴责了苏共总书记尤里·安德罗波夫的强硬态度。此次柏林危机最终导致了自古巴导弹危机以来最严峻的热战威胁。
真实历史中,自东德于1961年建成柏林墙开始到1989年柏林墙被推倒为止,十万余名东柏林居民曾试图翻越这道铁幕。在格杀勿论的命令下,共有100多人在逃亡过程中被东德边防士兵枪杀。1983年,里根在演说中首次将苏联称为邪恶帝国,而新上任的苏共总书记尤里·安德罗波夫则谴责美国正在试探核战的红线。
第二季的故事发生于1983年。
眷村奇事
第一集还有个爽剧味,第二季顺利进入中年剧,伴随着无可挽回的丧失感,非常敢想敢干
还是那句话,人不是猴子,老看着屁股坐哪里是对优秀作品的侮辱。泥石流时代,一部理想主义作品难能可贵,请珍惜。最后一集,满分。
"I love you." "I love you too Grodo."
第二季活妥妥的成了部女性剧,感觉下季会有女总统。季终简直太空冷战浪漫啊,还用了Nirvana 1991的Come As You Are作为落幕配乐,下一季时间则设定于1995年,人类登上火星!(如果抢先登上的是中国那就绝了)
没想到和第一季间有个比较大的时间跨度,对主要角色们都是不小的挑战,也直白地说明不是每个人都能在历史上始终扮演重要角色,有人光荣退场,有人无声离去。在虚拟历史方面,这一季涉及的问题更真实也更直白,人类的各种本性与光彩相互交织,和熟悉的真实感觉不断对照。
看完了, 最后一集挺让人难受得, 崔西和戈多为了拯救詹姆斯镇共同赴死. 太可惜了, 好喜欢这一对. 要说不喜欢的就是戈多得大儿子和凯伦得感情戏, 就离谱, 搁着玩ntr呢?第一季结尾的海龙火箭十分让人期待第二季的剧情.还是太多人没看完就乱给分了,这部剧真的是越来越精彩
不得不说,外国佬创意就是独到,每集都猜不到剧情的走向,每集都感觉很想让人看下去的样子。就是看完之后会让人产生一种错觉,就是苏联的解散真是非常的及时,要不就会引发世界大战。有一说一,这种片子才是真正的文化里的输出,潜移默化的改变你的意识形态。如果事实上是美国解散的话,可能你的理解又有不一样的地方了。我们还是要带着清醒的头脑去看待美剧的文化输出。
如果能把一些没有什么用处的狗血剧情线去掉会更好。最后一集被Gordo和Tracy狠狠感动到了。
TV+把故事始于平行宇宙的1970年代的《为了全人类》当成首发剧,还两次续订,原因很大程度上是Apple自己的故事就始于那个充满理想和激进的年代。TV+作为一家科技巨头的流媒体平台,它迫切希地望用比自家电子产品更富戏剧性的艺术作品,让公众看到技术是如何创造历史,甚至“改写”历史。如果约翰·列侬的歌声没有在1980年消失,那么即使美苏离热战的距离只有月球车的车程和LSAM的航程那么远,我们仍有理由在千禧年前遍布月球、飞向火星,最终在次世代冲出太阳系。S1时我一直觉得基于同名登月纪录片的剧名“For All Mankind”是对冷战的讽刺。不过现在我更认为,文明的本质是混沌系统,人类私利与己见的本性导致了未来的不可测,但文明前进的动力则又源自与熵增的对抗,某种程度上这就是For All Mankind,尽管不那么伟光正。S3已续订,下一站:火星。
除了karen那条线是实在看不下去,太狗血了,美苏对抗的戏份真的挺好看的
通过4K电视看杜比视界呈现一开始的日出画面实在太美了。
2022.10.13 ~ 2022.10.22真的很能编呢,狗血程度超乎我想象……
差不多3.5~4吧。各种黑苏联也就算了,剧情不够狗血来凑。中期一转家庭伦理剧真的太蛋疼了。老老实实拍理想情怀,星辰大海不好吗。原来打算这季看完弃了,结果最后那个镜头。。。还是得看下去。
以登月竞赛这样宏大事件为背景的半架空剧,并没有被束缚在太空、科幻的内容之中,更侧重于通过描写这场太空竞赛舞台上的主角——宇航员和其他航天人职场生活的五味杂陈、光鲜亮丽家庭背后的各种辛酸苦辣,来展现那样一个人类探索太空、殖民太空的激昂跃进年代。与其说是太空科幻剧,我更愿意把它看成职场、生活剧,中年危机、家庭平衡、梦想与初心、英雄背后家人的价值与诉求、职场歧视、友谊等一系列平凡生活永恒的主题将这些有着最酷职业的人类精英与我们的距离迅速拉进,让我们更容易共情,我认为这也是本剧的最大魅力之处。社会分工有不同、身份地位有差别,但不同的社会个体在底层逻辑上作为人类的共同价值是共通的,也容易引起共鸣。
雖然編劇在這季和上一季都毫不留情的挖苦當時那代人的侷限性和當代人的短視,不過卻也始終保有對於人能夠做正確事的樂觀。
表面是在黑苏联,实则暗戳戳地讽刺美国危险的军事政治游戏,都特么把枪和导弹带上太空了,还明目张胆的杀人,苏联人不报仇雪恨才怪。另外被戈登和崔西这对差点虐哭,成全了爱情却壮烈牺牲~期待下一季~
最后一集真的太壮烈了… To Tracy and Gordon
前面所有关于日常生活的剧情好像都在为最后一集美苏冲突的大爆发做着铺垫,但是也侧面证明英雄在成为英雄之前也只是充满七情六欲的普通人。
第一集视效升级节奏加快。月球日出和太阳风暴太震撼了。如果能在大银幕看4K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