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员动起来

更新至20240325

主演:陈露,马跃,宋宇豪,张娜

类型:综艺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24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全员动起来 剧照 NO.1全员动起来 剧照 NO.2全员动起来 剧照 NO.3全员动起来 剧照 NO.4全员动起来 剧照 NO.5全员动起来 剧照 NO.6全员动起来 剧照 NO.13全员动起来 剧照 NO.14全员动起来 剧照 NO.15全员动起来 剧照 NO.16全员动起来 剧照 NO.17全员动起来 剧照 NO.18全员动起来 剧照 NO.19全员动起来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因为你没看过海”

作品大都包含着对可能性的探求:在自然律层面上或在形而上层面上。前者在既定自然律的基础上,探求自然律的变奏将对人类生活造成何种影响;后者则是直指本质的叩问,物所包含的形而上可能性犹如自身的影子,在勾勒实体的同时,与实体一起,勾勒着存在的深层轮廓。科幻作品常以人类宿命作为关注的焦点,主题也往往与拯救有关:外星人侵入地球,或人类自身因为对科学技术的不加节制的发展与滥用而可能导致的灭亡。前者毋宁是停留于自然律层面的一次想象力的宴席,后者则通过自然律而标识出一个箭头,指向存在的内核,比如《十二猴子》——

一九九六年底,只有百分之一的人类是幸存者,其他人都死于某科学家提炼出的细菌。有意思的是,组建十二猴子军队的头领,杰弗瑞,在精神病院里,曾向时空穿越者,科尔,逻辑清晰地论证:细菌并不存在,而是从前捏造出来哄骗医生勤于洗手的概念。“对错并不存在,权威并不存在,都只是意见而已。”科尔被强迫服用镇定剂,神志不清地建议杰弗瑞窃取父亲实验室里的细菌,来消灭人类。

科尔再次回到地球人时空,试图阻止十二猴子军队的行动。既然细菌几乎消灭了人类,那么,细菌终归还是“存在”的喽,它不仅仅是拿来哄人概念。权威也是存在的。细菌所造成的疾病暴力,即终极权威。但换一个角度,似乎也可以这样看:细菌仍然只是一个概念,它哄人在疾病中死去,就像它哄着医生洗手那样。因为人类存在本就不一定那么实在,整个文明都是头脑中的臆想或精神构造,也不是不可能——缸中之脑本就无所谓生死,而不借助那套精美的基督教神学,笛卡尔更是无从证明外在世界是真实的。

我不认为科幻算作一个作品类别——我认为只有两个类别:作品与浮沫,进一步的细分都是毫无必要的。比如《十二猴子》中,所有的科幻元素都可被替换成自古有之的魔幻元素,而并不改变故事的叙事:想想心理医师凯瑟琳的那个演讲,古代异象与疯子的预言,那不正是对同一个故事的另一份讲述么?我们可以用梦来穿越时空:梦本就是现实的一部分,它的虚幻性至多只是其表象内容与现实的另一部分不尽符合而已。但,现实的某一部分为何要去符合另一部分呢?我们可以用巫师的香料来致死与复活,用一组组雕塑来刻画永恒或永恒的死亡。而,片头所描述的末世景观,不正是基督教和太多民间宗教所着迷于宣扬的末世论么?

无论风俗的外观如何变迁,人性总是那个人性,生存境遇也总不过是生老病死、爱恨聚散、和喜怒哀乐。科学假设作为人类想象力的一个表达,固然是令人惊讶的并且是美的:比如引力、原子、能量。但我不相信它们是实存的——更准确地说,并没有足够的依据让我相信它们是实存的。我也不相信写在纸上的历史,更不要说那些冠冕堂皇的以制造意识形态为己任的官方史——想想当代衙门里正在书写的“历史”,你还会相信几百年前在衙门里写下的“历史”么?

留心一下生活中最简单的东西:空气、水、呼吸,和爱。
我只相信切近的日常生活。相信日夜相代、万家灯火,相信人心的真、善、和美。《十二猴子》里反复提到的,也是影片最动人的部分,即科尔的真心所想,能够生活在地球表面:呼吸空气、在溪水里撒欢,在树林里仰望星空,听音乐,和凯瑟琳在一起——这些最简单、最朴素的生活片段。灭亡之前,科尔问凯瑟琳想做点什么,“带你去佛罗里达,因为你说你从没看过海。”

 2 ) 什么是真理。。什么是疯子

“You know what 'crazy' is?'crazy' is majority rules”。。。“what made us crazy is mechanism..”。。“This is the last opporunity”。。Jeffery在精神病院里的疯言疯语听起来却句句睿智。。。以致我开始以为他真的是假装发疯呆在病院里的。。。可是这貌似导演耍的一个花招。。。Jeffery是疯子。。可是从真实--科尔是来自未来寻找病毒来源方面来看。。。他是最早相信的人。。。那么到底什么是疯子?如他所说。。。对18世纪的人来说,细菌是不存在的,而对20世纪的人来说,无疑细菌是存在的。。。在18世纪告诫人们洗手的人被视为疯子。。。可是那时的疯子所认识到的却是现在的真理。。。天才都是疯子不是因为他们的观点 不被人所认同,而是不被那个时代所认同。。。同样把时间后退几百年。。。几百年后回看今天的真理。。大概也都是漏洞百出。。。今天的疯狂却有可能是未来的真理。。。时代这个东西很小肚鸡肠。。如果你走的比他快就会被嘲讽否定甚至毁灭。。。我们现在所做的不过就是按某种“常规的发展规律”来寻找几百年后可能是谬论的真理。。。很有意义么?
来自2038年的科尔在回到1990年后被关进了精神病院。。因为他的言语思想与1990年的思维认知框架相悖,远离1900年的社会认识。。在他看来,“现在不是现在,现在是过去。。”2038年的真理在1990年贴上精神病的标签以纳入1990年的理性疆域。。。那么是不是今天精神病院里面关着的是未来的真理?呵呵,真理。。。置于历史中,这个名词倍有自嘲的幽默。。
那么我所看到的是真实的么?科尔在数次时间往返后对自己产生了怀疑。。2038年的景象到底是幻想还是真实?自己是不是真得患有精神分裂?这种怀疑的产生一方面是精神病学的功效,另一方面是科尔内心倾向的暗示:他希望自己是在幻想,希望自己属于这个有阳光和海水的年代。。。而作为一个观看者。。虽然看到了他是来自2038年的事实。。可是心里却在提防被涮:搞不好结尾来了一个镜头。。说这所有的一切都来自患有“卡桑德拉综合症”的科尔的幻想。。。。所以。。混乱。。怀疑眼前一切的真实性。。。《盗帅楚留香》里香帅醒来发现自己被魔法缩小了。。被关在巨大无比的房子里。。。魔法当然不存在。。是所有的物件被换做巨型,再加上一些心理暗示,就会让人以为自己被缩小了。。。谁又知道我现在所见的到底是怎样的呢?跳不出去。。把所见当作现实。。以此为基础构筑所谓的科学体系。。。现在却不知道这个基础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存在。。。
 
历史到底可不可以改变?什么是历史?
类似《Back to the future》之类的时光穿梭主题的电影,大都是未来改变的历史又改变了未来成为历史。。。呵呵,貌似文字游戏的描述。。都很佩服编剧。。能够把这种复杂的关系弄清楚。。。而观看的我也往往在尝试理清因果的不断的努力后发现这是一个环。。分不清因果。。《Twelve Monkeys》海报上的The future is history。。。貌似很精确的描述了这种神奇复杂滴关系。。。当男女主角变装之后。。我突然悟到了不断出现的科尔的梦,也猜到了最后的结局。。。1996年的童年科尔和2038年的科尔相遇在1996年的机场。。是future,也是history。。奇妙的交汇。。。好像是。。。时间下游的一个分支回流汇入上游后随之而下。。。又怎能分得清楚下游的水到底是从何而来呢。。。不断的特写镜头的切换让人感受着这种交汇。。感受着。。迷惑着。。。不,是被导演诱拐着。。。
 
 
将电影与现实相重叠,寻找其中的映射。。。结果就搞得自己。。神经错乱。。。很久没有这种感觉了。。。值得记住的电影。。。值得记住的导演。。Terry Galliam。。。

 3 ) 十二年后,十二猴子

十二年前,那时我十二岁(虚),跟着姐姐看《十二猴子》(被分为R级,中国要有分级制我们都犯法了~),如果没记错的话,那时还是录像带,都没有VCD,年幼无知,基本不知道讲的是什么,也没有什么特别出彩的动作场面,也不认识“两布”(那时他们也没那么出名),看着无聊透顶,完全没什么印象。

十二年后的今天,鬼使神差的又把十二猴子下了下来,还是2AVI高清版,尽管画面效果也很一般,这次看一点都没觉得闷,一口气2小时一动不动看完了,看完才觉得IMDB给评那么高的分不是没有理由的,不论故事还是表演,都是高水准的。

Bruce Willis(简称老布)饰演的James Cole是未来的202X年一名囚犯,被作为“志愿者”送回1996年去调查年底导致人类移居地下的病毒的缘由,却被误送回1990年还因为袭击警察被关进了精神病院,在里面认识了Brad Pitt(简称小布)饰演的病人Jeffrey和美女医生Kathryn,老布在这里面非常狼狈,又是满嘴流涎,又得吃蜘蛛,无论怎么给医生解释将要发生的事情,只会让医生更坚信他精神有问题。而小布在这里面躁狂倾向严重,兴奋地不停说话,经常会有很多想法冒出来,是最喜欢闹事被绑起来的病人,演技相当了得。

终于在受尽折磨之后老布回到未来,做了一顿汇报又被送往1996年,途中又出了点小变故,跑到一战去中了颗子弹,终于来到1996年,而这时的Kathryn成为知名精神学家,正在签名售书...老布找到她,“挟持”她去找线索,期间Kathryn一直从医生的角度劝服老布相信一切都是他的幻觉,结果线索找到最后却发现是小布他爹研究的病毒,而小布正是在1990年听了老布的预言准备组建“十二猴子”军团,全球散播病毒...老布意识到自己闯下大祸,回到未来开始不相信自己,认为自己真的是活在幻想中。而此时老布数次凭空消失的一系列“神迹”以及预言,让Kathryn逐渐相信了老布,开始试图阻止“十二猴子”的阴谋,正在此时老布又从未来回来,却开始怀疑自己,这回又是Kathryn开始劝老布继续自己拯救人类的任务,终于几经周折两人终于站在了统一战线。此时事情开始向老布每天重复的梦境发展,越来越担心的老布几次试图改变历史,事情却按照的轨道继续下去,最后,还是没能改变病毒扩散,50亿人类死亡的结局,老布还壮烈牺牲了,好在病毒基本与“十二猴子”无关,而是因为又一个Play God的疯狂科学家,这样老布可能会死的安心一点。

又是科幻中常见的“回到过去,改变历史”主题,但是基本上这种题材的电影就没有成功过的,到最后基本都是一个死循环,老布回到过去之前看到很多线索和留下来的资料,回去之后顺着这些线索找到源头,却发现是自己一次错误的经历造成,而最后留下来的线索,也是因为他回到过去遇到了Kathryn留下的,又是鸡生蛋悖论...回到过去无法使历史按照期望的方向运行,已经在各种类型的电影中以各种方式被表现了无数次,正是因为知道了结果,主角的举动反而让历史的轨迹顺着那个方向发展下去,无一例外的回到了原点。

其实主角的确是改变了历史的,他的梦境有很多次变化,有时是小布提着手提箱,有时是小布被杀死,如果梦境反映的是他对未来的预知,说明Kathryn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使得最终登机的人不是小布,历史虽然不是照着原有的路径发展,但是终究无法挽回人类遭遇毁灭性打击的命运。

这部电影里面“两布”的演技都十分出彩,老布在车里听到"A Wonderful World"时脸上浮现出孩子般的笑容,一直是硬汉形象的他也会有天真的一面,但是一直生活在地底想看看大海的他终究还是没有实现自己的愿望,最后还给童年的自己留下了无法抹去的阴影,的确是个悲剧人物。而小布把癫狂的Jeffrey也演绎地淋漓尽致,动不动激动地慷慨陈词,偶尔神经质的抽动,说话带着一股无法压抑的兴奋,也让他获得当年奥斯卡的最佳男配角提名。女医生Kathryn就没什么特别了,甚至演的很一般,只是她说的一段话令人印象深刻:And what we say is the truth is what everybody accepts. Right, Owen? I mean, psychiatry: it's the latest religion. We decide what's right and wrong. We decide who's crazy or not. I'm in trouble here. I'm losing my faith.正常人还是精神失常,究竟由谁来决定?思维定势有时候就是会让人走进死胡同,没法判断真假对错。精神医学就是现在也有很多东西没有研究清楚,关于病理好多都没有定论,也许几百年后能研究明白...

整部电影画面都弥漫着一种灰黄的基调,不论是在“过去”还是在“将来”,也许是为了渲染一种末世气氛,看起来就像整部电影的灯光都没打好,镜头上还蒙着一层灰。如果不是真正的科幻迷,只是慕名而来,肯定会相当失望,没有华丽的未来场景,没有火爆的动作场面,硬汉成了倒霉蛋,帅哥成了精神病,女主角也就在最后才惊艳上镜,但就是这样一部平淡甚至沉闷的电影,确实是电影史上的科幻牛片,如果你喜欢有深度的科幻故事,它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4 ) 从女科学家最后出场那句台词 I'm in insurance 看出来的门门道道

翻译成“我是做保险的”实在是误导了太多人啊。看大家讨论了半天越说越糊涂,索性来说说我的看法。

下面的内容涉及剧透,请在看完电影之后并思考之后回来继续~


我觉得这里字面意思是“我上了保险”“我是处于保险的”,而实际上也是这个意思。

首先我们看未来时代的那几个科学家派人回到1996年的目的是什么?

纯病毒,源病毒。

从一开始,科学家们就对James强调,取回标本,为人类重返地面寻找解决方法。这里并没有想让James拯救人类,我想到了两点原因:一是科学家们在这个时代掌握实权,从他们可以任意选择志愿者并给James发放赦免许可可以看出来。二是女科学家在飞机上发了些牢骚,大意是说这个时代的人太不可救药了,太粗鲁了,太暴力了,简而言之死了活该。所以科学家们不想让历史发生改变。

可偏偏Bruce扮演的James留恋那个时代,想要拯救人类。所以当James那个夜晚在别墅外表达了自己对这个时代的喜爱之情之后会突然被收回去,并告诉他,你的事情做完了,我们换人。

可是后来James把自己的牙齿敲掉之后,他们抓不回他了,怎么办?

所以未来的科学家们派人给在安检之前的James那把枪,一旦他有所行动,机场保安会将他击毙。而女科学家在飞机上主动与那个研究员握手,取得了原病毒。这是为取得病毒上了一道保险。

其次,看看她之前的那句话,之前提到的,大意是说这个时代的人太不可救药了,太粗鲁了,太暴力了,Human being, 人哪,真是自掘坟墓,赶快绝种吧。旁边的研究员的反应是什么?“甚合我意”!在这里,她为研究员扩散病毒的决心上了个保险!(甚至用刚刚从握手中携带的病毒去传染更多的人,为病毒的扩散上一个保险)

在这里,I'm in insurance 毫无疑问的是非常出彩的一句台词。

完全个人感受,欢迎拍砖,转载请注明。

另一个感受,最后Kathryn扑倒在James身边被人架走的时候,她知道少年James目睹了这一切。她抬起头来四处焦急的寻找,下一个镜头,她知道她找到了,这个时候她的表情意味深长,让我不禁潸然泪下。。。

 5 ) 关于"I'm in insurance",我以为并不是"确保病毒扩散"的意思

多年后重温了12猴子. 刚刚看到有评论说最后一句的意思是要说明女科学家回来要确保扩散病毒,统治未来世界,并获得很多赞同后,我想说一下自己的另一个角度,稍微乐观点的见解: 我以为,"i'm in insurance"的确是表达"我来为这事上保险","我来确保事情顺利发生"的意思,但我觉得并不是要确保扩散病毒,而是刚好相反,要确保得到病毒样品,拯救未来. 先看:    1,96年的科学家在过安检的时候,病毒已经被保安打开过,开始在美国扩散了. 而96年的科学家将会把病毒带到世界各地. 所以即使未来的女科学家不来,病毒一样会在世界各地扩散. 而假设她的到来是为了"确保病毒扩散",她也只需目送了96科学家安全登机便完成任务了,无须登上飞机出镜来为此事"上保险".    2,从一开始整个故事都在说未来是不能改变的,包括很多细节也论证了这点,比如把James和Jose送错时间而引发的一系列事件(例如女主以前便在一战照片中见过James,所以一开始就问"我们是不是在哪见过面",而那时James还未被送回一战). 未来的科学家们也从未提过要阻止事情的发生,只是需要追溯原病毒的来源,然后派科学家回到过去研究病毒,以得到"Cure"(疫苗或解药). 而James在整个故事中也数次提到未来是不可改变的. 更甚,他还说到"96年也只是过去",即使真的改变了96年,也改变不了"现在"(96世界只是一个不一样的维度),所以改变96年并不是未来的人们的目的,同理,即使96年的世界被拯救,未来世界也不会发生改变.    所以,一旦有了"病毒已被扩散","未来不可改变"的前提. 最后的"I'm in insurance"就不可能会是来确保病毒扩散的意思.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在James打电话给地毯公司留言后,Jose马上到了,给了James枪,用意是叫James去拿得病毒样品(这一直是未来世界的目标,追溯病毒来源,而96科学家可不会双手奉上). 但最关键的是,James一心只想改变96年的世界,然后留在96年,已经不关心也很可能会完成不了未来给他的任务,而结果也是像电影里的,非但没拿到样品,还白白牺牲.. 而在未来,科学家们已经察觉到James对过去的留恋(最后一次送他回过去之前的询问),因此,女科学家在接到最后一通电话后,除了派Jose来帮助James拿到样品外,自己也来了,目的是要确保能拿到病毒样品,制作Cure以拯救未来. 而并不是确保病毒被扩散. 因此她最后在James任务失败后出现在飞机上,便是必然的剧情了. 所以,最后在飞机上"人类该被扫除"一席话,或许只是调侃,很复合老美的调侃文化(尤其是在未来女科学家已经知道96科学家的计划下). 而"I'm in insurance",则是话锋的一个转折,意指即使James任务失败,还有我自己出马. 所所以,个人愚见,最后的一句并不是要引发观众对人性的反思,而是刚好相反,给出了对未来的希望. 欢迎讨论拍砖~~ :)

 6 ) 十二猴子综合所有高手得出的正解

以下有情节剧透,没看过本片的请绕道。

总的来说电影本身是一个闭循环,也就是从james小时候在机场看到的枪杀导致长大了重复着做同一个梦(但是梦境里人物会随着故事情节发展变化)这一起点开始到james回到过去最后被杀在机场的一个”6”循环。

我看完了几乎所有评论,作出一下总结。

james被错误回到1990年在精神病院遇到布莱德皮特,当时皮特还没有毁灭世界或放飞动物的想法,但是在镇静剂等药物的作用下这个来自未来的james说了很多关于病毒、人类、毁灭的想法给皮特(这个有后面皮特在他爸爸的宴会上碰到james后发狂说的那一大段话为证),后james神奇逃脱密室,给女主角留下深刻印象。第二次时间旅行回到1996年,也许是因1990年与james的相遇,使得女主角也渐渐迷上时空穿越等类似主题并开了讲座和出书,并影响了皮特爸爸-病毒博士的助手(他当时找女主角签名)。有个细节是,james第一次时空旅行完回到2035年时做了一次梦,拿贴纸病毒行李箱的是长发皮特(潜台词应该是说皮特一开始的确为病毒传播预谋者,皮特在1996年的确留的是长头发,而且皮特爸爸被绑架时说的是“连我都没有密码,我没有办法拿到病毒”,皮特说“太迟了太迟了”,所以说皮特原来的计划并不是只是放飞动物),但因james回到过去改变了历史进程,女主角深信james来自未来并打了电话给皮特爸爸叫他防范儿子,皮特爸爸也的确加强了安全防卫,所以james算是成功阻止了皮特,只是因为历史进程发生改变,有因必有果,结果没变(世界毁灭的结果不会改变,否则就没有2035年地下人类想方设法回到过去搜寻病原以研制抗体),所以原因改变,皮特爸爸被绑架时说“不过为了以防万一我做了些措施”潜台词大概就是已经把病毒给了他信任的助手,因此助手才得以传播病毒。

另外片尾博士助手与原本只在2035年出现的女科学家的相遇,有的人解读为是年轻的女科学家当时是做保险的讽刺(真相就在身旁却苦苦寻觅),但是我持相反意见。想想james在2035年是大人模样,但在1996年还是个小孩,怎么可能2035年的女科学家在39年前还是一个模样一样老?所以我猜应该是james在机场打了那通电话“地毯公司”告诉未来的人12猴子不是真正的病毒传播者,让2035年的科学家找到了真相,女科学家亲自回到了1996年(因为她比博士助手还要早到飞机座位上,但却知道安检通道发生了枪击,而且她说出了“我们都要濒临绝种了”的“预言”,另外有个细节是james第二次时空旅行完回到2035年躺在医院一大群科学家围着他说“现在可以交给别人负责,我们快要成功了”可以证明)并不是为了改变人类毁灭的灾难,而是为了把病毒带回去研制抗体夺回地球重新回到地面上居住,因为博士助手已经在机场接受过关检查时把病毒释放出来了,改变历史已经回天乏术。


以上是我的总结,我有个疑问,一直在james耳边的声音到底是不是没了牙的乞丐的(因为声音的确是乞丐的)?但我不认同乞丐是老了后的james,还请高手指教

-----------------------------------华丽分割线--------------------------------------


以下是我引用各大侠的评论,用「」表示。

「2010-06-27 14:53:44 flyawayx
楼主有一点说错了
   “二,病毒的传播与自己的时光旅行有很大的关联,甚至可以说没有自己的时光旅行,这种致命的病毒就不会出现。而这两点正好是Novikov self-consistency principle理论中的两点 “


  不管男主角回不回去 病毒都会出现的
  电影开始的时候 主角梦里传播毒药的那个人是布拉德皮特
  女主角给杰佛父亲打电话以后 他防备了儿子
  所以后来变成了杰佛他父亲的助手」

「2012-05-12 19:29:54 Antarctic
  另外,我觉得被大家看好的那个孤儿院女孩的故事,实际上就是一个“6”字形的结构。从某一点单向开始,然后在另一点转回去,到达之前的一个中点,然后从那个点开始了无限循环。。好像没有说清楚。。凑合凑合吧。。」

「2011-02-21 03:02:44 Bobby
  我觉得历史的全部都无法被改变...有的人可能会说历史的过程会变化..但是历史的结果是不变的..我想说有时候历史的过程就是某个更早以前的历史过程的结果..因为结果是不能改变的...以此类推所以历史的过程也无法改变...所以整个历史的全部都无法被改变」


「2011-02-23 20:10:13 小梁
  表面看去,《十二只猴子》讲的是时间旅行,我们就暂且把它当作一部关于时间旅行的科幻片来看。詹姆斯.科尔从未来回到现在,目的是采集50年前毁灭了大半个人类的病毒样本,并确认病毒是从哪里开始传播的。需要注意的是,科尔并不是回来拯救人类的好莱坞式英雄:他只能观察历史,但不能改变历史。这是影片的理论基础,也是不同于以往同类题材的影片之处。影片的海报上清楚的写着:The future is history。对于1996年的人们来说,人类毁灭还是未来;但对来自未来的科尔而言,这已经是历史了,而历史是不能改变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1995年的“未来”乃是科尔的“历史”,所谓The future is history便是此意。科尔本来是明白这个道理的。在精神病院中,他不是明明白白的告诉医生们:Save you? How can I save you? It already HAPPENED! 」
  
  
  
  「然而在影片末尾,当他发现散播病毒的真凶后,却忘记了历史是不能改变的;如果他真能将病毒散播者击毙,岂不是改变了历史么?所以,他注定不能成为拯救人类的英雄,因为人类已经被毁灭了,无从拯救。科尔想改变历史,却在不知不觉中沿着历史为他设定的命运轨迹前进----而他的死,其实也正是这历史的一部分。」

「2011-04-24 02:18:39 [已注销]
  到电影的结尾,james极为讽刺地开始相信自己所谓时空旅行的经历只是自己发疯时幻想出来的。
  
  我觉得他是为了与女主角一起才这样说的」


「2012-05-24 00:48:36 koala
  ls,其实那个真正传播病毒的凶手很大程度上是受女医生那个讲座还有写的书的影响,而那个女医生(大概)是因为在1990年遇到了科尔,尽管不相信科尔,但是很可能因为这件事萌生了那些想法,灾难的预言以及那个女神等等」

 7 ) 一个充满幻想的多情少年的怪诞的科幻的香艳的刺激的梦

我曾经也做过类似的梦,游离于现实与未来科幻与写实生死交错之际。能将这样的梦拍出来,真的是高人。 但其实情节并没有让我产生太多新鲜感。 一些评论很不错,评论成了电影的一部分,我想film2.0应该考虑好好的将所有的观众纳入进来并进行互动,如果这样的一个奇怪的梦,是一个facebook近1亿社区的人一起做出来的,那该多惊人! 这部电影的视角应该从小男孩来看,他看到一个美女对一个临死的成年男子这么好,就开始幻想这个科幻情节出来了:他要是那男的该多好啊! 所谓的history所谓的future都是一种意淫的幻想。 所谓的拯救世界所谓的毁灭世界都是一种梦中的意念。 生命只有一种状态:now! 故事的结局是:小男孩意淫了一段时间,跟着妈妈离开了机场。 他也许在今天还很一相情愿的怀念美女曾经看过她的一眼。 后来会拍电影了,又添油加醋的拍成了故弄玄虚的 Twelve Monkeys》 我喜欢这个意淫,有创意。 ------------------------------------------------------- 12猴子观后感         一、长久以来,美国导演特瑞·吉列姆(Terry?Gilliam)一直是我最敬爱的在世电影艺术家。吉列姆至出道始,从未获得过任何一个重要电影节的主要奖项,他不但游离于好莱坞的主流之外,也不入欧洲评论界的法眼。然而全世界热爱他的影迷不计其数,影迷在网上为他建的殿堂“特瑞·吉列姆爱好者杂志”,内容之详尽是我迄今之仅见;以高品位着称的DVD出版商克莱特伦(Criterion)公司已发行了他的两部影片《巴西》(Brazil)和《时间强盗》(Time?Bandits),当代导演中享有这一殊荣的寥若晨星,即便如阿巴斯、大卫·柯能堡和马丁·斯科西斯也仅有一部作品入选。其中《巴西》一片更是破天荒的受到特殊礼遇,由克莱特伦精心制作了三张内容丰富的DVD碟片,更获得当年的DVD出版大奖。     我个人与吉列姆的相遇发生在1997年。这张名叫《十二只猴子》(Twelve?Monkeys)的碟片从此永久的留在了我光盘包里。在几年的时间里我重温此片不下十次之多,并且不厌其烦地向所有爱好电影的同道推荐。《十二只猴子》于我而言已不再是一部电影,而是通往波普所谓“世界3”的一扇大门。这个极端复杂、暧昧却又感人至深的电影文本是个不折不扣的奇迹。           二、?手指飞舞,写下记录,继续向前,虔诚或者睿智都无法诱使它划去任何一行,即使是眼泪也无法冲洗掉任何一个字。——《十二只猴子》中的诗句          表面看去,《十二只猴子》讲的是时间旅行,我们就暂且把它当作一部关于时间旅行的科幻片来看。詹姆斯·科尔从未来回到现在,目的是采集50年前毁灭了大半个人类的病毒样本,并确认病毒是从哪里开始传播的。需要注意的是,科尔并不是回来拯救人类的好莱坞式英雄:他只能观察历史,但不能改变历史。这是影片的理论基础,也是不同于以往同类题材的影片之处。影片的海报上清楚的写着:“未来就是历史”(The?future?is?history)。对于1996 年的人们来说,人类毁灭还是未来;但对来自未来的科尔而言,这已经是历史了,而历史是不能改变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1995年的“未来”乃是科尔的“历史”,所谓“未来就是历史”便是此意。科尔本来是明白这个道理的。在精神病院中,他不是明明白白的告诉医生们:“拯救你?我怎么拯救你?这已经真真切切地发生过了!”          然而在影片末尾,当他发现散播病毒的真凶后,却忘记了历史是不能改变的,如果他真能将病毒散播者击毙,岂不是改变了历史么?但是,他注定不能成为拯救人类的英雄,因为人类已经被毁灭了,无从拯救。科尔想改变历史,却在不知不觉中沿着历史为他设定的命运轨迹前进---- 而他的死,其实也正是这历史的一部分。希腊神话中的忒修斯被神谕判定会弑父,他的父亲恐惧中逃到一个偏远的小岛上,却不料在观看当地的竞技时被恰好参赛的忒修斯失手扔出铁饼砸死。俄迪浦斯王从小便因弑父娶母的神谕而背井离乡,最终还是在命运的牵引下回到故国,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应验了神谕。科尔之死带有浓厚的古希腊悲剧色彩:无论悲剧中的英雄是主动(如科尔)还是被动(如忒修斯之父),亦或无意识(如俄迪浦斯),命运之轮都将一如既往的将他们碾得粉碎。     无独有偶,影片中借蕾莉博士之口提到了卡桑德拉,希腊神话中的女先知,她能预言未来,却无法改变未来,因为人们将她的预言当作疯话置之不理。科尔实在是卡桑德拉与俄迪浦斯的结合,他能预言未来,却如卡桑德拉般被视为疯子;他想改变未来,却如俄迪浦斯般成为命运的玩偶。对科尔来说,“历史”便是希腊神话中的命运,挣脱不了的。历史便是历史,白纸黑字已经写下;而正如影片开头那个诗人所说的:“你所有的虔诚和智慧都不会使它有一丝挽回,你所有的眼泪都不会让它有一点改变”。所以,无论是虔诚还是智慧,还是蕾莉伤心的眼泪,都不能改变这一切。正因为如此,《十二只猴子》是一个真正的悲剧,而《终结者2》只是一个浅薄的童话而已。在《终结者2》中,超级计算机的雏形被来自未来的机器人毁掉,未来被彻底改变了。那么原先那个暗无天日的未来会怎样呢?在一瞬间阳光普照,亦或整个烟消云散?     导演特瑞·吉列姆的神话情结与他的个人经历不无关系。他早年是轰动一时的系列喜剧片《巨蟒》(Monty? Python)的动画指导,而《巨蟒》的拿手戏便是以现代意识来解构大家熟悉的神话故事。例如《巨蟒和圣杯》(Monty?Python?and? the?Holy?Grail)调侃亚瑟王与圆桌武士的神话,《巨蟒在布莱恩的生活》(Monty?Python’s?Life?of?Brian)则将圣经里耶酥的故事加以戏仿,结果在英国因遭宗教组织的抵制而被禁演。以吉列姆本人而言,他成为导演后的成名作《时间强盗》和而后的《吹牛男爵的冒险生活》(The?Adventures?of?Baron?Munchausen)都是纯粹的神话题材,而到了《渔王》一片,已然将神话故事不着痕迹的融入剧情,并探讨了神话与现实生活的同构性。《十二只猴子》比以上诸片更进一步,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虽然全片只借蕾莉之口提到过一次卡桑德拉,除此以外与希腊神话看似毫无牵连,但是无论情节,人物还是气氛都象足了经典的希腊悲剧,俨然一部索福克勒斯的大作。我第一次看此片时并没有觉察到,但到了第二、第三次,看到关键处却每每想起《俄迪浦斯王》和《美狄亚》。遍观当代影片,恐怕只有安哲洛普罗斯《尤利西斯的凝视》一片可与之等量齐观。吉列姆能借最现代的时间旅行来表现最古典的“悲壮”之美学境界,不由人不由衷叹服。     然而时间旅行的奥妙还不止于此,“未来就是历史”?还可以有另一种理解。假如我们任意截取科尔被杀前的一个时间横断面,那么,对此时的科尔来说,他被杀这一事件到底是未来还是历史呢?答案是:既是未来,也是历史!一方面,科尔此时还没有被杀,因此这无疑是他的未来;另一方面,他6岁时亲眼目睹了这一事件,6岁时发生的事又应该是历史才对。既然自己的未来已是历史,我们不禁要怀疑到底是否存在所谓的自由意志?这恐怕也是时间旅行不得不面对的悖论:难道参与时间旅行者都是失去自由意志的傀儡?所以当科尔绝望的说:“我希望未来是未知的” 时,我几乎能嗅到其中的酸楚。     当然,这些问题影片并没有作出满意的回答;事实上,它只是提出问题,而根本拒绝回答任何问题。正如我们将谈到的,看似复杂的时间旅行仅仅是冰山的顶端,海面下的一切将随着对影片的反复观看而逐一显现。        三、宗谱学真正的作用在于为那些不连贯的,不可靠的知识提供根据,从而反驳那些以真知和所谓组成科学及其对象的主观的想法的名义来过滤、整理、组织他们的统一的理论体的声称。——米歇尔·福柯《权利与知识:福柯访问及着作选集》          如果《十二只猴子》仅仅停留在对个人命运的感伤上,它无疑还是一部优美动人的电影,但绝不能让我如此疯狂的顶礼膜拜。与以往同类题材的影片,如《终结者》系列,《回到未来》系列等相比,《十二只猴子》的编导无疑具有更为敏锐的哲学嗅觉。     从索绪尔以来的结构主义者往往都重“共时”(synchronical)而轻“历时”(diachronical),对他们来说任何一个系统都是时间的函数,只有将时间钉死才能放心地探讨该系统的内部结构以及由“差异”所产生的意义。而一旦放开时间这个变量,整个系统就会乱了套。用术语说来,就是所谓的 “时序倒错”(anachrony)。在结构主义者看来,所谓“意义”,“真理”都只是由位于某个时间断面的系统发出的价值。正因为如此,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从根本上动摇了相信科学真理,相信社会进步的启蒙主义理念。后结构主义者德里达是沿索绪尔的思路从系统内部解构意义的;但是如果我们换个思路,通过时序倒错的手法将不同时间的系统元素拼贴到一起,同样可以达到解构的目的。而时间旅行就是这样一柄能划穿真理之幕的利刃,它使我们意识到,并没有什么永恒不变的真理,一旦脱离了当下的社会系统,很多“真理”都会显得滑稽可笑。事实上,“巨蟒”系列喜剧的卖点就在于此:让一群现代人穿上古代服装去演绎古代的故事,再庄严神圣的话语在其插科打混的伦敦脏话中都消弥于无形之中了。《十二只猴子》的编导显然是意识到了时间维度对真理的解构作用的。听听布拉德·皮特扮演的杰弗莱怎么说:“以细菌为例,18世纪时它还完全不为人所知!没人想象得到这样的东西——总之没有正常人想得到。”     导演是不是在暗示细菌,或者说客观真理是不存在的呢?没那么简单。一方面,杰弗莱只是指出,对18世纪的人们来说,细菌是不存在的;而对于我们20世纪的人来说,无疑细菌又是存在的。那么是谁掌握了真理?我们掌握了我们的真理,他们掌握了他们的真理,因为并不存在脱离时代的真理。如福柯所言,我们能掌握的只是一些当下的,松散的,不具普遍性的知识。而另一方面,我们应该注意到杰弗莱是以疯子的形象出现在片中的,他口中的话又有多大的可信度?这就是导演的狡猾之处。但是如果再进一步,我们又会发现“疯狂”这一概念在片中同样遭到了无情的解构(见下节)。     说到这里我不得不提到福柯的博士论文指导老师,科学史学家冈奎莱姆(Canguilhem),他开拓性的思想对福柯影响甚巨。冈奎莱姆从结构主义的角度出发,认为科学史上“真”与“伪”的界限之所以处于不停的变动中,是因为人们总是从当下的科学认识出发来书写历史。一旦当下的知识发生变动,科学史便得重新书写。换句话说,便是“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源自克罗奇语:“一切真正的历史都是当代的历史。”——编者按);如果把历史放到历史本身的框架里去理解,那么细菌在18世纪又何曾存在过呢??一百年前看似坚如磐石的科学真理,如今看来却是破绽百出;同样的道理,假如我们从一百年后看现在的科学知识,何尝又不是破绽百出呢?虽然我们只能从现在回望过去,所幸还有幻想的翅膀带我们离开地面,让我们得以俯视因“只缘身在此山中”而无法看到的种种地貌。时间旅行无疑就是这对代达罗斯之翼,使人们能够通过幻想获得解放。     深具艺术气质的科学哲学家加斯东·巴什拉(Gaston?Bachelard)曾区分过纯粹的幻想与来源于生活经验的艺术再现。幻想所具有的超脱魅力是普通的临摹现实之作不能比拟的。如同在塔科夫斯基的《安德烈·鲁布廖夫》和《镜子》中反复出现的热气球,带有幻想色彩的艺术是所有为重力束缚者的福音。在瞬间的飞行中我们暂时失去了历史的重力、意义的重力和道德的重力,并且籍此首次意识到“重力”的存在。让·鲍德里亚在《末日的幻象》中更进一步指出,如果飞翔的速度超过第一宇宙速度,我们就会摆脱重力的束缚而进入太空,进入真正的虚无。在鲍德里亚看来,我们身处的现实已经提供了这个危险的加速度,而我更愿意相信这只是他的一厢情愿。否则,如何解释作为幻想之极致的科幻文学在当代的流行?我们还有对幻想的渴望足以证明“地域”与“地图”还没有合而为一。     而幻想文学,则是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艺术。无论是《十二只猴子》中的时间旅行,《基地》里的心灵历史学,亦或是《让我流泪,警察说》里能使时空变幻的毒品,它们提供的不是对科学技术的前瞻,而毋宁是一种反思现实的维度。        四、你知道什么是反常吗?反常就是“多数定律”。——《十二只猴子》中杰弗莱·曼森的台词          受冈奎莱姆《常态与病态》一书的启发,福柯写出了《疯癫与文明》。在福柯看来,理智与疯狂之间并没有一条永恒不变的界限,相反,这条界限随时代的变迁而偏移不定。在1600年以前,欧洲还没有精神病院,疯子们自由的在大地上游荡----那时作为社会的“他者”而被排斥的是麻疯病人。尼德兰画家波希(Hieronymous?Bosch)的名画《愚人船》便是其最好的写照。巧合得很,虽然《十二只猴子》的导演特瑞·吉列姆从未承认看过福柯的着作,但在一次访谈中曾提到,他的电影在构图上深受波希、老布鲁盖尔(Peter?Breugel?the?Elder)和马格利特(Rene? Magritte)的启发。我们只能凭推测来想象波希画中那些古怪痴迷的疯人形象到底对吉列姆产生了多大的影响,但“疯狂”作为一个主题在他的电影中反复出现则是不争的事实。由《巴西》到《渔王》再到《十二只猴子》,吉列姆对疯狂的描划愈来愈具穿透力,而《十二只猴子》几乎可以作为《疯癫与文明》和《规训与惩罚》的脚注了。     来自未来的詹姆斯·科尔为什么会被关进精神病院?其一,他没有任何证件证明其身份;其二,他口口声声说世界会在1996年毁灭。换言之,科尔的“症状”并非生理性的,而在于其与现实秩序的抵触。精神病院乃是维持社会合理化(justification/rationalization)的一条支柱,是所有远离社会理性内核之他者的归宿。“精神病人”往往是新时代里的女巫和卡桑德拉,想想梵·高、尼采、荷尔德林、克莱斯特、海子,乃至贞德……而如片中蕾莉博士所说:“我们所深信不疑的是现在被当作真理接受的东西,不是吗,欧文?精神病学——它的最新的信仰,就象牧师一样——我们判断对与错,反常与正常。”     或许比《十二只猴子》更具讽刺意味的是阿根廷幻想影片《面向西南方的人》:一位睿智的外星人来到地球,竟被关进了精神病院!作为一门科学的精神病学试图将一切异象都加以合理化,纳入理性的疆域,于是便有了蕾莉所谓的“卡桑德拉情结”(Cassandra?Complex)。在蕾莉煞有介事的将科尔的“症状”加以归纳梳理,并安上一个机智的标签的同时(明显是对弗洛伊德的恋母情结(Oedepus?Compus)和恋父情结(Electra?Complex)的讽刺),作为个体的科尔已然如某纲某目的昆虫般被灰色的科学话语所吞没了。     不要以为我们看到的仅仅是电影。电影不过是一面银色的镜子,镜中的人或许就是我们自己。吉列姆因《巴西》一片被很多人称为银幕上的卡夫卡和奥威尔,然而《巴西》的开头说什么?“二十世纪某地”。他拍摄的不是未来,而是我们身处的时代,是一个有着我们这时代烙印的“或然世界”(alternate?world)。《巴西》如是,《十二只猴子》亦如是。不信你打开google,输入关键词“精神病院”,一连串如“一法官被关押在精神病院”,“精神病院变迫害工具”的字符便应声而出,触目惊心。最有意思的是一篇名为《精神病院随想》的文章,作者是一位实习的医学院学生,其最大的感想便是“对精神病的诊断,到目前尚没有客观的标准”。真是黑色幽默到了极点。     但如果这就是我们对电影的解读,那无疑又中了导演的圈套。《十二只猴子》是一部最彻底的反意识形态的影片。所谓意识形态,简而言之就是两分法,如迫害/反迫害,疯狂/理智,未来/现在,诸如此类。而《十二只猴子》更象是新历史主义学者格林费尔德(Greenfield)笔下那幅变幻莫测的画,时而是道貌岸然的贵族画像,时而是阴森森的骷髅头像,差别只取决于不同的视角。     布拉德·皮特扮演的杰弗莱是片中最神秘的人物之一。他是如此的魅力非凡,以致后来皮特在《斗阵俱乐部》中几乎全盘复制了自己在《十二只猴子》里的表演。杰弗莱的形象拒绝一切意识形态化的分类:谁能说清他倒底是思想者还是行动者,是疯子还是先知?他更象一个古典时代的疯子----如福柯所言,那时候的疯子们不但没有失语,反而被人们视为真理和智慧的象征。他们是政治体制的无畏批评者,是“凤歌笑孔丘”的楚狂接舆,是第欧根尼的精神继承者。可是不幸生在二十世纪末的杰弗莱只能在精神病院里发表他的演说,即使他深具批判精神,是动物保护主义者,反对流行文化和本质主义。        五、这是在“精神错乱”的情况下:我发现自己在另一个星球之上,奥格星……尽管每个迹象都充分表明那是真实的:我能感觉,能呼吸,能听到;然而,尽管奥格星的经历确实是我精神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我之所以精神错乱是因为我正在逃避一些不知名的困扰我的生活的现实,朋友,你是否也精神错乱呢?——《十二只猴子》中TJ·华盛顿的台词          詹姆斯·科尔究竟是不是疯子?这个问题,恐怕比“杰弗莱是不是疯子”还难回答。虽然我们想当然的认为他是个来自未来的正常人,但是不要忘了,所有的依据都来自我们正在观看的这个出自科尔视角的电影文本。有没有可能蕾莉博士说的都是真的,真有所谓的“卡桑德拉综合症”,而什么时间旅行,世界毁灭都只存在于一个疯子混乱的脑子里呢?如果是这样,我们从头到尾看到的一切其实只是一个伯克莱主义的“世界尽头”而已。事实上,这种可能不但存在,而且导演还在处处暗示,科尔在“未来世界”的所有经历都是“现实”在其头脑中的扭曲反映。我在片中找出了不下十处这种“幻想”与 “现实”的平行关系,若说都是巧合,未免太小瞧导演的用心了,下面是影片中“未来——过去”的平行关系:       科尔在地面上搜集标本时看到一头熊——在飞机场看到一幅熊的巨型壁画;       科尔还看到了一头狮子——去飞机场时看到一头狮子塑像;       送科尔回到过去的发光的时间机器——精神病院里的一台发光的CAT机器;       到地面搜集标本之前的消毒沐浴——精神病院里的消毒沐浴;       在地面上穿的类似雨衣的服装——精神病院里为防止科尔伤人而穿上的类似雨衣的“紧身夹克”;       地面上搜集的蜘蛛标本——精神病院里吞下的蜘蛛;       在地面上进入的一个废弃教堂——飞机场的百货商场(实际上就是那个教堂的“未来”);       掌权的科学家们——精神病院审查科尔的医生们(在人数和性别比例上与前者都完全相同);       下监狱里征求“志愿者”的广播——飞机场征求“志愿者”的广播;       地下监狱的狱卒——精神病院的门卫(与前者是同一个人扮演的);       在地下监狱里听到的沙哑嗓音——在费城街道上听到的沙哑嗓音(是一个流浪汉)。       对贯穿全片的这个关于时间旅行/世界末日的话语最有力的质疑出现在影片临近结束时:我们发现,在科尔梦中反复出现的场景成为了现实(因为按照时间旅行的话语,幼年的科尔当时在场,目睹了整个场景),但却有一点关键的“错误”。本来梦中提着箱子的人一直是杰弗莱,但是在“现实”中真正出现的却是一个陌生人!如果再考虑到上面列举那些绝非巧合的对应关系,整个故事的“真实性”就成了问题。然而,就算我们是“精神错乱”(见本节引言),就真能象编小说一样构造完全脱离“客观世界”(如果有所谓客观世界的话)的“现实”吗?          普特南(Hilary?Putnam)的“缸中之脑”如今已成了幻想类电影/小说的新宠。法国幻想电影《童梦失魂夜》(The?City?of?Lost?Children)早在《黑客帝国》(Matrix)之前就在银幕上再现了一个活生生的“缸中之脑”。至于以“虚拟现实”为主题的幻想电影更是多如牛毛,不过其中的“虚拟现实”大多依赖技术手段才得以实现,如《感官游戏》(eXistenZ)中的游戏机,《黑客帝国》和《十三层楼》(The?Thirteen?Floor)中的电脑网络,《末世纪暴潮》(Strange?Days)中的“精神读取器”,《录像带谋杀案》(Videodrome)中的电视讯号,乃至《失魂都市》(Dark?City)里外星人的超能力。然而仔细看来,上述影片中的“虚拟现实”都只是现实的“复本”,而只有在《十二只猴子》里我们经科尔之眼观察到的“现实”才是鲍德里亚意义上的“拟像”。虽然前者更接近鲍德里亚的技术决定论,但后者真正从存在论的角度出发使观众亲身体验了所谓的“超真实”(hyperreality)。“复本”只是真迹的摹仿物,我们在谈论“复本”时便已假设了真迹的存在;而“拟像”是没有原作,没有真迹的对非存有的模拟,是抹平了真/假二元对立的平面存在。当然,在谈论“复本”、“拟像”和“超真实”时我已经脱离了鲍德里亚的语境了。在《十二只猴子》中,有两个可能的“现实”:其一是科尔经时间旅行从未来回到现在;其二是所谓的时间旅行世界末日都只存在于科尔脑中。这两个相互包容而又相互矛盾的“现实”在片中是一种“平行”的关系,亦即不存在谁是谁的 “复本”,这与《黑客帝国》中截然对立的现实/虚拟现实形成了鲜明对照。     而关于真实,后现代理论家们已经说了太多太多。或许只有罗蒂(Richard?Rorty)那一句“当下才真实”最震撼人心。在《十二只猴子》里,科尔最后已无法分清那两个“真实”到底哪个才是真的真实,但是他宁愿相信是后者(即他是疯子),因为如此一来世界就不会毁灭,他就可以自由自在的呼吸干净的空气。或许在后现代噩梦里,实用主义已是我们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而《巴西》的结尾是这样的:主角和他心爱的女友开着卡车逃离那个“城堡”般的都市,来到风景优美空气清新的乡间。突然间镜头跳回空荡荡的刑讯室:原来刚才整整二十分钟都是主角的幻觉。事实上他被审讯者动了脑手术而成为白痴,而他的女友在他俩被逮捕时已被警察打死了。吉列姆对此意味深长的评论道:“我认为这是个大团圆的结局。”归根结底,你是愿意选择“矩阵”里的虚拟现实还是那个荒芜灰暗的真实世界? http://www.douban.com/review/1076088/

 短评

一只眼睛朝上翻一只眼睛朝下翻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8分钟前
  • 黄青蕉
  • 推荐

这是拿疯狂末世+时空悖论多重嵌套的设定来致敬希区柯克?也算曲线救国了。布鲁斯·威利斯演得比广受赞誉的布拉德·皮特好,柔软、单纯。而这也是本片在上世纪90年代的科幻大片中显出不俗的地方:在整体的危机叙事和一片混乱的情节线索里,它的母题是非英雄化的,最终的落脚非“解决”而是“宿命”,一个烧脑而又浪漫迷人的、全程灌满喜闹剧色彩的悲剧。

12分钟前
  • 徐若风
  • 推荐

㈠精神病院是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是这个世界上我最憎恶的东西之一。㈡与穿越相比,我更在乎的是永不厌倦的末世情结。满街满世界绝望的人,让他们就这样死掉吧也许那才是最好的新世界?㈢怎样生活才是正常的,做个皮特口中那样的消费者(这不是Fight Club里的他说的吗)?

14分钟前
  • 大头绿豆
  • 推荐

未来就是历史。科尔是卡桑德拉与俄迪浦斯的结合,他能预言未来,却如卡桑德拉般被视为疯子;他想改变未来,却如俄迪浦斯般成为命运的玩偶。对科尔来说,历史便是希腊神话中的命运,挣脱不了的。白纸黑字已经写下,正如影片开头那个诗人所说:你所有的虔诚和智慧都不会使它有一丝挽回,你所有的眼泪都不

19分钟前
  • Lan~die
  • 力荐

细节把握非常好,张力十足,布拉德·皮特饰演的疑似精神病患者是其生涯最精彩表演之一(之后搏击会里举手投足都是本片影子)。女主角玛德琳·斯托真是美。卡桑德拉与俄狄浦斯式的宿命悲剧。“精神病学是新的宗教”。不过1962年克里斯·马克《堤》珠玉在前,只能减分了。影院里的迷魂记和群鸟(8.5/10)

20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看到和它列为一类的电影,就知道这是一心理强片,但出乎意料:剧情不是主角幻想出来的,而是实时行进的,男主角曾怀疑自己处在幻想中,但之后的剧情将其纠正。女主角风情万种,注定影响到男主角。结尾,孩子的双眼很有意味。逃亡如此迷人。又一部可以多次解析的电影 H2 09.7.26 17:30

25分钟前
  • Η²
  • 推荐

故事看不太懂,不过布拉德·皮特的表演太惊艳了!本以为《阅后即焚》已经是他的界限了,没想到这个远远打破了界限~~

27分钟前
  • 战国客
  • 还行

开头觉得有些看不懂,慢慢看到最后,才会觉得精彩。

30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推荐

编剧一般。但为了皮特演的那小神经病多给这片一星。这鬼才居然能做到眼珠一个上翻一个下翻,太亮了。无论犯贱还是腹黑,装深沉还是耍流氓,皮特都演的跟玩儿似的,经此一片他在我心里的地位直接从戏骨飙升为戏神了。

33分钟前
  • 亚比煞
  • 推荐

你以为你能改变历史,但历史同样会自我修正,只不过换一换人,结果还是那样。因为回到过去的人本身已经变成历史的一部分,只能参与,不能改变未来。未来是现在。(开头枪击是皮特,结尾变成助手)不管你信不信,我是这样理解的~

37分钟前
  • 猫苦艾。
  • 还行

我就觉得很困惑,时空传送这么大的事为什么不能找一个正常一点的人,关系到人类未来啊!秃子那个状态一眼看起来就有精神问题好吗!谁会一回到过去就惊动警察和医生啊?悄没声的执行任务得了,到处跟人说什么啊。

38分钟前
  • 老残
  • 还行

你所有的虔诚和智慧都不会使它有一丝挽回,你所有的眼泪都不会让它有一点改变。★★★★☆

40分钟前
  • Q。
  • 推荐

故事基本結構倒真是跟堤一模一樣的,但塞進去的細節各種串片,拍出來完全是不同的東西~全程既視感好像看捏梗大雜燴捏梗大全一樣,還挺有趣的~話説,芬奇是不是看了這部所以挑皮特去拍fight club的。。。

44分钟前
  • Woodring
  • 还行

穿越题材珠玉无数,越晚看往往越少震撼,然而因为末世格局的科幻悲剧是第一次见,好感大增。没给出任何象征希望的反转,高潮戏就是补好残缺的真相,我们就这样看着那些阻止灾难的努力,最终成为灾难发生的一部分。美惨了,也惨得很美。再联系到启示本片的《堤》,别有一番滋味。

45分钟前
  • Ocap
  • 推荐

20世纪90年代最优秀的科幻电影,没有之一

48分钟前
  • 西南偏西
  • 力荐

其实大致的剧情不算复杂,但在细节和悬念上设置的很好,本以为会是一部类似记忆碎片的冰冷的逻辑型科幻片,结果还蛮有人情味的

53分钟前
  • 掉线
  • 推荐

不知道为什么我的Bruce总那么悲剧那么令人心疼,连片尾曲,都成了令我肝肠寸断的what a wonderful world...

57分钟前
  • mon babe
  • 推荐

这应该是最早的时间旅行 平行世界题材类的电影 很是牛逼

1小时前
  • 皮皮敦敦
  • 推荐

和《蝴蝶效应》完全不同风格的时间旅行题材电影,时间衔接循环得很好。布拉德·皮特表演得非常好。

1小时前
  • 暖鱼
  • 推荐

祖父悖论,时间旅行的你改变不了历史,一个死循环;虽如此,还是希望死后的未来能有所改变。没有特效依旧可以是一部科幻佳片,心理因素增加悬疑成分,幸好并不太压抑。

1小时前
  • 石头星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