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的过程中,惭愧二字在我心中挥之不去。疫情三年一直在抱怨不断地隔离,不断地居家上课工作 ,却没想到这对在大自然生活的动物们是绝佳的繁衍,肆意奔跑,片刻地放下对人类戒备的时光。当人类停下来,地球才得以再次呼吸。一直以为人类可以跟动物和平相处,但是In reality that we are making their live difficult。它们需要我们的帮助,自然也需要我们的呵护。
动物不是供人类观赏 喂食的,它们有自己捕食和奔跑的能力。之前看《小小的追球》的时候,里面有一位守护冰川好几十年的爷爷和北极熊保护者说,北极熊可以轻而易举就杀死一只大型动物,可是人用枪就可以轻而易举得打死它们。人类使用枪是来保护自己的,如果你真的遇见了北极熊,它对你发起了进攻,你开枪杀死了它,那你就一辈子都不能再来冰岛了。因为这是它们的家园,我们是闯入了它们家园的陌生人。
我一直认为人类是来保护这些动物的,它们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这么多年,从小的浮游生物到大的蓝鲸,大象,长颈鹿他们赋予了地球多样性,可我们轻而易举就用我们手中的武器,伤害它们,让它们对这个世界告别。
我们真的应该反思,真的应该付出行动。动物们身上最珍贵的不是他的皮毛,手掌,角,内脏,而是它们赋予这个世界特殊的意义和多样性。
美得让人落泪,很惊艳的文案,非常适合给中小学看。
我记得2020年初的时候,帅老师让不同专业的人从各自专业的角度分析疫情,我一直把这个论文的选题藏在心里,试图从生物的视角去分析疫情。除了从分子生物上看待病毒的结构,生态从个人感觉上或许没什么变化。但其实不然。 这部BBC纪录片《地球改变之年》总结一句话,疫情停止人类生活是自然的“文艺复兴”。实在是没想到,人类在自然界扮演的角色往往是破坏者,我们影响海龟产卵,影响动物们的生存环境。没想到,一次突发的疫情,让自然界拥有得以喘息的机会。 纪录片的最后,标准式BBC的升华价值,通过这次疫情,我们应当反思我们与自然的关系,就像某个部落里人和大象的关系一样,人类防止大象争夺破坏农田里的食物,人类建立起一片缓冲区种一些快速生长的水稻供给给大象。 或许,在面对自然保护这个话题,我们必定要成为探索者,其实,看到他们就是在看人类的未来。
随着全球疫情的爆发与蔓延,占据各大新闻版面的都是以惊人的趋势增长的数字和各种令人揪心的画面。对于人类来说这无疑是一次巨大的灾难和打击。
禁足,隔离,居家办公,一切的活动都受到了限制,几乎所有的关注点都很自然的落在了人类的生存问题上。但地球上却有着另一群曾生活艰难的生物,其状态因人类活动的改变而得到了良好的改善,不是毁灭,而是重生。
纪录片《地球改变之年》是根据人类因疫情居家隔离的日子为时间线向前推移,搭配大神DA富有感染力的生动旁白,透过不同的地区和城市,观察并纪录野生动物生存状态的变化,以及引发人类和动物如何合理共生问题的思考。
这片的时长不到一个小时,却让人看得肃然起敬、眼泛泪光。进而更深一步的反观人类的存在到底给大自然和野生动物带来了哪些不被重视、不自觉的伤害(反差很大)。
没有人类的干扰和影响,从片中看到的野生动物可以勇敢出行和随心所欲的生存,获得主动权。曾被汽车的鸣笛声掩盖的鸟叫,从迷雾中显现的喜马拉雅山,难得在海滩上产卵的乌龟,鲸鱼也开始享受交流,曾经极其罕见的现象开始频繁出现。
唤起记忆的梅花鹿开始懂得觅食,还有能召唤到幼崽的猎豹,轻松上岸的企鹅,以及让我们体会到人和动物实际能和平共处的举措,当看到环保人士MH说出:如果我们爱大象,大象也会爱我们。让我十分动容,深受感动。
人类一直压榨和侵占着地球上的资源,野心勃勃繁衍加剧(惊人的三胎,真的不如提倡多种树),利己主义者横行,促使环境进一步恶化的消息甚嚣尘上。全球变暖,冰川融化,各种奇异的灾害,野生动物的生活空间和区域被严重压缩和占据,很多珍贵的物种不是已经消亡就是濒临灭绝。
即便这些新闻偶尔会从数以万计夺人耳目的碎片化信息中脱颖而出引发些许讨论,但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只要没有对个人生活造成太大的影响,基本上更多的是以一种事不关己的态度迅速遗忘。疫情使人类的生活陷入了困境,只有自身的利益受到威胁时,人类才会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找原因看本质,有所悔悟。
当人类愿意停下脚步放慢节奏,地球才能从不堪重负的乌烟瘴气中得到片刻的净化和休息。新冠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就像是已忍无可忍的大自然给人类提出的一个严重警告,寻求的是敬畏和觉悟,看完促使我们思考的是未来之路。
最后环保人士提出的意见或许有用,但从以往的经验来看,还是治标不治本。比起积极,反倒更多的是担忧,回归正轨后,当人类的生活轨迹变得正常,是否还会记得片中那些美好的画面?或许还是一如既往,想要根本改变,可以说是一段非常艰难和漫长的过程。
想起了凤凰在领奖时说的那段感人肺腑的话,愈发与大自然背离的我们,对动物的各种剥削和控制,以自我为中心的普世价值观和上帝视角,各种不公残忍的对待,并给出了自己建议和期许,非常触动人。
特别是最后罕见提及了他的哥哥(River Phoenix)曾写下的:若心怀爱意伸出援手,和平不会遥远。不论是对同类、动物,还是环境,即便希望渺茫,我们也可以先从个人做起。
欢迎关注 | 首发公众号:yuchishangjiu
纪录片《地球改变之年》 疫情的三年,人类仅仅只是放慢了脚步而已,竟然给自然界带来了如此大的变化。片中记录下了没有轮渡的海洋里,鲸鱼🐳 又开始成群结队的嬉戏;没有人类观光车的草原上,猎豹母亲呼儿的啾鸣声更易被察觉;没有人类噪声的都市里,各种动物都明晃晃地在街道上游荡… 城区管控居家隔离的第15天,上下班的路上鸟鸣声异常清脆,执勤小区门口的流浪三花猫,眼神里都少了一丝惊恐,多了一丝淡定,我们都以为这些动物在疫情期间按下了加速键,孰不知当人类按下暂停键的时候,它们其实只是从0.5倍速调回了1倍速而已。其实,这些动物一直都在城市的某个角落,只是日常的嘈杂声淹没了它们的声音,占据了本该属于他们的生存空间。我们看到被新冠改变的不只是人类,还有整个自然界,唯一不同的是:这场全人类的灾难对自然界来说却是它们久违的喘息机会。 片中一位大象保护者说:我们爱大象,大象也会爱我们。是的,无论这场疫情是天灾还是人祸,我想我们都有必要重新审视我们与地球的关系,去寻找更好的与地球生物共享空间的方式。 我们需要地球,需要地球上千千万万的生物,因为如果我们不允许地球生产出美丽和欢乐,最终它也将颗粒无收。
片头:世界人民lockdown
封锁几小时:
美国旧金山的鸟鸣
12天后:
印度的空气质量(重点)
四周后:
Florida海滩海龟的繁殖(重点)
阿拉斯加东南部的座头鲸的交流(重点)
三个月后:
奈良梅花鹿上街觅食(重点)
四个月:
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水豚
南非姆普马兰加的金钱豹(重点)
六个月:
恒河的含氧量/摩洛哥的海水清洁度
开普敦jackass penguin的喂养(重点)
肯尼亚maasai mara猎豹的叫声(重点)
乌干达国家公园的山地猩猩
英格兰南岸的刺海马
肯尼亚的犀牛
十二个月:
地球的变化
印度assam人与大象的共存方式(重点)
总结:观点
这部纪录片记录了2020年初,人类被疫情裹足期间,大自然的自我重塑状况。仅仅三个月,在San Francisco的金门大桥,以往不绝于耳的交通噪音变成了鸟鸣;在印度,雾霾消失,人们惊喜的发现原来喜马拉雅山就在眼前;弗罗里达州的海龟有更多的机会爬上沙滩产蛋。全世界的噪音减少了70%,阿拉斯加海湾的鲸鱼得以远距离交流,新西兰的海豚终于可以自在畅泳。疫情发生四个月后,奈良的梅花鹿走出寺庙,走入原本属于他们的植物区;疫情发生五个月后,南非开普敦的企鹅,肯尼亚的猎豹可以不受干扰的哺育幼子。这一年,地球得以呼吸。看完我心里真的是好矛盾,一方面希望世界尽快回到2019年前的自由状态,另一方面又为这些动物的安宁再次被破坏而担心。动物不如人类强大,经常被人类关在笼子里。可人类现在被控被封的状态何尝不是和动物一样呢。疫情终会缓解,希望短暂的禁锢可以换来更多的同理心。
据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统计:
印度已经连续四天创单日新增确诊病例数新高,四天新增的患病人数共计已超138万人,而在全球,新冠疫情累计确诊人数已达1.48亿,累计死亡人数312万。
毋庸置疑,2020年3月,在全球爆发的新冠疫情,是世界史进入新世纪以来最严重的一次人类灾难——
大量企业面临倒闭,无数人丢失工作,更甚者失去生命......
但就是这一次史无前例的灾难里,却有“人”在底下偷笑——
它们似乎在说,真希望这一次疫情,永远不会结束。
看到这,你是不是已经开始破口大骂:你这样还算是人吗?
但这句话对于它们却再适合不过,因为它们不是人,而是动物——
《地球改变之年》
这部由Apple Tv出品,大卫·爱登堡爵士配音的纪录片,记录了在疫情爆发一年之后,全球动物的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变化。
虽然评分人数不多,但高达9.1的豆瓣评分也可见一斑。
疫情,是人类暂停之时,却是万物繁盛之日。
2020年1月23日,国家宣布封锁武汉,限制居民出行。
当外国人在嘲笑中国小题大做的时候,殊不知,病毒却早已渗透到了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
2020年3月,疫情在全球各地爆发,世界各国相继宣布封锁国门,一夜之间,人类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但是在自然界里,却出现了我们前所未见的变化。
疫情封锁一天之后,整个世界都变得安静了。
全球交通噪音减少了70%。
在美国通车量最高的大桥之一金门大桥上,你看不见任何一辆汽车。
研究员意外的发现,曾经习以为常的白冠麻雀,发出了一种人类从未听过的新叫声。
从前,它们的歌声被汽车噪音所淹没,但是如今,金门大桥的交通达到了自195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这些城市中繁衍的鸟类,迎来了“鸟生”中最好的繁衍时刻。
不仅如此,洛杉矶经历了40年来空气质量最好的一天,而已经封锁数月的中国,各个城市空气中有毒气体的含量下降一半。
最令人震惊的,是印度,这个全世界污染最严重的国家。
在疫情封锁12天后,住在印度贾朗达尔的人兴奋地发现,他们居然可以看见世界上最高的山脉——
喜马拉雅山。
原来,喜马拉雅山一直就在那里,但是由于当地的雾霾严重,它始终被掩藏在雾霾之后。
疫情封锁四周之后,各国颁布的旅行禁令进一步的限制了居民的“行动自由”。
航空业的订单呈现断崖式下滑,全世界航空业下跌了90%,国际游客减少了1亿1400万。
而这些现象对于一些生物来说,是它们这辈子听过最好的消息。
游客减少,海滩无人。
对于世界频危物种海龟来说,它们终于可以放心大胆的在曾经它们的沙滩上交配繁衍。
根据研究院的观察,海龟的生育率从曾经的40%,骤增到61%。
在美国南部阿拉斯加海岸,每年这个时刻,百万吨游轮的笛声,会淹没整个海岸,但现在,因为没有游客,游轮取消——
整个海平面之下,安静了25倍。
这对于曾经的海湾的主人座头鲸来说,是一次绝佳养育的机会。
以前的座头鲸,因为巨大的游轮噪音,它必须时刻把宝宝带在身边,但是现在,它终于可以放心的去更远的地方觅食,而不用担心宝宝听不到自己的呼唤。
在过去,幼鲸只有7%的存活率,但如今,充足的食物,安静的环境,让鲸鱼幼崽的存活率大大提升。
这一次疫情,让这些频危物种,得到了一丝“苟延残喘”的机会。
疫情封锁3个月之后,全球几乎一半的工作人员在家办公,人流量降低了90%——
城市清空了。
空无一物的城市里,出现了一些奇特的景象。
河马出现在加油站,胡狼在公园游荡,甚至在智利,一只美洲狮飞奔在人行道上。
然后最适应城市荒芜环境的,是在日本奈良的梅花鹿。
作为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奈良,梅花鹿的栖息地早被剥夺殆尽,而它们也发现了一种新的觅食方式——
讨好人类。
在疫情之前,梅花鹿会跟游客索取米糠饼干,而这也是它们最重要的饮食来源。
那么疫情发生之后,它们没了食物来源,是不是就无法生存了?
大错特错,事实是,没有了人类的投喂,梅花鹿们生活的更加惬意。
在游客突然消失的那一刻,梅花鹿是迷惘的——
没人投喂了,草地也没有,咱们去哪儿搞吃的?
但似乎是刻在基因里的记忆,年长的梅花鹿带着小鹿们在无人的钢筋水泥中来回穿梭,经过2公里之后,它们来到了一块熟悉的草地——
这里,是他们曾经的觅食地。
不吃人造的米糠饼干之后,食草的梅花鹿饮食结构更加健康,并且因为游客减少,没有了塑料垃圾,它们误食塑料致死的风险也大大降低。
对于人类来说犹如“末日灾难”的疫情,但似乎对动物而言,却是一场狂欢的盛典。
疫情封锁6个月之后,到9月份,仍有40多个国家实行禁令,超过30亿人口的活动受到限制。
当我们在适应新环境的时候,大自然也在适应“没有人类”的生活——
印度恒河,被称为“世界上最脏的河流”,氧气含量增加了80%。
摩洛克海岸的海水清洁度评级,半年之内从差跃升至优良。
而在南非,一个奇特的动物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育儿潮——
非洲公驴企鹅。
对于公驴企鹅来说,以往的时节,他们每天早晨去海里捕鱼,但是却要在夜晚才能回到家里。
为什么?
因为海滩上挤满了游客,可能几乎所有动物(除了大熊猫),都在基因里刻下了畏惧人类的密码,企鹅看到人类,只能畏缩在海里,直到人潮褪去。
企鹅宝宝一天只能吃上一顿,但是现在却不一样了。
企鹅爸爸妈妈早上出海捕鱼,中午回家,下午再来一次,一天能捕两到三次,小家伙们的伙食和安全都大大提高。
过去的30年,南非的企鹅数量下降了近70%,但是在疫情停止的2020年,企鹅数量首次迎来了回升。
疫情封锁12个月之后,不仅是动物,连人类也开始慢慢改变。
全球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6%,这是有记录以来最大的降幅。
随着旅游和工业的停止,这是工业发展以来,地球最安静的一段时间。
在印度,有人就找到了一种新的方式和频危动物和谐共处。
在印度的一个小乡村,人类与大象有着不可调和的冲突——
随着农田的扩增,大象的栖息地和觅食场所被急剧压缩。
一头成年的亚洲象,每天要吃150公斤的食物,为了生存下去,它们不得不去破坏村民耕种的农作物。
而村民为了养家糊口,也不得不驱赶大象。
每年全球的人象冲突中,平均约有400个人和100头象失去生命。
但是因为疫情,这一情况发生了变化。
疫情导致村子里许多在外务工的青年返乡并且无事可做,大量闲置的劳动力为自然保护组织的一个项目提供了实施的可能性——
他们在村庄和森林里开垦1.6平方公里的缓冲地,用来种植一种速生水稻。
这种水稻生长快,无需太多人照料。
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大象提供一个可以觅食的场所。
又是一天夜晚,森林里的象群因为饥饿不得不入侵村庄。
但是这次,似乎有什么不太一样——
大象们走到了缓冲地带,停下了它们的脚步,津津有味的吃起了村民为他们种植的食物。
饭饱之后,礼貌离开。
原来,大象从来没有想过侵犯伤害人类,它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能活下去而奋力的挣扎。
因为疫情的原因,人类终于有时间停下脚步,看一看这千疮百孔的世界。
这一切一切的变化,似乎都像是地球在对人类的宣告——
当你们人类按下暂停的时候,这个世界是如此美丽。
不过很显然,这一次暂停,是短暂的,片刻的。
2020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这不仅对于人类,也对于自然,对于地球。
我相信很快,人类会马上重启,战胜这次疫情。
但是,我们的重启,会是它们的末日吗?
大卫·爱登堡爵士的结尾语说得很好:
“我们会再次起航,但如果我们要在未来繁荣发展,当下就是关键时刻,来寻找与地球所有生物共享我们这个星球的方式。”
因为我们,从来不是这颗美丽星球的主人。
作者:十四十四
公众号:十四十四
人类的浩劫,是自然的和谐。
是人类耽误地球了。
大自然从人类魔掌中的短暂喘息,可惜太短了。
事实证明没有人这个物种之后,所有物种都能活得更好,大卫·爱登堡的旁白一如既往亲切。
看到奈良的鹿还有非洲的猎豹叫人流泪。但是听到African Jackass Penguin又不好意思笑了。开头是空荡荡的城市,结尾是自然环境,都是对称的布局,但相互呼应。这个世界太美了。
沒有人類打擾的自然美得讓人驚嘆。人類確實應該謙卑一點。
神做了个测试,实验结论如下
人类以后没事就在家宅着吧。
家里闷的第16个月,能换来几只平安长大的企鹅/海龟/猎豹cub也值了!
Cheetah是猎豹,Leopard是金钱豹,Jaguar是美洲豹 👌
虽然心情可以理解,但一味称人类是地球之癌,不是在逞毫无意义的口舌之快,就是在推卸自己行动的责任。当真如此相信的人,唯一严肃而勇敢的选择其实就是自杀。人类是一个拥有理性的物种。但要跨越“一个有理性的个体”和“一个能够有效运用理性的群体”之间的鸿沟,却是难之又难。看完电影,再看看IMDb上散布于对立阵营中的极端言论,更觉未来堪忧。对人类而言,比起运用理性去发现解决之道,更难的恐怕在于,如何让理性战胜短视以及我们对于彼此的蔑视与愤恨。但无论如何,有一点恐怕是肯定的:人类杀不死地球,人类只会杀死自己。
感觉大自然就是任BBC打扮的小姑娘,
给人类的两点建议:1.别生了别生了 别生了别生了 2.早日进入母系社会
整个文本主旨翻译成一句话就是:人类影响力减弱的一年使得地球重归美好。艾登堡爵士的灭霸主义倾向越发明显了。
全人类 lockdown 的 2020 年,金门大桥下的白冠麻雀有了新的求偶音调;印度Jalandhar 的人们在 30 年的雾霾褪去后突然在家中望见喜马拉雅山;没有鹿饼以后,奈良年老的鹿带领小鹿找到寺庙两公里外的小时候觅食的草地;南非的河马、金钱豹、特拉维夫的胡狼、智利的美洲狮、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水豚在曾是栖息地的城市里闲逛;座头鲸、海豚和虎鲸开始以新的方式交流和一起捕鱼;佛罗里达 Juno 海滩上有海龟产卵;小企鹅不必等到晚上才能吃到为了避开人类活动而迟归的成年企鹅带回来的食物;没有游客的干扰,肯尼亚的猎豹能够更容易召唤和保护幼崽;印度的大象有了缓冲区的食物。金钱豹和摄影师在南非的度假酒店里相遇仅有一步之遥,金钱豹和摄影师对视了片刻,然后静静走开。
地球最大毒瘤被抑制的一年
我深知这改变背后有很多人离开世间的悲痛事实,这是硬币的背面,但这场疫情是人类无可避免需要付出的代价,只有我们汲取教训更好地尊重地球敬畏自然,才能告慰这些被randomly chosen的人类同胞们,否则他们真的die for nothing了;以及才能让后代尽可能地避免这种悲剧。在听到” In many cases, they’re actually better off without us”我是难过的,虽然David是以非常雀跃的语气在说,但这句话也证明了,在过去非常长的一段时间,我们整体与自然界是决裂开来的较对立状态,我们依靠它们,它们却不能依靠我们。我们都是自然的一部分本应是相互依靠的,但现在只是我们在单方面地索取。以及感谢那只放过摄影小哥的金钱豹\( ´▽`)/
只有48分钟,却从开始到结束几次几乎流泪,因为如果没有这样的一年作为对比,都意识不到其他生物已经被人类的活动影响到了什么程度。我们标榜自己爱动物,把观看它们当成一种爱,宣称某些行为对动物不至于有伤害,然而实际上可能它们已经被那些自以为爱它们的人逼迫到了难以生存繁衍的境地。最动人的是看到野生动物父母们终于不用再挣扎着喂养孩子,可以相对轻松地让自己和更多孩子们都吃饱、活下去,真的太希望这样的状态可以从此维持下去了。所以疫情之后我们真的必须要想想该怎样改变,哪怕先改变自己,不要再做那些人类中心主义的事了。
过度解说… 过度选择… 新闻片一般
多年以后,奈良的梅花鹿站在游客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它去市区吃草的那个遥远的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