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彻的电影就是有个特点,那就是逢打必脱,所以女演员并不适合张彻,因为即不能打也不好脱。于是我们经常能看到一群肱二头肌在番茄酱里诠释男人的情义。剧情其实很简单,就算好人与坏人的斗争,理由随便填一个就好,重要的是啪啪打得好有节奏,最后成功唤起大家的肾上腺激素,电影公司赚到了钱,看客们打发了时间,大家各得其所。
张彻晚年的名作。演员阵容基本上把三代张家班的名将悉数网罗在内了,王羽、狄龙、姜大卫、陈观泰、罗莽、江生等均有出场,戏份或轻或重。此外,当年还没有大红大紫的刘德华也来助阵——其实,“助阵”是相对今天的刘德华来说的,当年的话,应该说是张彻“提携”刘德华。
张彻70年代拍过一部《十三太保》,取材自唐朝李克用手下的“十三太保”的故事。该片是我最喜欢的张彻导演的电影。我认为它把兄弟之情和阳刚气概拍到了极致,在张彻的电影中,可与之媲美的只有《刺马》和《朋友》。《上海滩十三太保》中也有“十三太保”。这里的“十三太保”和《十三太保》中的“十三太保”也有一些相似之处,像“十三太保”中有忠有奸、有善有恶,并在最后展开殊死搏杀,均如出一辙。但我不得不说,《上海滩十三太保》的成就远远不如《十三太保》。其故事毫无新意,甚至“十三太保”的命名和设置,都显得比较勉强,不尽人意。
张彻老了。可以说,邵氏的终结也是张彻的终结。离开邵氏的张彻,已经不合时宜。
蚊香用完了,超市里的蚊香也下架了,可是蚊子还有,人生的事大抵如此,大抵如此。
这是百万导演的后期作品,90分钟戏,14个人物(13太保里的豹分大小),每个人物出来的目的就是为了盘肠大战,然后浪漫的死去,所谓的人物性格的塑造是不可能的了,但是影片看起来绝无《英雄》的突兀,应该是因为整个故事前提的设置一个合理、一个不合理的缘故。当然,这么说有为张艺谋开脱的意思,但是,当年对《英雄》的批判更多集中在意识形态上,就算我矫枉过正了。
一直在想为什么国内的武侠电影拍摄的没有香港的好,或者说是现在的武侠电影(包括电视剧)没有香港的拍的好,这段时间在看《当代电影》80年代关于商业电影的讨论,总体来说,第一次很成功,后来的几次就有些装B了,不管如何,在80年代的有些武侠电影还是不错的,万人宠爱的《少林寺》自不必提,像《神鞭》,还有许世友将军的女儿拍自己老头的也不错,讨论时,许多人觉得《武林志》好,我看那片子有好些年了,只记得当时是不喜欢的,思来想去,为什么80年代的武侠电影好过现在,原因应该是,我自己个瞎猜,也有些什么度什么,武侠电影,包括整个商业电影都是后娘养的,最多也就往寓教于乐上靠靠,这也是我认为那次讨论第一场像点样,后面有些装的原因,第一场已经涉及到观众的心里等问题,以后又开始了寓教于乐,难免让人觉得假招子。
我的意思是说,现在的武侠电影都拼命往贵族上靠,许是金庸闹的,许是李安闹的,许是现在人们都喜欢当贵族闹的。《南方周末》在头版头条上放了一个天涯绝世帖,其实挺无聊的,但无聊的有意义,至少打掉了一个冒充贵族的女人,当然,会不会让更多的人幻想自己是贵族,却不是我所关心的了。很多人在讨论武侠电影与武侠小说时,喜欢往《史记》是靠,但是,金庸跟古龙在说武侠小说的时候最多也就上溯到唐传奇,金庸说是风尘三侠,而古龙选了一个极残忍的故事,大概是二人追求不同,当然,也不排除古龙哗众取宠的可能性。而香港的武侠电影是可向上追溯的更短,张彻为扫香港电影的脂粉气,拍摄《独臂刀》,取自杨过断臂,可说是时文,即便是中国最早的武侠电影,取的也是时文,简单点说,武侠电影这种东西是不能贵族的,一贵族了,就假了,中国古往今来无数次的经验告诉我们,一样东西只要一贵族,就到了衰败的时候。这里的贵族用文人代替亦可。
该回题了,《上海》跟《英雄》一样是没有人物的,为什么《上海》要舒服些,就是因为它是非贵族的,或者说是非文人的,整出戏是一群草莽保护一个文人,文人的意义,他手上有国民政府跟日本人签的密约,被压榨到最小,几乎没有人去管那份密约,说句不好听的,他的作用只是只是个引子。《英雄》里头没有文人,但是他的观点是很文人的,或者说是很精英,很贵族,将所有的利害分析的很清楚,但是,武侠这种东西,本是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的。就像现在的很多文人说的那样,不要跟日本闹,我们的国力不够,这话何其耳熟。
吴宇森一直说自己的影片如果把枪换成刀,就是张彻,其实是不像的,吴是慷慨就义,张是从容赴死,这是际遇问题,学不来的。张少富才名,入仕后更蒙多方关照一番风顺,拍电影也迅速成名,而吴少年困苦,入行之后处处不如意,一度被发配至台湾,遇到机会,不免想将若干年只块垒一次抒发,只是抒发完之后难免变的只剩下技术,文章憎命达,现在的约翰吴达的很,只怕是情怀不多了。
八卦一下:
《上海》张彻的契仔都出现了,王羽第一,这是肯定的,没想到陈观泰会演一夫当道,按我猜想,应该是狄龙的一夫,陈的教头,但是张还是让狄守最后一关。蔡澜说,张彻一直都不太喜欢李修贤,果然,没几下就死了,但是张本人可能想不到,死后,却是李一直跑前跑后的张罗。姜大卫的浪子,张一直说姜是浪子型的,也最喜欢他,所以死法都跟别人不同,一众人力竭而死,唯他,只是轻轻的靠在墙上,连伤口都看不见。蔡澜在写张彻的葬礼时说,姜未开口便泣不成声,只说了一句,别人都说我们是你的契仔,可是我们从来没有这么这么称呼过彼此,今天,我们就说一句,契爷,走好。刘德华的出现是意外,也在情理之中,83年死了傅声,而当年的刘痴肥,确是有些像傅,所以,张才把他找来替傅的位子,刘有一次接受采访的时候说,张拍摄本片的时候精力已经不济,经常在片厂睡着,他的契仔们用棉被捂着机器,免得吵着他,这情怀现在也已经不多见了吧,刘的死是电影里最煽情的,张的移情真是很厉害,傅是第三代里张最喜欢的,傅死后,张几度哭死过去。
原文地址:
http://www.tianyablog.com/blogger/post_show.asp?BlogID=76443&PostID=2641639&idWriter=0&Key=0碟封上刘天王那张翠生生的俏脸扑面而来,若不加求证定会以为这片子是他主演的。但事实上,初涉影坛的刘天王不过是在这部众星云集的群戏中跑了个过场。刘天王本人似乎对这个“过场”颇为得意,多次表示“他这一代的演员中,只有他一个有机会和张彻合作”。
张彻,何许人也?“高山传天籁,独臂树雄风”他正是挖掘出无数巨星,屡开时代之先的武侠片大导演。这人好圈养小男生,门下共有六代弟子,个个成材。这部《上海滩十三太保》正是他晚年齐集众弟子奉上的大作。
照道理,这般人物,手下能人辈出,他要“开麦”怎么轮也轮不到一个外人。但世事无常、福祸难料。电影开拍伊始,原计划饰演学生的傅声因车祸离世。无奈之下,只能找同样高鼻大眼,脸颊有几分婴儿肥的刘天王顶替。
据刘天王回忆“张彻那时的身体状况已经不行了,常在片场打瞌睡。弟子们孝顺,怕惊扰了他,只得挪开机器,蹑手蹑脚的开工。”
不得不佩服这位老爷子,打着瞌睡都能掌控全局,拍出了的电影依旧保有如此强烈的个人风格,热血热到爆,偏心偏到肚脐眼。
——————————————————————————————
十三太保、一夫当道、浪子富翁,教头快刀,学生少爷、熊虎鹰豹、眼镜烟嘴、长枪难逃。
上海大亨沈刚夫,人称一夫当道,手下有十三太保,其中的“豹”是兄弟俩,所以十三太保实际上是十四个人。这其中有一部分人已经投靠了汪伪政府人。作为一部“三观”过硬的华语电影,我们将不可避免的鉴证一场十三太保之间的内耗。而引出这场内耗的正是一纸“汪伪政府与日本人签订的卖国密约”。
黑帽子
影片开场,爱国志士高先生携神偷黑帽子盗取密约。镜头忠实的跟随着黑帽子的手,只见这只手潇洒的划过额头,顶了一下帽檐,露出帽下一张圆下脸,竟是中年发福的王羽。作为张彻大弟子,他理应打这个头阵。但见他一袭黑衣,大概是不会死!(张彻的片子看多了,总会发现一些规律。比如,在打斗中,穿白衣服的人总是很容易死。当然,不穿衣服的人更容易死。)果不其然,盗窃行动在没有流血牺牲的状态下轻而易举的完成了,高先生与黑帽子还在犯罪现场惺惺相惜了一阵。我说,咱们虽是正义之士,但毕竟是在行窃,有必要如此嚣张吗?
一夫当道
欲携密约逃出上海的高先生求助有一夫当道之称的沈刚夫。沈刚夫是由陈观泰饰演的,中年的陈观泰蓄起了小胡子,前呼后拥的,一出场便派头十足。他的手下腰间皆系着红裤带,这是帮会的制服,也是张彻电影中典型的人肉沙包装,穿成这样的几乎都死的很快。
果然,随着第一位变节的太保长枪小杨的登场,手下们被逐一推上了活人靶子的位置。其中有一位身材与高先生相似的,作为替身。脱下白衣,短暂的赤裸了一下上身。随即领了盒饭,成为本片中第一个牺牲的人。
长枪难逃
李修贤饰演的长枪小杨,一出场便匆匆忙忙的披上了白外套。可以料想到他悲催的结局。五分钟不到,就被一刀捅死,仅仅给了两个特写,干掉了一个龙套,面目模糊到几乎认不出那是李修贤。
眼镜烟嘴
高先生逃过了长枪小杨的狙击,被转移到宾馆,由正义的太保烟嘴保护。
烟嘴是由江生饰演的,还是那张无忧无虑的孩子脸,怎么看都不像是为了女人问题烦恼的。这个人物的设置很有趣,明明不吸烟,却从始至终叼着个长烟嘴,装逼装的相当低端。
眼镜是个裁缝,高先生离开了宾馆便躲避在他的裁缝铺子。这个角色是由王钟饰演的。王钟几乎没怎么变过样儿。还是早年那个愤怒的青年,正是从他的口中我们得知“十三太保武功有高有低,其中浪子、富翁、教头是沈刚夫的结义兄弟,学生和少爷是沈刚夫的弟子,其余的熊虎鹰豹则早已投靠了汪伪政府,最为神秘的便是快刀,没有人见他的真面目。”
眼镜和烟嘴这两个人物也都是一出场便穿白,尤其是眼镜,连围裙都选白色的穿,可想而知,追兵一到便光荣牺牲,连衣服都来不及脱。不过比起长枪小杨,他俩还算是幸运,一人有一段长约半分钟的死亡之舞。在“死亡之舞”这个方面,师傅的心总是偏的。
熊虎鹰豹
接下来登场的是反派“熊虎鹰豹”,其中熊为王青;虎为陆峰;鹰为陈星;大豹为戚冠军;小豹为尤少岚。除了豹子兄弟,余下的皆是张彻电影中惯用的反派演员。
王青诨名大口青,与王钟是兄弟俩,面部轮廓有几分相似,只是嘴生的实在不成比例,作不了主角,只能演反派。
陆峰就是《新白娘子传奇》中的那个茅山道士,他那双藏奸的小眼,给我的童年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阴影。
陈星五官生的都很突出,是典型的坏人脸。
几位反派基本上遵循了张彻电影的一贯宗旨,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脱,脱干净了就死。
大概又是师傅的偏心,这其中,只有饰演大豹的戚冠军有段独立的死亡之舞,其余的都是挣扎一下就死了。
学生富豪
高先生离开了眼镜的裁缝铺子,下一站便是富翁的别墅,虎早早的得到了消息,埋伏在此。
饰演富翁的梁家仁,一出场便躺在女人堆中,左拥右抱,好不叫人羡慕。 只见他身着白衫,看来也是在劫难逃。温香在抱能几时,且重今宵,尽情享乐吧!
富翁有一个妹妹,是个不折不扣的红颜祸水。这种张彻电影中典型的淑女,除了会哭,会喊救命之外,别无所长。富翁为她分神,丧了性命,而和她相好的学生也为保护她与“虎”同归于尽。
学生,也就是刘天王临时顶包的角色。是电影中唯一有女朋友的角色,张彻贴心为他安排一段临死之前的浪漫回放。这一段拍的相当小清新,海浪、沙滩、脚部特写、白色匡威鞋。(话说,那个年代不是应该穿回力的吗?)
浪子少爷
学生临终前嘱托高先生去赌场找沈刚夫的另一名结义兄弟“浪子”。
浪子这个名号永远属于姜大卫,他在张彻的电影中不止一次的做过“浪子”,浪子燕青、江南浪子,还有这部影片中的“浪子叶不凡”。此时的姜大卫,一袭白布长衫,潇洒仍在。面部轮廓却早已圆润,不再是年少时那副混不吝的浪子相。但在张彻的电影中,他永远是浪子。镜头也亦如往昔般默默的追随。即便不再像年轻时那般瘦的离谱,张彻仍不会叫他脱光了衣服在血浆里打滚,他永远是整整齐齐,永远是那么的有尊严!
赌场一节拍的精彩异常。敌友之间不互相识,相互打量试探,真有几分“胡金铨客栈戏”的意思。
同时,这也是全片中最惨烈的一节,在这一节中死伤的太保最多。由李中一饰演的少爷与由姜大卫饰演浪子联手,干掉了熊与豹。而后浪子为了掩护高先生撤退而死。身负重伤的少爷,则继续护送高先生逃跑。
教头快刀
少爷护送高先生到了码头,此时十三太保中只剩下教头没有登场了。按常理推断,教头与快刀一战,将是本片最终的对决。
但这一战似乎无关正邪,快刀并不是“熊虎鹰豹”那样的走狗,他临阵倒戈,帮助教头杀光了追兵。
教头与快刀是十三太保中武功最高的两个(且慢!不是说“浪子富翁,教头快刀”吗?什么武功最高的教头与快刀排名反而在浪子富翁之后?)高手之间总难免为排名而争斗。可以说这一战这不过是要争一个。一场绝世高手间的终极对决即将展开。
教头是由狄龙饰演的。看架势就知道他一定会赢。因为这个教头的造型虽然奇怪(介乎于大力水手与超级玛丽之间),但他的整体色彩却是安全的深褐色。而由程天赐饰演的快刀项方则是一身丧气的“灭门白衣”,且打到一半便开始脱衣服。在这部电影中,每一个脱光上衣的人都得死,不会有例外。(后经友人指点“脱了都得死,脱不死的只有郭追”。)气氛就被这般高高的抬起,又轻轻的放下。这场终极对决打的真是一点悬念都没有!
最终快刀被钢管贯穿身体而亡。教头把住了这最后一关,目送高先生登上轮船,离开了上海。
——————————————————————————————
至此,我似乎是写了一篇流水账,但请不要急着点“没用”。写成这样真不是我的问题,电影本身就是篇流水账,标准的“打怪过关”体。坏人就是山呼海啸般袭来,好人永远是无数次倒下又无数次站起来,最后力尽而亡。就像小时候看过的《圣斗士》,少年们为了女神而战,抛头颅洒热血,简单粗暴,但似乎只有这样的剧情才最“燃”最热血。
有趣的是,那位处于斗争核心的高先生。太保们一个个的死在他面前,他却能始终保持淡定。从头到尾“喜怒”不行于色。这种三无人士(无口、无心、无表)最萌,最适合做女神了。
由于本片聚集的张彻多代弟子,极方便观众纵向比对这座宏伟的肌肉森林。虽说第一二代弟子由于年龄问题几乎没怎么暴衫。但仍能从后几代弟子身上看出些端疑。
我发现,张彻对于肌肉的审美不同于竞技健美标准。他似乎更欣赏那种在肌肉上均匀的覆盖着一层脂肪的状态,这种状态说土些就是“一身骚肉”,这类身材似乎很难与性欲、性感脱开关系,这大概也热血电影也能吸引女性观众的一个小秘籍。
电影开头是王羽饰演的黑帽子去偷文件。巧的是现实生活中王羽真的干过这种事。
当时邹文怀出走邵氏(后来成立了大名鼎鼎的嘉禾),邹文怀拉上王羽一起,但是王羽的合同还没到期,于是王羽大晚上带着工具去偷合同。他偷了自己的合同不算,还把所有的人的合同全部顺手带走(大约有一百多份),回家后拉着老婆在阳台烧合同,被楼下的阿婆问到,便说是祭祖。🤣
包子难得在心眼偏到左肾位置的张彻手里演个比囧功夫还高最后还没挂了的狠角色,真也算是难得,话说那位高先生您哪位啊,死了那么多人一点反应都没有,这演技,比张涵予差多了。
在那遥远的录像机时代……
“是你杀了浪子叶不凡?”
众星云集啊!很兴奋!13太保有种传奇色彩,整个片子也始终有悬念。动作设计特色不是很突出,情节也有弱智的地方。和大上海1937感觉相近,为了国家,必须死很多人。“剧情简单,旧星汇聚,物是人非的张彻作品。”刘德华的第六部电影,最早的动作片,靓仔!
出来一个死一个
呸
那时的刘德华还挺有肉。浪子的兵器……娘了一点。这回狄先生成了最后出场的第一高手,而且有一番“第一都是别人说的,我从来没自居第一”的表白——这看起来像某种弥补和避嫌:确实,张老师也知道再不能让姜先生演这个角色了。
当年看的录像带,对于十来岁浑身是劲精力旺盛无处发泄的少年,这种从头打到尾的武打片是最好的电影
★★★★ 曾经超爱这电影,家里还有这盘录影带
黑帽神偷窃机密文件,牺牲二五长枪狙击;客栈啸天暗算烟嘴,眼镜裁缝不敌左轮;富翁沙发恶战罗虎,学生刀叉同归于尽;浪子少爷灭笑面熊豹,赌场机关防快刀项方;教头港口三抽一,米袋渗血砸黑鹰……为国为民为江湖排名,十三怒汉互砍杀无赦!
你不看他,他不看你。
牛得一塌糊涂
张老师全明星阵容,一路闯关一路挂绝不废话,全看谁死得好看死得精彩死得时间久,看得我笑死。刘华不仅顶替了傅声的戏份还顶替了傅声的待遇,那个MV式的小清新谁看了能不拍桌大笑呢;我要严肃地说尊还是很瘦的,不能因为比自己小时候圆润了一些就说人家发福说人家胖,最后那个滑下去,看了才知道有多好笑;把围巾给龙哥送过去刺激人家是个什么骚操作?!还是感觉龙哥变化最大,唏嘘一下。最后,这是一部严肃动作片。
姜大卫风采不减,但是受点轻伤就死了。龙叔虽然须要戴帽子遮住秃顶,但是保持了不死的神话。
荷尔蒙随血浆横飞的电影,各种血性豪情。不怪师太嫌弃现在的男生不够男性吸引,连武侠片都是美人如玉厂花,雌雄莫辨少年。哪像当年,个个强壮手臂套白汗衫,露出毛茸茸胸膛一片。布衣单剑朝天子,这叫气概。
录像厅置顶电影你们懂的,狄龙叔的教头装方今天得秒杀多少小菇凉啊,李修贤、王羽、刘德华这帮人绝对是用生命在打酱油。
十月围城那时我说喜欢各怀其志,不为了革命而革命,在这里,我要翻供鸟,只要不老把这是我的党费挂在嘴边,简单粗暴的为了革命也没不好,省的矫情,这片子多棒,人都跟春秋战国时的人似的,接受任务,使命必达,没有瞻前顾后,决断的时间只有一秒,就把自己献出去。另,江生,偏偏喜欢你啊
姜姜跟龙哥在张彻导演的电影里面都有特权,一个不用脱衣服,一个不用死…
好看。豆瓣上的影评也好看。姜大卫感觉很怪,粗看稳重淡定,细看是一种暮气和朝气的混合。本片中,他皱眉即暮气,眉展则朝气。那双眼睛还是当年十三太保里的眼睛。
流水账“勤王”片,老张的弟子每个出来水五分钟,难怪说他打着瞌睡就拍完了。打戏除了赌场那段有个空手掏人肋骨还咔吧一声掰断了之外实在没什么太新鲜的,尊叔的衣服一如既往裹了一层又一层,围巾摘了还有长袍,长袍脱了里面还有衬衫背带,衬衫破了里面还有背心,到死连领口都不肯松一松。还有就是别人都死得龇牙咧嘴血哧呼啦,他这个缓缓坐倒我总觉得要不导演你再把他抢救一下吧!狄姜虽然同戏不同台,但是龙哥出场先问“浪子呢?”,后面再来敌人拿出浪子的围巾给他看,老张心里还是狄姜不离的吧。