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被爱的每一天

HD

主演:王佳佳,张译,王志文,刘仪伟,雷汉,田东霖,周德华,刘乐思,黄泊钧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15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回到被爱的每一天 剧照 NO.1回到被爱的每一天 剧照 NO.2回到被爱的每一天 剧照 NO.3回到被爱的每一天 剧照 NO.4回到被爱的每一天 剧照 NO.5回到被爱的每一天 剧照 NO.6回到被爱的每一天 剧照 NO.13回到被爱的每一天 剧照 NO.14回到被爱的每一天 剧照 NO.15回到被爱的每一天 剧照 NO.16回到被爱的每一天 剧照 NO.17回到被爱的每一天 剧照 NO.18回到被爱的每一天 剧照 NO.19回到被爱的每一天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回到被爱的每一天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艾伶(王佳佳 饰)曾是一名瑜伽教练,有着稳定的收入和令人羡慕的生活,但不知道为什么,她忽然决定放弃所拥有的的一切,返回地处偏远的故乡小城开始新的生活,虽然她的举动招致了周围所有人的反对,但她还是毅然决然的离开了。在小城,艾伶需要面对的是和父亲艾中华(王志文 饰)之间埋藏已久的矛盾,与此同时,她还要处理同男友姜和(张译 饰)的这一段剪不断理还乱的感情。  刚开始,早已经习惯了大城市便利生活的艾伶在小城里感到浑身不自在,做什么事情都束手束脚,随着时间的推移,她渐渐找到了人生的新的方向与意义,而她当初选择离开北京的真正缘由也渐渐的浮出了水面。怪物岛 (国语版)我们现在是谁致我们终将到来的爱情安多 第一季六斤县长宝莱坞之不可能的任务幸福小镇重金属囧途老人303中队回魂之夜娘家的故事之爱的代价少年与水球 RE-MAIN白沙的水族馆平凡的日子致命倒计时流沙2023诡计多端直到有你(国语版)古惑仔之人在江湖神圣的偶像九个女仔一只鬼杰克的过去疯子老爸对决2016东京复仇者2 血腥万圣节篇-决战 -契妈不易做古兵器大揭秘第二季暗黑女教师圣殿奇妙夜激战伏兵湾20.0级大地震昂山素季只对你钟情好女十八嫁无声2020活起来的技艺—-年份故事圣诞佳丽我才是宝贝2024中国杂技大联欢武当II疯狂万圣夜绑定白幽灵传奇之绝命逃亡孤身2020东京大震荡

 长篇影评

 1 ) 都江堰与许巍的《世外桃源》

想看这部影片,很重要的一个由头是源自许巍的《世外桃源》。一直很喜欢这首歌,特别是开头一引用古琴曲《酒狂》的旋律,瞬间就可以把你代入到到古朴典雅的意境当中。

一次在网上想找一下相关MV视频,好好听一听。偶然发现一个3分钟左右的视频,内容就取自这部电影,伴奏刚好用的就是《世外桃源》。视频里画面的意境与歌曲旋律真是相得益彰。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许巍为这部电影量身定做的。凑巧的是,其中还有两个我特别喜欢的演员:张译和王志文。所以就凭这两点,这部电影,也是要认真看一看。不过看完后,印象深刻的倒不是文艺浪漫又伤悲的剧情,而是取景地——都江堰。看着他们走在古老的青石街道上,背靠远处山峦上若隐若现的宝塔,以及绵柔幽长的河道,处处充满着祥和安定的古城气息。很喜欢走在这种幽深古朴的千年古城的感觉。就像歌名一样,世外桃源。能够使人远离都市喧嚣,空气中弥漫着潮湿温润的味道,置身其中,恍若仙境。

不过让人可惜的是,曲子竟然只当作片尾曲过过耳,给我感觉是,故事悲情过后,那古城的意境早就烟消云散了。如果中间插上那么两三小段,电影的票房估计还能上个一两百万吧。将来要是有机会,必定要去上一回都江堰,亲自感受漫步在护城河的墙边上,伴随着碧绿幽深的河水,远眺锁江塔的感觉。然后,缓缓地听着耳机里放的《世外桃源》,一步一步像远处走去。

 2 ) 灶台上的一壶水。

       十一月的第一天,阴冷潮湿,深蓝色的雨天。就像电影里的气候,也是差不多的温度。但是不下雨,也没有烈日,缓慢平和,冷静得一塌糊涂。
       我是不看科幻、3D、大片的那一类人,我是少数人,我不喜欢大多数,也不喜欢人云亦云,被人高谈阔论的电影并不能够吸引我买电影票去看。越到后来就越是喜欢场次又少,看得人也不多的小电影。非常庆幸的是,在这个满银幕都是科幻特技和明星效应的电影时代,还是有人愿意认认真真讲一个故事的。

       ——艾伶与姜和。
       从小城市到大城市飘荡的两个人,在对方身上找到了归属感,在深冷的天气里还可以摸到他手心里的温度。平静的相识,平淡的相爱。爱情最动人的地方就是朴素却真切温暖地陪伴着彼此。两个人一起坐公交车回到艾伶家乡,下车以后她和姜和一一讲述街边那些小店还有她小时候的事。那一段让我看了很窝心。就像天很冷的时候,若是有人相伴,在路边吃一碗面条也是无比温暖的。
       张译的角色和《山河故人》里的张晋生比起来,的确限制太多,也因此在这部当中他的演技没有很好地发挥,比较压抑也比较中庸。但也是因为这种可收可放才能够成就不同电影所应该诠释的不同的色彩和温度。

       ——父亲与女儿。
       片中最触动我的地方在于王志文饰演的父亲与女儿艾伶之间的父女情,隐忍而尴尬的,是区别于母亲对子女所表现出来的感情状态。王志文黝黑的皮肤,有些凹陷的眼窝,轻轻咳嗽的声音,糙糙的手指点燃香烟的样子,都与我的父亲十分相似。父女间的某种尴尬,也与我和我父亲之间曾经发生过的场景有过重合。
       父亲站在灶台边等一壶水烧开;父亲给女儿打电话却又害怕打扰她;父亲关切女儿但只得到简短冷淡的回答,他欲言又止但却发自内心地笑着;灶上还在烧着一壶水,蒸汽在阴冷的空气中升腾,父女俩气氛尴尬地坐着;父亲把银行卡交给艾伶后就起身走开了……
       艾伶带姜和去见她的父亲,三个人有些拘谨地坐着,围着一张小桌,几个菜。父亲看看女儿又看看姜和,其实无论姜和是什么样的,只要女儿喜欢的都是好的,父母都会接受的。他们话都不多,气氛也并不热络,但这样的一幕总是温情得叫人难忘的。
       电影中好多细节都让我觉得心疼,看似稀松平常在每个人的生活里都时有发生,但却是让我非常揪心。父亲的爱总是这样疏于表达却又大气磅礴的,而他的爱意体现在每一次面对女儿时总是包容又温暖的笑着,想多说一些什么但又戛然而止。好几次,我几乎要落泪。因为王志文对片中父亲的刻画而想起自己的父亲,那个曾经也尴尬着不愿意和他说话的父亲,可是也太后知后觉了。
       有那么一瞬间觉得放映厅的暖气像是关了,觉得很冷。

       人总要失去一些什么,才会想到要用力抓住不可失去的。姜和死后,艾伶挽着父亲的手沿着河缓慢地走,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唯独爱才能支撑住苦痛。在这个故事里,痛苦和孤独也都是娓娓道来的一抹平静。
       爱情平淡才能长久,父爱未必如山,兴许也会如河流般。

       两个问题。一,片头对“王庆”这个角色存在疑问,与之后的剧情关联性不大。二,广场舞那段没有必要,并无意义。
       也许这个故事并不能够让人印象深刻,它很小,所有的表达都很细微。人物很小,感情很小,话语很小,情绪很小,说不定是会让很多看惯大片和紧凑剧情的人睡着的,但于我而言,就像是用针剂注入血管一般,直抵心脏;也像淋进心里的一滴雨水,湿漉漉的蔓延开来。电影最大的亮点和共鸣点都在王志文身上。四星电影,五星王志文。

 3 ) 如果你以为中国导演只会下跪、发网盘,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国语电影,真的很久没有让我心动过了!

之前在微博上,作为和陈凯歌 、张艺谋平齐的中国第五代导演何平,竟然自己分享电影资源,可谓震惊四座!


何平,第1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获得者,

曾经监制过《甲方乙方》、《不见不散》、《大腕》、《手机》等著名作品。


他的作品《炮打双灯》曾获得第42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

《日光峡谷》提名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熊奖。

与陈凯歌 、张艺谋 一样,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赞誉。

就是这样一位导演,竟然为了新作影院不给排期,不得不无偿分享网盘······

出于好奇,出于觉得这部电影应该不会太差劲的臆测,我点开网盘看了,

于是就有了今天的这篇文章。


《回到被爱的每一天》,导演蛰伏六年的回归之作,

豆瓣评分一点儿不低。


入围第40届多伦多国际电影节站台单元,导演还拿到了导演荣誉奖。

故事很简单,从北京到都江堰,一段朴素的双城故事。


艾伶和姜和,他们从合租室友变成恋人,


拉手晨跑乐得清贫,

真心实意,有把对方安插到命终的设想。


女主王佳佳,本人名气不大,

在《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里面饰演和陈孝正一起出国的全优女生曾毓。

王佳佳身形颀长,气质有着国内女演员少有的凛冽、自然。


电影里全程素颜,笑容舒服、隽永。


男主是总能把北漂演活了的张译。


张译曾在北京战友话剧团待过十年。

做过播音、写过剧本、跑龙套,经验非常丰富。

他在《亲爱的》里面饰演丢了儿子的暴发户,

人前把酒言欢,人后痛哭流涕思念成河,


他也是《黄金时代》的文艺诗人蒋锡金,

气场足,气质正。


电影中两人的爱情平静如水,波澜不惊,甚至觉得寡淡,

不似《我们好好的》里面倪妮和冯绍峰之间,谈恋爱么,不就是作妖加上大喜大悲,

艾伶和姜和的爱情,甜蜜但是不矫情,平淡却真实,

就像你身边那些因为恋爱而开心起来的年轻人、普通人。



虽然主题是爱情,但是电影的真正魔力并非于此,

一线城市和小城市之间的生活冲突,也是汨汨流动的重点:

我们生活在大城市,

看起来光鲜亮丽收入不菲,

晚上回家之后回到混居的合租房,

哪怕你费尽心思把房间装饰的温馨清新,

也要忍受合租房里的噪音,

哪怕你告诉自己哪怕是租来的屋子,

也要活出自己的样子,

但是依旧免不了上厕所要排队,

面对卫生间里的脏乱差你也只能在拉屎的时候把头扭向另外一边······


那些华灯初上的寂寞与孤独,

和远方家乡的静谧安宁,相互映照,相互刺激,遥遥相望······



我们漂泊在北上广,每个人心里都藏着一个山清水秀的家乡······


何平是个有情怀的导演,“对电影市场我没意见 我只是个做电影的人”,他是能沉得下心来低头俯瞰生活的人。


小镇,石桥与闸门,

电影虽然平如止水,但是水平面之下藏着返璞归真的深沉。


电影里还有一条重要的故事线,是关于艾伶爸爸的。


他中年丧妻,是一个普通的水闸工人,

因为再婚被女儿怨恨多年。

老戏骨王志文抽一口闷烟,那些命运之下的无奈就呼之欲出。


因为再婚女儿对父亲因为怨怼而疏离,

父亲对于女儿抱有歉意,所以语气里也透着小心翼翼。


俗话说,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窗台的雏菊是父亲对于母亲的无尽怀念,


在很多个平淡无奇的午后,

他抽一口闷烟,浇着花,心想着,要是你还在,该多好啊!


故事的最后,姜和的突然猝死,真的让人愤怒!

多好的一对儿啊,怎么就突然死了呢?

不过,也恰好是姜和的死,让艾伶瞬间懂得了,父亲对于母亲的复杂感情······


死了,什么都画上句号了。那怎么办呢?

恨你、怨你,

不过仔细想想,在天上的你应该也希望我能好好活着吧?


还记得晨光熹微的清晨,艾伶用钢琴声叫醒姜和,姜和顶着被子在屋里跳舞打翻了了床边的花瓶;


两个人在河边儿吃饭,艾伶让姜和闻河水的味道故作文艺,被姜和温柔的打断,别装了,饿死了。


他背着她,打赌,耍赖,叮叮咚咚的上楼,


有人说,这部电影,

就像淋到心里的一滴雨水,湿漉漉的蔓延开来,

转头看看,爱着的人还在身边,真好······


知道与你的缘份,也只有这一盏茶而已。结局早已先我抵达,蛰伏于五月的一场雨,十分钟,或许不够一生回忆,却足以使所有年华老去。
                                                                                                                            ——简媜

 4 ) 因你生活的平淡无常,所以原谅

在北大百周年纪念堂看到了这部电影,同时还见到了何平和刘仪伟。因为这不是一部大规模宣传的片子,所以并不给予很多期待,然而它还是比我预期的要好上许多。

从制作来说,这恐怕是何平最小成本的一部电影。它没有配乐,所有音乐都是原声,或者说,全部都是女主伴舞或剧情该有的音乐。它平淡自然,配合着电影本身的质感,不得不说何平在这点上做的既省钱又具品位。
另外,这也是一部没有剧本的电影,演员们按照自己的风格说话,只要将所有内容表达清楚即可。让演员创造角色,而不是以台词来规范角色,这不免让人联想到王家卫,也很具新意。虽然也不防怀疑是不是何平偷懒,不愿意详细写下剧本。
然后,一个镜头八分钟长的街道拍摄很有挑战性。不妨研究一下。

通看整片电影,真正触动我的部分极少,毕竟它是拍给漂泊在北上广,却心怀一个山清水秀的家乡的人们。遗憾的是,我就是电影中提到的那部分“无家可归的不幸的北京人”,无法有该有的共鸣。
电影中小乡镇的清新秀丽的景色和水边的旧家园让我憧憬,而女主角艾伶和父亲疏离而又微妙的亲情也异常打动我。

你多年之后回到自己的故乡,一切都变得如此陌生。山还是山,水还是水,然而人却大不相同。父亲满面含笑,然而你却笑不出来。那份隔阂从多年以前就渐渐生起,到如今竟似冰封,没了半分融化的痕迹。或许你也长大了,慢慢明白了人间疾苦,心里甚至或许也已经原谅了他,但却始终找不到一个机会。

等到那个机会来临的时候,你走到了父亲的新家。你听到那个中年的、肥胖的,因操持家务和带孩子已经面目衰老的女人,代替你心中最心爱的母亲的位置对他大呼小叫、横加指责,忽然什么也不想说,于是就只默默靠在墙边,低头望着河面,凝视从小到大经常眺望的清波,聆听着这个陌生的家的所有。你从未这么做过,因为在你的心中,你的家总有母亲的身影。

然而这一天,你忽然不再将母亲带入这个家了。并不是你已经遗忘了她,而是因为在这个家里也多了父亲的身影。

你忽然发现你不再恨他了,不是因为他有了他的幸福,也不是因为他比你想的过得有些不幸,而是因为他和你一样,过的没什么大不了的。

你终究原谅了他,虽然还是没有推开门走进那个家。

你知道,母亲对他来说实在太美好,美好的像一场梦,让人不想苏醒。然而那个母亲走进了坟墓,在你心爱的他也进入了坟墓的时候,你忽然明白,有某些人在的时候,生活就像一场梦。然而在梦醒了之后,即便你想,你也无法永远守着这场梦,让自己孤独的活下去。

不管失去了怎样的美梦,第二天你还是要擦干眼泪,化个妆,继续好好地活下去。
只在梦中,回到被爱的每一天。

 5 ) 回到被爱的每一天(有剧透,慎入)

昨天下午连续看了两场国产电影,都很好,一部是无数影迷翘首以待的《山河故人》,另一部是静悄悄登场的《回到被爱的每一天》,之所以把这两部电影放在一起写,不只是因为在同一天看了它们,更是因为它们都是慢节奏的文艺片,都是以影像来传达意境的佳作,无数细节打动人心,镜头里的画面像在静静流动般,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当然,它们的风格和题材都是截然不同的。先来写写《回到》吧。

其实这部电影在上映的第一天我就跑去影院看了,而且是早场,9:40开始,但那一天不知怎的,始终电话不断,坐在影院里完全无法安心地观赏电影,后来还中途跑出去处理一些事情,好不容易断断续续将电影看完,大致情节是弄懂了,但我看电影从来不是只看情节的,我更喜欢它所传达的意境,所以不想错过任何一个细节,想来想去,今天就还是跑去二刷了。在我印象中,这是我第一次在影院里将同一部电影重复看第二遍,即使是侯孝贤的《聂隐娘》也没让我产生二刷的动力。在看第二遍《回来》的时候,依旧是淡淡的喜爱(对这样的电影你无法产生浓烈的爱),给我更深印象的是我观影的电影院。新街口是我多年前熟悉的地方,那时候姥姥家在后海,常常会穿过刘海胡同走到新街口去逛那边的小店,后来多年不去了,发现它竟然还是原来的模样,似乎并未曾随着时光的流逝变得面目全非。而新街口影院,竟然在原地矗立了整整60年,比我的年纪还要大。昨晚我从一楼走到三楼的影院(二楼是公共少儿图书馆),空荡荡的走廊上弥漫着上个世纪的气息,木门后玻璃窗里放着用了好多年的暖水瓶,书架里摆放着我小时候看过的少儿书籍,阅览室的门口竟然写着两个大大的红字——肃静,而楼梯拐角处的海报,虽然是一些上映的新片,不知为何总觉得像老电影一样。于是我瞬间就爱上了这个地方。

跑题跑得实在太远,但管它呢,文字不就是要自然流淌出内心的语言吗?我多么庆幸在这座古老的影院看了这部意蕴深长的电影啊。第一个镜头几乎就把我牢牢抓住了。南方,我深爱的南方。老宅子里被雨水淋湿的青砖地面,昼夜不停哗哗流淌的河水,吱呀作响的木头楼梯,窗前静静开放的洋牡丹,主人公慢条斯理的对话里,隐藏着未说出口的情绪,一切都是细腻婉约,耐人寻味的。我后来去百度了一下,知道那是都江堰的风景,是我喜欢的四川。

电影是写北漂的,在这方面其实我很难产生共鸣,因为我从不曾体会过作为北漂一族的感受。我在看到片中很多人一起住合租房,共用厕所和厨房的时候简直莫名惊诧。作为一个从小生活在北京的人我似乎从未真正体验过生活的艰辛,也从未有过真正意义上的孤身一人拼搏和奋斗的经历。我的共鸣在无时无刻不笼罩在北京这座城市上空的雾霾,在地铁站里穿梭的人流,和夜晚窗外密密麻麻的灯火。不知为何这座生活了40几年的城市,却从未曾带给我家的感觉。多年以来我心心念念想着逃离。而家在南方的女主,对于她来说,离开北京这座城市,不只是逃离,更是回归。影片的两条主线穿插进行,一条北京,一条四川。打工的城市和回归的故里,形成鲜明的对比。我总是说,人们年轻时无一例外要远离家乡,去大城市见世面,同时也开始奋斗的过程,而到了中年,最想的不再是出去看世界,而是可以有安稳的一隅,收敛年轻时狂野不羁的心,找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归宿。这时候,“回家”就成了生命的主旋律。

当然女主距离中年还很远,她的回归更大程度上是受爱情的左右。我们爱上一座城,其实是爱上这座城市的某个人,当那个人不在了,这座城也对我们失去了吸引力。孤独的感觉在大城市里总是显得特别突出。而回到熟悉的地方,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也许才是最正确的选择吧。在电影的绝大部分时间里,其实我们并不知道女主内心所隐藏的伤痛,她的表情淡然,面上甚至不时隐现微笑,她在街头驻足舞蹈,在墙角处静静压腿,在舞蹈教室里悠然地独舞,在自家的楼道里轻盈地掠过。也许舞蹈是她最大的心灵慰藉吧。人生最大的幸运,莫过于爱着自己所爱的人,并且能做自己喜欢的事。而她似乎都有了,应该算是最幸福的女人了吧?

想起了那个叫做姜和的男人。这样一个温暖而宽厚的青年是每个女生在年轻时梦寐以求的恋人。他可以在你晾晒衣服时默默地递上衣架,隔着一堵墙传递他对你乍见的喜欢,可以在牵手之后无限地宠溺你,每次猜丁壳都故意输给你然后背你走楼梯,可以陪你一起在铁轨上跑步,兴致勃勃地和你一起讨论未来,为你描画一副在电影里才能见到的浪漫场景,可以在你弹琴时顶着棉被在你身边乱舞,可以在争吵后主动给你台阶下,可以望着你的眼睛在你的嘴唇上深情款款印上温柔的一吻,只是呵,我们要到哪里去寻找这样一个完美的恋人?所以在幸福的巅峰还是破灭了梦想,他在铁轨上倒下,留下女主孤零零的一个人。原来,是“永失我爱”,在陌生城市里不再有任何牵挂,才使她走上了回家的路啊。在那座曾经离开过却依旧无比熟悉的南方小城,她终于找回了自己。

除了这段耽美的爱情之外,剧中的那段父女情也特别打动人心。王志文一出场时我简直有些不知所措,原来他竟然已经老得只能扮演父亲的角色。可他演得又是多么好啊,因为丧妻不久后再娶他失去了女儿的亲情,多年来未能与之达成谅解。其实他内心始终深藏着过去的妻子,那是多么隐忍的爱情。和女儿一样,他也是“永失我爱”,却只能守着窗前的一盆洋牡丹日复一日沉浸在过去的回忆里,表面却佯装无事地与庸俗的妻子一起过着平凡琐屑的日子,同时还要承受来自女儿的误解和伤害。直到姜和的斡旋和女儿的回家终于给了他一个契机,可以慢慢抚平父女心灵之间的那道鸿沟。

特别喜欢几场戏:他捧着一盆洋牡丹送去给女儿,告诉她这是她妈妈最喜欢的花;他在大坝上淡然地对姜和诉说起他内心的隐情,似乎在说着旁人的事情;他和女儿一起坐在床头翻看过去的老照片,脸上带着幸福的微笑。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慢慢领会到,原来爱情不是只有热烈的一种,有时候隐忍的爱反而更深刻,更绵长。那些未曾说出口的,才是最真挚难忘的感情呵。

幸好影片给了我们一个温暖的结尾,父女俩并肩走在河边逐渐远去的背影,然后响起了许巍的那首“世外桃源”。真正的世外桃源其实就在我们的心里,那有爱的地方。

 6 ) 回到合租房,瘫在床上,一天结束了

电影里他们住的地方,刚来北京找房的时候我去过,下了地铁到小区要先爬个小土坡,再穿过一铁道,再在施工的路上踩着沥青走十分钟,中介当时鼓吹我说:嫌累的话你就买个摩托,下班还能拉活儿多好啊,你晚上怕黑,这一路全是人,大伙儿都加班,你有啥可怕的。我当场吓跑了。 后来我搬了很多次家,换了好多室友,张译和他们中许多人很像,怯生生的,话不多,心血来潮来北京混饭吃,随时等着机会落头上。我们一般白天早早的就走了,晚上回来心情好了用公用厨房做个菜,心情差了就闷在房间里。 上厕所会揣着纸,自己会准备好晾衣杆,晚上从不大声喧哗生怕吵到隔断那头的室友,早上洗漱得轮着来,宽带经常掉线,炒菜会关紧厨房门,会问室友要不要吃。这种日子过了一段时间后,我们陆陆续续都搬走了。身边儿很多毕业就扎到北京的好友,干了一段时间的也回了家乡,这个过程很短,短到来的时候两手空空,走时只能带着一脑子互联网思维和一口京腔。 电影里艾伶也回到家乡,二婚的妻子调侃她爸“你女儿这次回来不走了,是发财了还是混不下去了?这么大了怎么不嫁人?不着急么?”艾伶不着急,也是心气高了,也是这趟漂程,心里有忘不掉的。 忘不掉从合租室友变成恋人的张译;忘不了一起乐得清贫过得好日子;忘不了不用打草稿就能对对方脱口而出的矫情的话;忘不了在广袤天地间,孤立无援时刻握紧了的手;忘不掉那些把对方安插到命终的设想。你知道的,一个人心里藏着事儿,有着牵挂,那么不管他怎么昂首阔步随时能露出马脚。 电影总结起来一句话就是,讲了一个女孩从北京回家乡开舞蹈房教舞蹈的事儿,其中穿插和男友回忆。 电影很好看。 拍了两个城市,一个是北京,这里有一群没头没脑扎进来的外来客。一个是小城都江堰,有古香古色的建筑,潺潺的流水,和就认定了安稳生活,扎根在此的本地人。 拍了一对儿情侣,张译和艾伶,有几个片段我记得清楚:张译在艾伶家,顶着被子在地上绕圈;张译背着艾伶玩儿石头剪刀布,艾伶耍赖,赖在张译后背上不下来;两个人一起在河边儿吃饭,艾伶让张译闻河水的味道,张译说别文艺青年了,饿死了。 拍了上一辈,王志文演了艾伶爸爸,王志文演的很好,演了一个失去妻子,和胖女人再婚,为了生活磨没了脾气的老人,喜欢朗诵诗歌,喜欢浇花,对女儿的指令唯命是从,爱女儿又小心翼翼。 但是这么一个细节处理很好,台词很说人话,一切刻画的很用心的电影。 结局很糟糕,所以总的来说这个电影唯一的败笔就在这里了。 何平导演拍摄过程中的很多细节戳中我,唯独结局以死来戛然而止一段感情做的有点儿不地道。 看电影时全场除了我只有一对儿情侣,情侣提前离场。我一直看到结束。 起身出来北京又雾霾了。还在这里继续打拼的我只能回到合租房里。 随手写一堆没人看的东西。 一天就结束了。

 短评

今年终于有不浮夸的爱情片!很感动。

6分钟前
  • 初雪
  • 力荐

好電影不是只有用眼睛才看得到的,要用心去體會,這是何平導演首次執導都市現代題材電影,其實闊別的這六年他一直都在,監製了好多片子,這也是第一部反映現代都市中產階級的中國電影獲得國際A類影獎,故事很好,演員演的特別好,攝影難見的超完美!我不想回到被愛的每一天,我只想回到愛你的那些天~

9分钟前
  • 法蘭琪
  • 推荐

许巍《世外桃源》。何平导演蛰伏6年的新作,竟然是北漂题材。三组时空的交叉叙事,细腻,平淡,直白,自然,伤痛前的爱情,伤痛中的成长,伤痛后的和解。演员状态极佳,有几场戏应该是无剧本的即兴发挥,爱过的人都懂。有30%的院线片是这种质量,再差的空气和教育质量我也愿意继续承受。

12分钟前
  • m89
  • 推荐

影片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很贴近现实,成片也不错。但也有点想要矫饰一番的嫌疑。毕竟电影这东西感觉起来比较高大上一些,想讲述的东西很容易一叶障目。

13分钟前
  • 狐狸先生的货车
  • 还行

何平导演蛰伏六年的作品,与以往的作品有很大的不同,返璞归真的平淡,让我们看到一个文艺的他。张译的演技一直都是不错的,特别喜欢他演的我的团长我的团里的孟烦了,近年来在都市生活剧里塑造了很多经济适用男等角色,驾驭影片的男主角一点问题都没有。最近似乎开始主攻大屏幕了,看好他。

18分钟前
  • 月下独酌
  • 推荐

真诚的情感,即使朴实,依旧动人。

21分钟前
  • 微風
  • 推荐

特别有缘分的一部电影,从雾霾的北京回到清新的都江堰,就好像曾经的自己,思考关于什么才是生活,以及生活中我们遇到的孤独与爱,自我的回归与和解。导演用小清新的电影语言,讲述了从大都市到小城镇,变化与不变的我们。平淡,细腻,小文艺的爱情有几段非常真实,让电影回到生活,这点太难得了。

26分钟前
  • 蒜 | BOY A 🌈
  • 推荐

王志文演的真好。王佳佳演的就逊色不少,舞台感太强,并非好事。张译的角色被限制得太多。电影谈不上多好。但是绝对不差。就是中间关于北漂的问题探讨得太勉强了。

28分钟前
  • 东墙记
  • 还行

7.0/点映,何导用王家卫的模式实验了一部手法老练叙事新颖文艺而不矫情的片子,两城三个时空随意剪辑切换、无剧本即兴精彩表演、7分钟长镜头等实验还算成功,人物并没有鲜明性格更像是当代都市飘族镜像。爱与被爱,思念和遗忘,像一泓清水缓缓流向生活本身。结局收的好。许巍片尾曲《世外桃源》加半星

29分钟前
  • 二月鸟语
  • 还行

虽然剧情看着有点平淡,但是镜头真的很好,张译演这种普通人真的很有代入感,真的是一部很不错的文艺片

33分钟前
  • 空心豆
  • 推荐

如果不是何平导演突然离世,我大概不会看这部片子,也没想到他能驾驭这样的题材,和现实没有距离的东西拍好挺难的,他做到了,相信很多漂泊在京,又因为各种原因回到家乡小城的青年都会有共鸣。不长的篇幅,过去男孩女孩在一起单纯的美好拍出来了,以及之后的变故,女孩随之的心绪,平实,有说服力。普通男孩的简单快乐也演出来了,傻乎乎的可爱。比较宿命的是,片中男孩也死于心脏骤停。起初好像是来自两个世界的父女,最后同病相怜。

38分钟前
  • thintoy
  • 力荐

太温吞,三流剧即视感。王佳佳眼熟,想了半天,是《风车》里更好的女尼。

40分钟前
  • 不良生
  • 还行

我觉得何平挺会拍电影的,只是剧本总有致命伤。他自称“我的视觉很好”,的确他的摄影美术一直做得很好。张译若隐若现那三个镜头多灵啊!同学聚会和逛老街两个长镜头也很有意思。这次没剧本直接拍,我觉得很适合他。最让我感动的还是他和王佳佳这么多年稳定的忘年恋。

41分钟前
  • 小A
  • 还行

到不了的地方是远方,回不了的地方是家乡,很真实,平凡中的感动,导演用心了,值得一看!

46分钟前
  • 豆瓣酱
  • 力荐

北漂妹子归乡忆故人,出租屋里一卷厕纸触发的恋爱。又假又装又神经病,最可怕的是摄影还真心不错……

47分钟前
  • kylegun
  • 很差

何平终于有部能看的片了,张译最出色,看好此演员的后续。

50分钟前
  • 土国全安
  • 推荐

很多镜头虚虚实实的真的好美。我比较关注的是片子里面两段grief。女主改变了人生轨道,追求内心的安宁;女主的爸爸闪电再婚,却一辈子养着那盆花。后者看似不专一了,却也永远的把自己困在了一个不爱的女人身边。我总觉得,人还是该给爱一个机会。说不定,就碰到了呢?

55分钟前
  • skyline
  • 推荐

沙发上那场戏值四颗星

57分钟前
  • 村里种树
  • 推荐

细腻的镜头、淡淡的故事,舒缓的节奏,北漂青年的爱情与亲情,迷茫与希望。王佳佳,这个名字我记住了,优美的体态流畅的动作,将瑜伽教练这个角色表现得很真实。这个女孩很适合演小妞电影,不知道会不会成为下一个白百合。

59分钟前
  • 小波尔卡
  • 推荐

谁能理解导演在微博上自己发电影网盘资源的心情

60分钟前
  • 这只兔子有毒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